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AI数据中心的”冰镇时代”已来
科技巨头的”壕”无人性
2025年,科技大佬们在AI基建上的投入,已经不能用”烧钱”来形容了,毕竟”烧钱”在千亿美元面前显得太含蓄。
冷却系统:AI数据中心的”冰镇可乐”
AI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四大块:
在这其中,冷却系统是大头:
风冷 vs 液冷:散热界的”原始人 vs 未来战士”
传统的风冷技术面对如今的AI发热量,就像是拿电风扇给烧烤架降温,显然不够用了。于是,液冷技术异军突起,开启”狂飙”模式。
科技的进步告诉我们:想要AI跑得快,先得学会怎么”冰镇”服务器。
01
液冷已成为服务器的“必选项”
烫手的算力:当服务器变身“铁板烧”时该怎么办?
从“吹吹风”到“泼冷水”:数据中心的散热大作战
科技行业的热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字面意义上的“热”。随着AI大模型的胃口越来越大,数据中心的机柜功率密度就像过年时的体重一样疯狂飙升:
风冷的悲歌:风扇们的极限运动
传统的风冷技术曾是个靠谱的选择,但现在它已经像个气喘吁吁的马拉松选手:
听起来高大上,但代价也很“高大”:
芯片造热能力:从“暖手宝”到“电焊机”
现在的芯片已经不是“烫手”可以形容的了:
这还不算AI集群成百上千块GPU凑一起时的壮观场面——简直是数据中心版的“集体烧烤大会”。
能源危机 2.0:“电老虎”正在吃光电网
美国数据中心的胃口五年内要从25吉瓦暴涨到80吉瓦!按这个趋势下去:
再不改变散热方式,数据中心的电费单会变成比区块链账本还厚的灾难性文件。
液冷:终结“铁板烧时代”的终极答案
终于,人类发现了终极散热奥义——直接泼冷水(字面意思)。和风冷比,液冷的优势简直像作弊:
(翻译:风冷还在用扇子扇风,液冷已经直接泡冰水浴了。)
于是,《EE Times》的一句话总结得最到位:
“电信运营商、工业企业、大型企业、主权机构和研究组织全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液冷不是优化选项,而是‘不搞就会死’的必备条件。”所以,下次你看到服务器泡在水里,别惊讶——它们只是在“冷静”地帮你刷短视频和玩AI换脸呢!
02
液冷的三种技术路径
当服务器决定”下海泡澡”时:一场疯狂的冷却液冒险
第一幕:冷板的”隔靴搔痒”
第二幕:喷淋系统的”热情洗车”
最终章:浸没式的”豪华温泉SPA”
冷知识:选择液冷就像选洗澡方式——要优雅的淋浴,还是彻底躺平泡澡,全看服务器的”怕热程度”和技术团队的头铁指数!
你以为数据中心降温靠的是”心静自然凉”?太天真了!目前各大机房最流行的”液体SPA”当属冷板式液冷,这技术能火全靠三大绝招:
所以现在但凡有点追求的机房都说:”别的液冷都是弟弟,冷板式才是YYDS!” (注:正经话就是:当前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首选)
03
大厂在抢供应商
液冷市场:当机房也开始“泡温泉”
1. 数据中心集体“下水”
未来几年,数据中心可能要集体上演“泡澡”模式了!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报告,2025年NVIDIA的GB200 NVL72服务器大规模出货后,数据中心的冷却方式可能会从“吹空调”进化成“泡冷水澡”。液冷技术的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14%飙升至2025年的33%,而且还在持续升温(或者说降温?)。
2. 巨头们的“泡澡计划”
北美四大云服务商(Google、AWS、微软…)正疯狂扩建数据中心,不仅在欧美亚洲大兴土木,还贴心地为“泡澡”预留了位置。比如:
芯片级和浸没式液冷虽然还存在“泡澡容易搓澡难”(可扩展性和维护问题),但行业仍以14%的年增长率狂奔,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10亿美金——这足够给地球表面镀一层冷却液了!
3. “泡澡配件”越来越抢手
现在液冷快接头已经开启“大一统”模式。8月20日,英特尔牵头成立了“通用快接头联盟”(成员包括英维克、丹佛斯等),目标是让所有厂商的“泡澡水管”都能互相兼容,省得数据中心还得像乐高积木一样来回适配。
与此同时,液冷供应链已经忙疯了:
看来,未来的数据中心不再是冰冷的机房,而是高科技温泉度假村,服务器们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泡着澡”工作了!
04
中国液冷,未来可期
液冷革命:数据中心”瘦身记”
当服务器也需要”泡澡”降温
在中国轰轰烈烈的”东数西算”工程中,数据中心的PUE值被严格控制在1.25以下——这意味着传统风冷技术就像是给服务器蒸桑拿,而液冷技术则是直接让它们”泡温泉”。截至2025年6月,首批150个数据中心中,超过30%都选择了让服务器”游泳”而不是”吹风扇”这种方式。
据测算,这股”泡澡”风潮将从2024年的184亿元市场规模猛增到2029年的1300亿元,相当于五年内涨了七个腾讯音乐的股价(假设它还能存在那么久)。
液冷界的”三巨头”
1. 英维克:液冷界的”暖男”
这家温控领域的老司机不仅给机房”开空调”,现在还让服务器集体”泡冷水澡”——推出了Coolinside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作为英伟达的”亲密战友”,它的产品已经打入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浴池”。股价更是疯狂,十九天翻倍,四个月近两倍涨幅,让投资者们直呼”这才是真的降温!”。
2. 高澜股份:液冷技术”双修派”
这家2001年就专注热管理的”老江湖”,是国内罕见的”冷板派”与”浸没派”双修高手。从单机柜到超大数据中心,它的液冷技术就像少林七十二绝技般全面。最近刚完成马来西亚项目的”冷水供应”,马上又要给字节跳动开个”浸没式大浴场”。
3. 申菱环境:专利狂魔
持有67项液冷专利的申菱,就像是液冷界的”爱迪生”。其”风液同源大液冷系统”能让单机柜承受200kW的热量——相当于同时间煮2000杯咖啡的能量。最重要的客户华为AI昇腾芯片的部署,直接让申菱的液冷产品订单接到手软。
幕后花絮
这项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不禁思考:未来数据中心的运维人员是否需要考取”救生员证”?而当服务器们都在”泡澡”时,备用电源是不是该改叫”防溺水装置”了?
(本文灵感来自半导体产业纵横作者”俊熹”的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