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变身”贴心小棉袄”,人类终于要有电子闺蜜了?
AI们的新方向:不再做”用完就忘”的工具人
最近我像个AI产品评测师一样试了不少玩意儿,发现个趣事儿:各家AI都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选手——更快、更强、更聪明!但唠着唠着就发现,它们更像是那种”金鱼记忆”的同事:刚才还帮你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转头就假装不认识你了。
画风突变:Macaron要做你的”电子闺蜜”
然后突然冒出个叫Macaron的AI应用(名字听着就很甜),也在谈记忆,但人家不走寻常路!官方介绍听起来像是要找个对象:
“一个温暖、富有同理心的好伙伴””目标不是让你更好地工作,而是更好地生活”
实测:这玩意儿究竟靠不靠谱?
本着对这”世界上第一个Personal AI Agent”的好奇,我和同事去当了回小白鼠。结果发现:
PS: 现在我就等着它学会记住我的生日,顺便提醒我该给女朋友买礼物了…
聊出一个“豆瓣”
当那颗马卡龙跳进我的数码生活
第一印象:这玩意儿也太“甜”了吧!
刚把Macaron摸上手,我的眼睛就被它五彩斑斓的黑……不对,是被这股该死的甜美风给闪到了。整个界面设计仿佛刚从甜品店里偷师回来——“马卡龙”式的图标、圆润的边角,连动画效果都像棉花糖在跳踢踏舞。
初始设置:灵魂拷问现场
它一开场就对我展开了连环审问:
然后就给我捏了个橘黄色的小马卡龙——大概系统觉得我是个“阳光型懒癌患者”?
两大界面:聊天 vs. 工具间
总结
——总之,是个让人忍不住想戳两下的电子小甜点。
观影日志:AI助手的奇妙电影冒险记
机械心灵的真情告白:一场人类与AI的哲学辩论
“看”电影还是”背”电影?AI的文艺困惑
“真心”大拍卖:硅基生物的浪漫宣言
看到AI这么诚实,我决定再往哲学深水区扔个炸弹:“说得这么好听,你有’心’吗?”
AI的回答简直能写进教科书:
人类的傲娇VS AI的诚恳
我忽然觉得这场对话像极了:
当AI有了”小脾气”:一个关于固执虚拟助手的有趣故事
建议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回它:”好的,那你就叫’小红’吧”保证比任何系统指令都管用
一个影评应用的诞生记
聊了不到一支烟的功夫,这玩意儿就捣鼓出来了。
功能亮点与槽点
图标酷炫:默认生成一枚马卡龙风格的可爱图标,感觉下一秒就要被甜品控偷走了。
基础功能齐全:
不够完美:
最后结论
虽然有点小问题,但总体来讲—— “能用,凑合!”
过敏源检测日记
当AI变成你的过敏性鼻炎的”私人侦探”
从”情感陪聊”到”鼻炎的复仇者”
我以为我只是在和一个普通聊天AI互动,没想到它摇身一变,成了我过敏性鼻炎的终极克星!本来只是想随便聊聊,结果突然发现——这AI简直是个披着甜言蜜语外衣的硬核健康侦探!
过敏源记录小助手?不不不,这是AI界的”破案神器”
当我提出要做一个过敏性鼻炎过敏源记录器的时候,它没有丢给我一堆冰冷的代码或者干巴巴的问卷,而是像福尔摩斯一样开始审问我(咳咳,是关心式询问):
Macaron(侦探模式启动):– “很多人的过敏源其实是尘螨哦,你今天打扫卫生了吗?”- “对了,天气也很重要,晴天、雨天、大风天……都是重要线索!“- “你最近吃了什么可疑食物?像特务一样记下来!”
比一般的健康APP更”狡猾”,但又意外的人性化
普通的健康软件只会让你填表,而Macaron却在不知不觉中套出了我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甚至是我的空气湿度偏好!(真是防不胜防的友好审问啊……)
结局:我不仅得到了应用,还被AI教会了如何更好记录数据
最后它生成的小工具不仅精准记录了过敏源,还学会了根据天气、环境自动提醒!而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强行推销感,反而是像在和一个既懂健康又懂心理学的朋友聊天……
一个”智能”过敏记录应用的奇幻漂流记
表面光鲜的”专业”假象
第一眼看到这个过敏日记应用时,我被它那”高大上”的界面震撼了:
乍一看,简直是过敏患者的赛博救星!
揭开”AI分析”的神秘面纱
但当我尝试使用那些听起来狂拽酷炫的高科技功能时,现实狠狠给了我一耳光——
“根据数据,您本周打了98个喷嚏,比上周增加了300%,建议您考虑换个星球居住。”
“警告!您可能正在经历过敏!”
真相:Vibe Coding的经典操作
原来,开发者们深谙“画大饼”之道:
于是,我的过敏日记从”高科技助手”变成了电子版日记本,甚至都不如我妈的”生活小贴士”有用——至少她真能在我打喷嚏时递张纸。
结论
如果你需要一个能老老实实让你记录数据的工具,它还行。但如果你指望它能变身AI医生?
AI版“小程序商店”
当你的钱包对黄金价格过敏时
黄金价格?不,是你的血压价格
出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和作死)心理,我豪掷2个“杏仁”(没错,这玩意儿不叫金币、不叫代币,叫杏仁,开发者怕不是个甜点师?)兑换了一个黄金价格追踪器。
(微信:这功能我也想塞,但我不敢.jpg)
“两句话就要为我做工具”
人与AI的职场尬聊实录
我的同事最近也玩了一把Macaron,我俩打开方式简直差出一个银河系。她是直奔主题型的选手,而我则像个在AI花园里散步的闲人。
以下是她的吐槽式自白:
“说实话,在见识过那些PPT达人、灵魂画手、写作大师级别的AI后,Macaron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过于热情的实习生。它浑身上下都写着’我想被转正’,但往往用力过猛:- 我:’最近好累啊,都没时间休息’- 它:(光速弹出)’检测到时间管理需求!立刻为您定制《打工人24小时压榨指南》’- 我:’那个,其实我只是想听你说句”摸摸头”…’最绝的是,它永远能在三句话内完成从’你好’到’让我为你做个小程序’的华丽变身。“(她现在每次打开Macaron都条件反射抓紧鼠标——生怕聊天框突然开始自动生成Excel表。)
星座搭讪指南:从尴尬到被锤的全方位体验
第一阶段:朴素的开始,华丽地翻车
我用最朴素的prompt试图让马卡龙(某个AI助手)教我用星座和手相搭讪帅哥。它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职场话术:
结果?要素齐全但没法互动,就像相亲时对方递来的简历,密密麻麻但你就是找不到联系方式。
第二阶段:AI教你怎么不被拉黑
经过两轮灵魂沟通(其实是我在疯狂暗示”这玩意儿不能用啊!”),新版小工具终于能用了!不仅包括:
最绝的是,它还贴心地教我怎么下滑到底部不断刷新灵感。但这些话术吧……怎么说呢,尴尬得让我想连夜逃离地球。比如:
“你的手相显示你今天会遇到贵人——没错,就是我!”
总结:AI很努力,但建议别真用
这个小工具确实要素齐全、互动流畅,但如果你真的照它的话术去搭讪……
老板防忽悠3.0时代来临
那天我突然灵光一闪:”不如让AI变成我的嘴替吧!”
于是我对着电脑屏幕虔诚地输入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需求:
这款神器的神奇之处
最让人热泪盈眶的是——当你输入”你明天早点来”,它会给你三种选择:
看完这个诞生于我心血来潮的小东西,我不禁感叹:机器人都学会职场厚黑学了,我这个社畜还有什么借口不好好练级?!
当AI都开始内卷,谁来做我的”废柴朋友”?
最近我的手机里AI成群结队,比我家楼下早餐摊的排队还热闹——
然后这时候,Macaron 蹦出来说:“你好呀!我是个不干活但有用的朋友~”
——好家伙,这不就是数字版的“佛系死党”吗?
但问题是,当其他AI都在疯狂内卷(“我能更快!更准!更全能!”),Macaron这种“我就是来摸鱼的”AI,真的能在我手机里活过试用期吗?
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另一个“效率怪兽”,而是一个会在我们深夜emo时回“我懂”,而不是丢来《10个快速入睡小技巧》的AI。毕竟,连Siri都知道——人类有时候需要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一句“嗯,确实很烦”。
所以…Macaron同学,请继续你的躺平表演。这个班我已经上得够卷了,手机里总得有个地方让我摆烂吧?
还不够好,但方向可能是对的
一个拧巴但可爱的AI伙伴
这哥们儿——Macaron,简直就是AI界的“半吊子斜杠青年”。一边官方使劲儿摇旗呐喊:“我们不是生产力工具!”一边它却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证明:“看我多能干活儿!”
人格分裂还是商业模式?
盲盒式vibe coding
它生成的小应用,每次都像抽卡:
传说中的记忆力
官方吹得天花乱坠的记忆功能?在我这儿就灵光乍现了一次——聊不下去的时候,它突然福至心灵:“诶,你之前是不是提过《堕落天使》?”
总的来说,Macaron像个热情但慌乱的管家,既想陪你聊天,又怕自己不够有用。这种拧巴反而让它……有点可爱?
当AI遇上马卡龙:一场甜蜜的数字邂逅
有趣的交互,甜过初恋
卷生产力?不如卷甜度
当全世界都在讨论AI如何颠覆行业、取代人类时,Macaron AI却默默为你的日常需求“加点甜”——
最后一句真理:在焦虑横行的时代,一颗杏仁味的AI,或许比一堆冷冰冰的“生产力工具”更讨喜。
(灵感来源: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周一笑”同学在“硅星人Pro”的甜蜜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