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成为你的营销军团指挥官:小红书七位数增长的秘密武器
1. 从”手指抽筋”到”AI军团”的进化史
还记得第一次做小红书推广时,我是个卑微的”键盘战士”,每天重复着:
结果?我的手指得了腱鞘炎,数据却像个瘫痪的乌龟爬行。直到有天,我突然觉醒:为什么不让AI来当我的”数字奴隶”?
2. 小红书,一个”内容复印机”的天堂
模板复印机(成功内容=复读机)
素人cosplay秀场(用户就爱看”假装真实”的戏精)
流量老虎机(只要你投对了硬币,它就会吐钱)
3. “野生团队”的逆袭:用AI造了个营销印钞机
4. 三个阶段,一场”人机联姻”的狗血剧
阶段一:原始人时期
阶段二:AI小白鼠实验
阶段三:AI皇帝登基
5. 终极心得:与其内卷,不如教会AI替你卷
现在的我,俨然是个”AI军阀”:
在这个时代,不会用AI做营销的人,就像还在用算盘对抗超级计算机!(突然发现…这篇分享也是AI帮我优化的呢)
第一阶段:0-10万 | 手工作坊,跑通内容模型
“天龙人号”的奇幻冒险:从零到十万的家教私域操盘手日记
1. 开篇:一个不会运营的合伙人、一份天价家教,还有一个莽夫(没错就是我)
团队组成就像奇葩说现场:
2. 像素级模仿:不是抄作业,是给作业整容
当时的战术堪称鬼畜:
每天刷爆款笔记刷到小红书算法以为我要考清华。
把”考点预测”类内容拆解得比高考卷还细,最后总结出爆款三件套:
某同行吐槽:”你们这叫模仿?明明是给爆款笔记做了个医美!”
3. 玄学发现:小红书账号分三六九等,有的号天生是贵族
封号封到怀疑人生时,突然发现:
团队内部为此召开”玄学研讨会”,最终结论:
4. 首月战绩:11个学生,40%转化率的秘密
关键操作堪称”精准拿捏家长七寸”:
最秀的操作:
把试听课包装成”名额仅剩3个的冲刺诊断”,结果真有家长凌晨两点转账。
5. 血泪认知:账号是消耗品,但”天龙人”能续命
三个月后我们悟了:
于是开启”账号养殖计划”:
6. 阶段性总结:手动档的胜利
虽然现在回头看,当时:
但正是这段人肉AI时期,让我们后来训AI时能霸气地说:
“生成十条焦虑钩子,要能让家长看完立刻想下单,参考2023年4月爆款模板”
(此刻某前合伙人在辅导间隙抬头望天:”这群人居然真把玄学跑通了…”)
后记:现在团队已经进化到用AI批量生产”天龙人号”,但第一个手工打造的账号,至今仍被供在钉钉群里当吉祥物。
第二阶段:10-50万 | 矩阵化扩张与 Vibe Marketing的初探阵痛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团队流水线”的奇幻升级
目标:让成功像病毒一样扩散
最初的试验成功了,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想扩大规模?那就得像“传销模式”一样,但咱们是合法的!于是,我们制定了两条搞钱路线:
横向:50个账号的“饥饿游戏”
纵向:内容生产的“AI流水线”
招人踩坑记:人性的弱点大赏
策略很美好,执行很骨感。我们天真地以为“招人=解决问题”,结果发现“招错人=制造更多问题”。以下是 血的教训总结:
坑1:成年人不是橡皮泥,捏不动
坑2:免费助理=花钱买罪受
坑3:“熟人帮忙”≈ 灾难现场
工具篇:从“个人玩具”到“团队灾难”
一开始,我用 Cursor(AI编程神器)+ 自研工具链(Jinja+Python+SQLite),自己玩得很嗨。结果……
战绩:48万GMV,笑中带泪
从2024年4月到12月,GMV冲到48万。虽然问题一堆,但至少证明了一件事:
(当然,前提是别再踩同样的坑……)
从10万到50万:当”增长”遭遇”混乱怪兽”
增长的真相
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业绩增长就是复制、粘贴、再复制,直到发现——复制键的旁边,蹲着一只叫”混乱”的怪兽。
团队效率低到像蜗牛在写代码,而我本人?已经不是”疲惫”二字能形容,基本处于”人机合一”的境界——白天当数据狂人,晚上当灵魂出走的机器人。
工具VS人类:谁先罢工?
给跑车加三轮车轮胎
让程序员用算盘写代码
让销售手动计算百万级订单
工具掉链子,团队就像在玩“最慢的人决定上限”的游戏,而这场游戏的MVP奖杯……颁给了”低效率”。
教训总结
第三阶段:50-100万+ | 成熟的Vibe Marketing系统,实现「人机协作」
“自己革自己的命”:当技术遇见效率的飞跃
背景故事:效率困境
曾经的我,兢兢业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手动完成了一套从内容收集、解析到创作发布的复杂流程。结果呢?系统慢慢显出疲态,像个背着20公斤哑铃还要求跑马拉松的可怜打工人。
技术革命:n8n + 飞书 = 打工人的救星
几天后,我成功用n8n + 飞书组合拳,把几个月的手工活给一键核平了。是的,我——自己革命了自己。新系统不仅跑通了,还跑得比我快得多。
AI工作流全解析
系统组成:科技版俄罗斯套娃
这个超级工作流其实是多个工具的缝合怪,以下简单介绍它的核心之一:
“一对一笔记生成”模块
总结:如何不让自己成为效率的瓶颈?
……不然呢?难道等着被老板革命吗?
“暑期特训营”:AI版补课老师爆笑上岗记
你以为暑假一对一辅导只是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错!现在连AI都卷进来了!来看看这套“全自动补课流水线”是怎么用科技把“辅导班”玩出花的——
1. AI生成主题:精准踩雷,痛到心坎
AI像极了那个总爱戳你痛点的损友,一口气列出10个“一对一辅导”的致命话题:
(AI内心OS:人类的烦恼,不过是我的数据样本罢了。)
2. 内容创作与分发:无情的码字机器
AI写完主题还不算完,转头就批量生产短文,搭配封面图,一键塞进飞书表格,顺便把公众号也同步更新了。全程自动化,连杯咖啡都不用喝。
3. 图片处理:代码界的灵魂画手
你以为封面图是设计师做的?天真!
总结
这年头,连补课营销都被AI承包了。人类还剩什么优势?大概就是——
(不过它可能会因为算力不足卡机……)
AI写作工厂:从痛点选题到多平台分发的魔法流水线
你以为教育博主天天熬夜写干货?太天真了!让我们揭开AI内容生产的工业级流水线内幕:
第一阶段:选题收割机
第二阶段:内容变形记
终极阶段:全网天女散花
这套系统最讽刺的是——它写的”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可能比人类老师的范文得分更高…
毕竟在这个时代,不会用AI的内容创作者,就像还在用复读机练听力的学生
当AI成为写作界的”打工人”
第一阶段:幻想篇
“让AI当免费劳力,躺着赚钱不是梦!”我们建立了一套看似完美的AI工作流:
然而现实很快打脸——公众号压根不给流量!AI生成的内容就像超市试吃小饼干,吃一口还行,但没人会买。于是我们悟了:”一碗提示词走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得批量定做”AI模板”。
成果
结论:人类=战略大脑,AI=勤劳机器人,完美符合”Vibe营销“的哲学!
第二阶段:现实篇
“AI再聪明,没监督照样翻车!”正当我们以为可以躺着数钱时,系统翻出了两大天坑:
坑1:AI发癫,助理摸鱼
解决方案:找了个合伙人专门查岗,不然AI和助理能合谋把账号毁了。
坑2:AI在”闭门造车”,生产过期货
解决方案:逼助理每周整理热点,提案新模板,让我这个”战略大脑”决定是否更新AI流程。
最终成绩单
真理时刻:AI自动化省的是执行时间,但管理成本一点没少! 毕竟,让AI和人类员工自律,比让猫不抓沙发还难……
当AI遇上营销:我的效率杠杆革命
1. 从零开始的AI奇幻冒险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一片未知的领域,面前摆着一堆酷炫但有点吓人的AI工具,周围飘着「AI会取代人类吗?」的弹幕。而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撸起袖子从0干起,亲手打造了一个AI应用——过程充满了「啊哈」和「呃……再来一次」的野生开发者真实体验。
事实证明,AI不是魔法棒,而是效率杠杆。它不会让你一键躺平,但能让你跑得比别人快三倍。
2. AI的正确打开方式:三大要素全解析
我深刻悟出了一个真理——想在营销领域玩转AI?光有工具是不够的,你得有一套科学「打法」:
这三者合一,才是真正的「智能印钞机」。
3. 营销的未来:优势从「人海战术」转向「机器战术」
Vibe Marketing(氛围营销)目前藏着一个惊人的10倍效率套利机会,但问题来了——怎么挖?
未来的营销大佬,不再比拼谁雇了更多的投手和设计师,而是谁能训练出更聪明、更自律、甚至能自己优化KPI的AI团队。
就像《西部世界》里,机器人到最后反而成了最懂人类的「操盘手」一样。
4. 结论:AI时代,营销人的新竞争法则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饼干哥哥AGI」,作者饼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