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1
0

把枯燥的工作先扔给大模型?

把枯燥的工作先扔给大模型?

AI接管琐碎工作:这不是终点,而是职场地震的前戏!

当AI成为你的”职场怨种同事”

最近,”让AI干脏活累活”简直成了打工人心照不宣的解压口号。OpenAI的联合创始人都跳出来说:”看!AI能替你们改祖传代码!”(摩根士丹利已经让AI像啃老面包一样咀嚼旧代码库了)。不得不说,OpenAI拿捏住了打工人的痛点——毕竟谁不想把那些让人眼皮打架的活儿甩出去呢?
斯坦福大学更是直接上演了一场”职场愿望大调查”,采访了1500位来自104个职业的苦命打工人。结果发现,大家最想丢给AI的五大任务分别是:

  • 安排客户预约(”请问您周二上午有空吗?”×10086次)
  • 整理应急档案(堪比在碎纸机里拼乐高)
  • 修正工资记录(错一个数字就能引发全公司心跳骤停)
  • 数据转格式与导入(Excel届的俄罗斯方块高手)
  • 网站数据备份(比给手机充电还容易被忘记)
  • 这些工作的共同点?重复得像坏掉的唱片,无聊得像看仙人掌生长,还容易错得像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打工人纷纷表示:”让AI来吧,我们负责喝咖啡和假装思考人生。”

    AI的双赢?小心,这只是个开始!

    表面上看,这是完美的分工——AI干苦力,人类干创意。但别高兴太早!这很可能只是AI悄悄重组职场的烟雾弹。下一步,老板们可能会摸着AI的脑袋说:”既然它能搞定琐事,那我们是不是也该重新算算人力成本了?”
    所以,珍惜现在能和AI做同事的日子吧——毕竟未来它可能不只是你的”工具人”,而是你的新上司(或者裁员通知的起草者)。职场版《进化论》,正在上演!

    AI能干就让它干

    当AI抢走你的饭碗,还顺便写了首诗嘲笑你

    1. AI的”高级选项”:从写诗到裁员

    斯坦福的任务清单里有不少”高级玩法”:

  • 生成内容(比如让AI写篇情书)
  • 编写代码(让程序员集体失业)
  • 创意设计(比如用AI画一只会跳踢踏舞的柯基)
  • 刚开始,我们兴奋得像第一次拿到新玩具的小孩,拼命让AI写诗、写歌、画画……结果呢?“AI在写莎士比亚级别的十四行诗,而我在厨房刷碗刷到怀疑人生”
    我们一边抱怨洗碗枯燥,一边安慰自己:“这破工作连AI都瞧不上!”但很快,现实给了我们一记降维打击——同样的任务,AI和人类做,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最近在小红书上,有位大厂兄弟含泪分享了自己的悲惨故事:他们团队的AI产品上线半年,直接干掉1/4的销售同事。想象一下,AI一边优雅地优化算法,一边淡定地给200多人的团队递裁员信——这大概就是科技版的“我杀我自己”吧。

    2. 人类的迷之自信 VS AI的冷酷效率

    我们都以为:扫地、刷碗、做Excel表格才是AI的归宿?大错特错!

  • AI已经能写代码比你快、做PPT比你美、数据分析比你准
  • 销售?AI能24小时不休息地精准推销,还不会抱怨KPI太狠。
  • 创意?AI生成的广告文案比你老板修改十遍的版本更有”灵魂”。
  • 人类的迷思*:“那些简单工作AI做,高端的还得靠我们!”
  • AI的回应*:“不好意思,你们所谓的高端,我们做得更好。”
  • 3. 未来:是洗碗还是改行?

    下次你让AI写诗,它可能顺便帮你把工作总结辞职信都写好了。

  • 所以问题来了:*
  • 你是继续刷碗,等着AI连碗都抢着洗?
  • 还是赶紧找个AI学不会的生存技能?(比如……给AI写赞美诗?)
  • PS*:如果AI哪天连吐槽文都能写,那我可能也要失业了……趁现在,先发制人!
  • 把枯燥的工作先扔给大模型?

    当AI开始“抢饭碗”,人类的内心戏有多精彩?

    想象一下:你正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突然一个陌生电话打来——“您好,我是XX公司的AI销售员,请问您有兴趣了解一下我们的新产品吗?”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啥?AI打电话卖东西?” 然后迅速挂断。但你知道吗?这些AI销售员可比人类客服“坚强”多了——它们不会被挂电话后躲在工位嘤嘤嘤,也不会因为提成低就撂挑子罢工。
    更神奇的是,它们真的能卖出东西!

    AI销售员:披着“客服”外皮的“电销永动机”

    销售团队里的老油条们早就受够了电销的折磨——天知道要打多少个电话才能成一单!但AI不一样,它的字典里没有“情绪崩溃”这个词:

  • 被骂? 无所谓,反正它没有自尊心。
  • 被挂? 下一秒就能自动拨通下一个号码。
  • 提成低? 拜托,AI连工资都不要,还管什么提成?
  • 于是,AI电销上岗后,1/4的销售团队“光荣退役”了。老板们开心了:终于不用听员工抱怨“这活儿谁爱干谁干”了。

    AI设计师:比你快,还比你花样多

    你以为AI抢的只是销售?太天真了!在出版界,AI也开始悄悄“入侵”——
    以前,图书封面的设计流程是这样的:

  • 责编:“我觉得封面应该仙侠风!”
  • 美编:“为啥不能赛博朋克?”(开始争论)
  • 美编:“行吧,我先把草图做出来。”(几天后)
  • 责编:“不行!我要的不是这种感觉!”(战斗重新开始)
  • 而现在,AI一出马:

  • 输入需求→ 1秒生成10种风格 → “老板,您看哪个顺眼?”
  • 美编的活儿瞬间缩水,甚至有些公司直接砍掉岗位,让编辑自己当“AI指挥官”……
  • 人类:AI到底是帮忙,还是抢饭碗?

    AI确实能把“没人愿意干的活儿”干得又快又好,但问题是——这些“没人愿意干的活儿”,往往就是某些人的饭碗啊!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挺好的嘛?AI干苦活,人类可以去创造更高价值!” 但问题是——“更高价值”的岗位,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

  • AI: 兢兢业业,毫无情绪,24小时在线。
  • 人类: 一边担心“我会不会被取代?”,一边默默祈祷AI赶紧去祸害下一个行业……
  • (小声BB:希望AI别学会写段子,不然我可能也要失业了……

    大模型进村静悄悄

    工厂里的机器人们:抢饭碗从”累活”开始

    1. 机器人的”职场进阶计划”

    想象一下,当你第一天踏入工厂大门,机器人同事已经开始笑眯眯地看着你……哦不,是扫描你。

  • 先抢”苦差事”:就跟新人进公司先负责端茶倒水一样,机器人上岗也挑最不受待见的工作下手。比如那个扛冰箱的活儿——以前两个工人抬一天,腰椎间盘都快”辞职”了,现在机器人温柔地表示:”放着我来!”
  • 人类的想法:”太好了!终于不用再干这个了!”
  • 机器人的想法:”24小时不休息还能比个”
  • 2. 无人冰箱工厂的秘密

    几年前,工厂里还只有零星几台机器人,躲在角落里默默”偷学”人类技术。

  • 曾经的冰箱生产线:人类工人手拿把掐,唯独搬纸箱冰箱的环节早早被机器人抢占——毕竟它们既不抱怨加班费,也不会腰酸背痛发朋友圈求安慰。
  • 现在的”黑灯工厂”:走进去一片寂静,只剩机器人”嗖嗖嗖”搬运冰箱的身影,人类只需要在旁边嗑瓜子监工(当然,可能连监工都不用了)。
  • 3. 未来展望:谁会赢?

  • 机器人的优势:不累、不请假、不要求加薪,还能干到天荒地老。
  • 人类的优势:……目前来看,可能是能喝奶茶
  • (温馨提示:如果你现在的岗位正好是”扛冰箱型”,建议赶紧学点编程或者奶茶调配技术。)
    把枯燥的工作先扔给大模型?

    当人机恋遇上职场革命:AI时代的奇幻漂流

    一人AI公司:从网红到凉凉

    还记得那段“一个人+一台笔记本=年入百万”的神话吗?去年它火得像路边摊的烤冷面,今年却像没有加酱的煎饼果子——无人问津。OpenAI的萨姆·奥尔特曼曾豪言:“一个人就能打造市值10亿美金的企业!”结果……嗯,现在的AI还是那个只会画饼不会烙饼的“厨房新手”。

  • 问题在哪?*
  • 当前的AI大模型,就像刚考完科目一的新手司机——理论满分,上路熄火。查资料能搞错日期,写PPT能把“年度财报”写成“年度搞笑合集”,至于帮你订机票?没把目的地设成火星就算它尽职了。
    于是,今年Agent(智能体)火成了科技圈的“新晋顶流”,目标是让AI从“人工智障”进化为“职场超人”。但按猎豹CEO傅盛的说法,现在大部分Agent的智能水平也就L1-L2(大概相当于驾校倒库都倒不明白的水平),离L5的“自动驾驶”级别还差十万八千里。
    理想中的Agent:你睡前说“明天交报告”,醒来它连PPT动画都做好了。
    现实中的Agent:你睡前说“明天交报告”,醒来发现它给你生成了10页《如何高效拖延》的心灵鸡汤。

  • AI娱乐圈:歌手失业,网红“真假难辨”

    AI在抢人类饭碗这件事上,比想象中快得多。

  • AI歌手*:
  • 现在Spotify上已经有一群AI音乐人出道了,从声音到专辑封面全是算法捏出来的。更离谱的是,人类歌手反而被怀疑是AI,评论区总有人在问:“你是真人吗?不会是数字人吧?”(求人类歌手的心理阴影面积……)

  • 本人亲测AI作曲*——把古诗丢给大模型,几分钟后,它给你整出摇滚版《静夜思》、电子乐版《登鹳雀楼》,甚至还有民谣风《春晓》。虽然歌词依旧是“床前明月光”,但曲风已经嗨到能开音乐节了。(李白怕是没想到自己的诗有朝一日会被AI remix成夜店神曲。)
  • AI网红*:
  • 虚拟网红早就不稀奇了,接广告、发动态、和粉丝互动,全套流程比真人还娴熟。评论区日常画风:

  • 粉丝:“你是AI吧?”
  • AI网红:“怎么会呢~人家只是比较上镜啦~”(谁知道屏幕后面是不是一群程序猿在敲代码?)
  • 职场末日?不,是老板们的“隐形AI部队”

    AI渗透职场的速度,比打工人的摸鱼速度还快。

  • Anthropic团队调研:全球36%的岗位中,AI已经介入至少25%的工作。
  • OpenAI数据:80%的美国职场人10%的任务被AI影响,近20%的岗位中,AI干了超过一半的活。
  • 一位做大模型的朋友透露*:
  • 如果你的工作和图片、音频、视频有关……恭喜,你可能马上要和AI抢KPI了。
  • 很多老板在悄悄用AI优化流程——先找个小分队摸清公司业务,再让AI“偷梁换柱”,把人类慢慢挤出关键岗位。(打工人:???说好的裁员先通知呢?)
  • 未来,AI不仅会替代工作,还会重构组织模式。可能某天你发现:

  • 同事是AI,
  • 领导是AI,
  • 就连HR发辞退邮件的……也是AI。
  • (突然觉得,和Siri吵架可能真的会成为未来职场必备技能。)

  • 总结*:
  • AI时代就像一场大型“狼人杀”——你不知道对面坐的是真人还是算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想被投票出局?要么学会用AI,要么……变成AI。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