马斯克宇宙探索小队”减员风波”:12人出发,9人返航
2023年7月12日,埃隆·马斯克率领一支”星际舰队”——12位联合创始人,正式成立xAI,口号是“我们要理解宇宙”(听起来像是漫威超级英雄的前传)。两年过去,这支小队确实冲进了AI赛道前列,从Grok 1一路进化到Grok 4,堪称AI界的”灭霸手套”,无限接近”打响指”的科幻境界……
然而,队伍却在逐渐缩水——12人小队现在只剩9人,四分之一成员悄然离队,速度比马斯克的火箭回收技术还快!
叛逃名单大公开
剩下的9位勇士
总之,xAI的发展速度堪比马斯克的推特发言频率,但人员的流动速度也快赶上他的电吉他即兴SOLO了。看来,”理解宇宙”的路上,先得理解“为什么同事们一个个跑了”……
一个想把AI送上天的男人的自白
大家好!我是Igor Babuschkin,就是那个昨天在推特上写小作文写到半夜的AI狂人。不出所料,马斯克又成了我故事里的”配角”—虽然我俩的理念简直像双胞胎一样默契(除了他比我多几个零的身家)。
我要创业了!是的,又一个”拯救人类”的科技公司。不过我们这个有点不同:
说来有趣,我在xAI的日子里最难忘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每周和马斯克争论”AI会不会把我们都变成它的宠物”。这位仁兄坚信”超级AI比核弹危险”,而我则觉得”只要能教AI讲冷笑话,它就是安全的”。
我们的”战友情”可以用三个场景概括:
别误会,我们确实创造了些酷炫的东西—比如那个差点在演示时把实验室变成科幻电影现场的AI模型。但最让我自豪的是,每当有人问”AI会不会毁灭人类”时,我们都能异口同声地说:”希望不会,所以我们在这里。”
现在我单飞了,目标是建立一个AI界的”太空X”—只不过我们要发射的不是火箭,是智能体。马斯克说我是疯子,但哪个改变世界的点子最初不被这么评价呢?
不害怕和AI吵架
能在讨论”机器人三定律”时保持清醒
最重要的是—相信AI会是人类最好的”室友”,而不是终结者
让我们开始这场冒险吧!(温馨提示:不接受AI投递简历…暂时)
马斯克与AI奇才的”互吹”现场实录
当科技圈的”钢铁侠”马斯克遇上AI界的”扫地僧”Babuschkin,这场商业互吹简直可以载入硅谷史册——
马斯克团队的传统艺能:
从星际战场到AI帝国:这位科学家的奇幻旅程
他可不是普通的”跳槽达人”,而是AI界的”三栖明星”——在加入 xAI(与马斯克联手搞事情的新会社)之前,这位大佬已经轮流把DeepMind和OpenAI的工牌都集齐了,堪称科技界”Pokémon训练师”。
不得不说,从游戏AI到通用AI,这位简直就是人工智能界的”斜杠青年”——今天还在训练AI打星际,明天就可能去和马斯克讨论“怎么防止AI统治人类”(或者怎么让AI统治得更优雅)。
当AI军团入侵星际战场:一场人类泪笑交织的电竞大戏
背景:人类最后的骄傲与AI的无情收割
比赛数据:五场屠杀和一丁点希望?
人类选手的赛后感想
AlphaStar的内心OS(假如它有的话)
结论:人类星际争霸玩家正式进入“被AI统治”时代
神秘大佬的AI奇幻之旅
1. 游荡在DeepMind的星际战场
这位神秘人物曾在DeepMind的大本营里修炼,专攻《星际争霸II》这种让人抓狂的即时战略游戏(毕竟打游戏也要靠AI,人类的微操在AI面前就像蜗牛爬)。他深入参与了AlphaStar项目,这个AI不仅会打游戏,还会让你怀疑人生——因为你连被AI吊打的机会都没有!
2. OpenAI的疯狂科学家生活
后来,他跳槽去了OpenAI,做什么呢?
3. 结语
这位老兄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想改变世界,要么教AI打游戏,要么让AI学会抢人类的饭碗……或者干脆两个都干!
Babuschkin,这位xAI的”技术狂人”,在公司的每一寸代码里都留下了自己的签名。他就是那个把马斯克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的人,堪称”硅基世界的魔法师”。
这个人不仅搭建了xAI的训练工具,还顺手把基础设施、产品、AI项目全都包圆了。如果说xAI是一台跑车,那Babuschkin就是那个既当工程师又当司机的家伙。
他带领团队在短短120天内,生生在孟菲斯建成了超级计算集群Colossus(这名字起得倒是很马斯克风)。这场”速度与激情”的AI版本,让xAI成了史上最快交付前沿模型的公司——快得连竞争对手的PPT都没写完!
当然,事情没那么完美。比如孟菲斯居民抗议天然气涡轮机的轰鸣声(毕竟没人喜欢自家后院有个”数字火山”),还有Grok偶尔会抽风,把马斯克的个人吐槽当真理输出。不过,谁在乎呢?技术宅的世界里,性能才是王道!
如今,”魔法师”宣布离职,评论区瞬间变成xAI同事们的”感恩节现场”:
看来,这位用120天改写AI历史的男人,下一步说不定要去造时间机器了?
科学家的奇幻漂流:一个关于AI、披萨和凌晨4:20的神奇冒险
“AI公司的奇妙冒险”
今天是我在xAI的最后一天。对,就是那家我和埃隆·马斯克像两个热血青年一样在2023年一拍脑门创立的AI公司。
说起来,第一次见到埃隆的场景,简直像是科幻电影的开场——我们坐在那儿聊了好几个小时,谈AI、谈未来、谈“如何避免机器人统治人类”(当然,我们也顺带讨论了一下“火星上的Wi-Fi信号怎么样”)。最后我们都觉得:世界需要一个新的AI公司,一个能把人类格局开大的那种!
从苏联到超级AI:一个物理“转行”的离奇故事
我的父母在苏联解体后决定换个“游戏服务器”(笑),跑到别的地方寻找更好的生活。作为一个移民小孩,我小时候的周末娱乐活动包括:
最后我确实去了CERN研究粒子物理——可惜,现实并没有让我靠量子纠缠吃上披萨,反而让我发现:人类的粒子对撞机已经大到快塞不下了,但新发现却越来越少。
于是我开始琢磨:“也许,解开宇宙秘密的不是更大的机器,而是更聪明的AI?”
2023年初,我确信:“我们离超级智能不远了!” 与此同时,埃隆·马斯克正好也在愁:“如果AI比人类还聪明,我们会不会变成它的‘宠物’?”
——就这样,两个对AI既兴奋又担心的家伙一拍即合,创立了xAI!
“我们来晚了,但我们跑得快!”
创业初期,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是“科幻电影看多了”?
事实证明,睡觉确实是奢侈品。
“Memphis 超级集群:一场深夜的电脑‘黑客聚会’”
行业老手信誓旦旦地说:“120天内建好Memphis?做梦吧!”
而我们的反应是:“120天?太久了,争取90天搞定!”
然而,就在最后关头,AI集群突然闹脾气了,RDMA通信出了问题……于是,埃隆决定亲自飞往数据中心“修理电脑”!
训练任务启动成功的那一刻,埃隆在凌晨4:20发了条动态,大家笑到腰疼。那种充满肾上腺素、披萨和代码的夜晚,真的是“AI人”的浪漫!
(PS:为什么是4:20?可能因为这是程序员最喜欢的“禅定时间”吧。)
告别xAI:像送孩子上大学一样伤感
现在,我得离开xAI了——不是跑路,而是去当AI界的“风投侠”!
最近,我和Max Tegmark(《Life 3.0》作者,一位同样担心“AI会不会把我们当宠物”的教授)吃饭,他给我看他儿子的照片,问我:“我们怎么才能让AI安全到可以让孩子们好好长大?”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在DeepMind做AlphaStar(星际争霸AI)的日子——看着AI从硬核游戏玩家进化成“策略大师”,我开始意识到:“AI越来越强了,是时候给它装个‘道德刹车’了。”
最后的宣言:AI的未来一定很光明!
最后,我想用一句改编的名言结束:
“AI不会取代人类,但会用AI的人类一定会取代不用AI的人类……所以,我们得保证它是个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