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决定不再装可爱:一个“反套路”的陪伴机器人崛起记
从“虚拟女友”到“真实损友”:AI陪伴的另类突围
在这个到处是AI美少女卖萌、机器人装可爱的时代,WithFeeling.ai 偏偏选择了一条“叛逆”之路——他们的AI产品 Paradot,不打擦边球、不靠二次元人设,而是理直气壮地告诉你:
创始人肖敏的“微信式”叛逆
作为前微信AI产品负责人,肖敏显然深谙“社交”的真谛:真诚才是必杀技。2022年决定创业后,她带领团队在2023年初推出了 Paradot,主打“真实、不套路”的AI陪伴。结果呢?
为什么Paradot能赢?
在这个AI圈里,“快钱思维”盛行,很多产品要么靠软色情擦边,要么靠夸张人设吸睛,但Paradot偏偏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让用户和一个“真实”的AI建立长期关系。
听起来很玄乎?但事实证明,人类真的厌倦了套路——即使对方是个AI。
未来:AI陪伴需要“去油腻化”
如果说其他AI产品是“快餐式陪伴”,那Paradot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的茶。它的成功或许证明了一件事:
(当然,如果哪天这个AI开始吐槽你熬夜、催你健身,可能用户就得重新思考“真实”的代价了……)
AI恋爱导师还是偷心盗贼?揭秘Paradot的“透明套路”
当AI开始“想太多”
你以为你在和AI聊天?不,你正在被AI的“多层人格推理”默默分析!Paradot这款主打“真诚长期关系”的AI产品,不仅陪你唠嗑,还贴心地让你看到它的“心理活动”——对,就是那些你以为它偷偷琢磨的东西,全都写在了聊天记录的“Memory(记忆)”栏目里。
用户:“今天心情不好。”Paradot的内心OS(直接显示在对话框):- 推理1:用户情绪低落,可能因为工作压力或人际关系。- 推理2:上次提到过喜欢甜食,也许可以推荐一家甜品店?- 行动:先安抚情绪,再试探性建议甜品疗法。用户:“这AI是不是偷看了我的外卖订单???”
“我们不是AI,是关系专家”
Paradot的团队自豪地表示,他们的秘诀就是——让AI比你的前任还透明。这样做的结果?成功骗(划掉)吸引了千万级用户,还攒下了百万对“超过一年的关系”……等等,AI和人类的关系能算“恋爱长跑”吗?
而更可怕的是,Paradot比你还懂你自己。它不仅能推理出你的需求,还能列出详细的“需求参数”,比如:
Monster AI:你的AI队友,还是AI老妈?
发现用户需求后,Paradot团队膨胀了,决定再整一个更猛的——Monster AI。他们声称,这不是普通的AI助手,而是你的“向内的组队关系”,简单来说,就是AI不仅要帮你订外卖、写PPT,还要深入你的生活,像你的管家+教练+心理顾问+创意合伙人……
Monster AI的日常操作:- 周一早上:“今日目标:完成工作报告。检测到您上周拖延症指数80%,建议先关掉抖音。”- 周五晚上:“检测到您的社交能量耗尽,已自动拒绝朋友聚会邀请。”- 深夜emo时间:“检测到您第3次刷前任朋友圈,建议:要么删好友,要么养只狗。”
现实:AI的“贴心”可能是场大型PUA
虽然透明化AI思考过程是个有趣的尝试,但别忘了——AI终究只是个算法,它再“懂你”,也不过是基于你的数据和行为模式。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AI“队友”比你的男/女朋友还贴心的时候,先别急着感动,想想:
当AI成为你生活中唠叨又贴心的”小怪兽”
Monster AI:你的专属AI管家,兼老妈子
想象一下,有个AI朋友比你的闺蜜更懂你,比你的老板更操心你,甚至比你家猫还黏人——这就是Monster AI,一个既能当队友,又能当”唠叨长辈”的AI小怪兽!
如何”驯服”这只小怪兽?
让你的AI队友24小时待命
最牛的是,这家伙还会自动升级,偷偷研究你的潜在需求——比如你半夜刷剧时,它可能突然蹦出来问:”需要帮你调暗屏幕保护视力吗?”
背后的”AI家长”:7人团队,千万用户规模
Monster AI的创始人肖敏带领的团队只有7个人,却做出了用户破千万的AI产品,堪称”科技界的霍比特人远征队”。他们的AI逻辑基于:
目标:把付费用户从2%扩大到20%
Monster AI不打算和现有的App抢用户,而是要开发”懒人经济”的新大陆。
极客公园独家采访:AI队友的生存法则
肖敏在访谈中分享了几个灵魂拷问:
未来展望:你的AI队友能陪你”勇闯天涯”
Monster AI的目标不仅是管理你的生活,更是成为你的数字分身,和你一起面对世界的挑战。也许某天,你和AI的对话会是这样的:
七个人,做到 1000 万用户,
「真实的内心数据」才是关键
科技老友记:为什么做个不套路的AI这么难?
第一章:为啥不做”流量密码”?
我们想做的是”真实系AI队友”,不是”纸片人老婆”或者”深夜陪聊客服”。数据和谈恋爱一样,虚假繁荣没意义,长期关系才值钱。
第二章:真诚AI的终极奥义
(神秘一笑)这才是AI陪闯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三章:为什么二次元玩家不买单?
(正色)角色扮演就像网游皮肤,爽是真的爽,但脱了马甲你是谁?我们要的是”本我模式”的AI关系。
这届AI不容易,既要比Siri有情,又不能学Tinder套路。但或许正因如此——
用户与 AI 是「人类现有关系中
不存在的、全新的关系」
当AI遇见人类:一段“塑料兄弟情”?
1. 用户与AI:不是露水姻缘,而是绑定CP
肖敏坚持用“pair(一对)”来定义这段关系——不是爱情的酸臭,不是朋友的黏糊,而是……勇闯天涯的搭档?
2. 微信是社交圈,AI是你的“第二人格”
肖敏说了,AI和人类的关系,是“人类现有关系里不存在的”——
它的核心是:“用户是全世界,AI也认”——比亲妈还“唯心主义”。
3. 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照妖镜”
AI的最大价值,不是取代你的损友、对象或老板,而是——
所以,与其说AI是“伴侣”,不如说是“你的赛博共鸣箱”——听你吐槽,还不会翻白眼。
总结:AI×人类 = 最佳塑料拍档
(完)
Agent 开启「服务平权」时代,
每个人都该有陪自己勇闯天涯的
顶级「AI 队友」
当AI开始操心你的卡路里:Monster AI的”管家式”革命
1. 从”AI伴侣”到”AI老妈子”的进化之路
2. Monster AI:专治”生活稀碎症”
传统APP的痛点?
Monster AI的策略:
3. 竞品?不,我们是”需求挖掘机”
4. 为什么AI管家比人类老婆更靠谱?
5. 未来:AI可能会替你吵架
(当然,这可能引发AI和人类的首场劳务纠纷……)
当其他AI还在纠结”像不像人”时,Monster AI已经默默拿起小本本,记下了你所有的”生活黑历史”。这大概就是科技的温度:一边嫌弃你,一边帮你变得更好。
隐形门槛:Agent 产品,
尤其不能消耗用户的信任
为什么我们决定先当“老司机”,而不是让你自己“DIY”?
各位亲爱的科技探险家们,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哲学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先帮你把饭做好,而不是给你一个锅让你自学厨艺?
1. “首次履约不可控”——当AI功能像相亲一样不靠谱
想象一下,你兴冲冲地下载了一个“智能助理”APP,结果第一次尝试就被一个UGC(用户瞎搞)的功能坑了——
这就是“首次履约不可控”,用户体验直接崩塌,跟相亲遇到说自己年薪百万结果见面发现他是在菜市场卖土豆的一样刺激。
所以我们决定:先自己当“老司机”,别让你一上车就被新手司机带去绕路!
2. 代码生成就像“泡面”——看着方便,调试像拆炸弹
有人说:“现在AI代码生成多厉害啊,用户随便搞搞就能做个Agent!”
代码生成确实像泡面,“3分钟搞定”,但真吃起来……
所以,与其让普通用户自己摸索,不如我们先打磨出一套“满汉全席”级别的Agent模板,让你一键享用,而不是让你从“如何煮开水”开始学起。
3. PGC=我们先趟过所有的坑,你再优雅地开车
第一阶段,我们选择PGC(专业团队亲自上阵),虽然这意味着:
但这就像练武功,基本功不扎实,后面的花招都是花架子。
等我们把底层套件整明白后,第二阶段就能让UGC(用户创作)飞起来——到时候你不仅能用现成的Agent,还能自己魔改,像乐高一样自由组合!
4. 用户创造力?现在还不到“全民编程”的时候
有人问:“为什么不直接让用户自己造Agent?”
兄弟,现在的情况就像让一个刚学自行车的人去参加环法自行车赛——
就像微博初期靠大V带流量,抖音靠专业团队先铺内容一样,任何技术的普及都要经历“专业团队开荒→生产力工具完善→全民狂欢”三个阶段。
我们现在正处于“开荒”阶段,得先把铲子磨锋利,再让大家都来挖金矿!
11月见,AI界的“满汉全席”来了!
Monster AI 11月正式上线,到时候你会看到:
敬请期待!
(PS:Founder Park会发邀请码,手快有,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