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0

专访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给AI时代生意人的9条启示。

“阿里国际站奇妙之旅:一个’可能最懂外贸的AI博主’的奇幻漂流”

缘起:一篇博客引发的”史诗级出差”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我敲键盘写了一篇关于 “阿里国际站的Agent Accio” 的文章,标题还很嚣张地叫 “第一个能帮你做生意的Agent来了”。结果……阿里国际站竟然真的觉得 “这哥们可能懂AI外贸”(或者单纯是被我的标题唬住了),于是盛情邀请我去杭州主持他们的 重磅发布会——《AI时代的出海新范式》。

“最懂外贸的AI博主”头衔之谜

拿到邀请函的时候,我陷入了沉思:

  • 我到底懂不懂外贸?(点头.jpg)
  • 我是不是最懂AI?(沉思.gif)
  • “可能最懂”这个表述……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也拿不准?
  • 但本着 “不蹭白不蹭” 的精神,我还是坐上了去杭州的飞机,并且试图在飞机上疯狂补习外贸知识,以免上台时被观众用 “这AI博主怕不是个水货” 的眼神盯穿。

    发布会现场:主持人的AI式求生欲

    当我站在舞台上,面对台下坐着的阿里国际站高管和外贸大咖们时,内心OS如下:

  • “希望我的AI段子能逗笑至少一个人……”
  • “如果他们突然用阿拉伯语提问怎么办?”
  • “万一Agent Accio当场抢我话筒怎么办?”
  • 然而,整个发布会竟然异常顺利!大家不仅没拆穿我这个 “可能最懂AI外贸的临时工”,反而还热烈鼓掌,甚至有人会后跑来问我 “Agent Accio是不是你开发的?”(我:疯狂摆手

    归途上的顿悟:AI时代的奇幻漂流

    现在,我在回北京的火车上,脑子里还回荡着会场的欢呼声。几个关键结论如下:

  • AI时代的神奇之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因为哪篇文章突然’被专家’。
  • 阿里国际站的Agent Accio可能真的能帮老板们躺赚,而我这个临时主持人……最终还是要回去写文章。
  • 下次写博客标题时,可以考虑更浮夸一点,比如:《震惊!这个AI博主有望改写全球贸易格局!》
  • 好了,写完这篇,我决定在火车上睡一觉,毕竟作为一名 “可能最懂AI外贸的博主”,脑细胞耗损率还是挺高的。
    专访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给AI时代生意人的9条启示。

    一场半夜灵魂拷问:外贸大佬的AI启示录

    说实话,那天我就像个永不疲倦的主持机器人,站在台上掌控全场。但我没想到,活动结束后还有更精彩的彩蛋——阿里国际站的”掌门人”张阔大哥居然单独陪聊一小时!这位外贸圈的大佬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被我”榨干”思考,气氛堪比深夜电台情感热线。

    AI时代的外贸指南:九条意想不到的生存法则

    我们的对话简直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过是装满智慧的那种)。最神奇的是,他聊的很多东西已经超越了外贸圈子,简直就是AI时代的商业生存指南。让我印象深刻到连夜听着录音傻笑,活像个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
    经过反复琢磨(和我家猫一起),我总结了9条让人拍案叫绝的启示:

  • AI不是来抢饭碗的,它是来升级我们工作方式的”超级助手”
  • 数据会说话的时代,不懂”数字语言”就像在现代社会不会用智能手机
  • 个性化服务才是王道,AI让精准营销变得像给好友推荐餐厅一样简单
  • 速度决定生死,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
  • 跨国沟通的障碍?AI翻译正在让语言差异变得像方言问题一样可爱
  • 传统的流程改进?不,我们需要的是彻底的流程革命
  • 客户永远不会告诉你他们真正想要什么,但AI可以帮你挖掘出来
  • 供应链不再是笨重的机器,AI正在把它变成灵活的大脑
  • 最可怕的不是被AI取代,而是被懂AI的人类取代
  • 为什么这些思考值得所有人关注?

    说到底,这不是一堂外贸课程,而是一份所有行业都能用的”AI时代生存手册”。听完这些见解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通关秘籍——只不过这次的boss不是传统同行,而是飞速变化的时代本身
    (我家猫表示它也听懂了第三条,现在要求我用AI定制它的专属猫粮配方)
    这场深夜对话最大的收获?让我明白在这个AI浪潮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就像张阔大哥说的:”转型不是选择,而是必须。”
    下次再见他,我一定要问问AI能不能帮我预测彩票号码。(开玩笑的…也许不是)

    启示一:放弃流量焦虑,拥抱需求思维

    搜索引擎的革命:从SEO到GEO,阿里国际站掀桌子了!

    张阔在发布会上丢了个重磅炸弹——阿里国际站的搜索逻辑从SEO(搜索引擎优化)直接跳进GEO(生成式引擎优化)的时代。换句话说,电商搜索彻底被AI接管了!

    这改变意味着什么?

    简单点说:

  • SEO时代:绞尽脑汁研究关键词排列组合,生怕买家搜“蓝色运动鞋”时你的产品没被塞进前两页。
  • GEO时代:你不用再当“关键词算命师”了,AI直接看你商品详情页写的有多“人话”,然后帮你精准匹配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 企业高管们的万年教训:傲慢=死亡

    我问张阔:“这么大的变化,商家不得炸锅?原来的流量玩法岂不是全废了?”
    他说了个互联网圈经典作死案例——雅虎vs谷歌。某雅虎高管当年听完谷歌的PageRank技术后,不屑一顾:“搜索慢点就慢点呗,用户多翻几页,我们还能多卖广告啊!”后来呢?雅虎黄了,谷歌统治世界

  • 技术变革不会温柔等你适应,而是直接掀桌子。*
  • 用户的搜索早变了,但你的生意逻辑没跟上

    为什么阿里国际站敢这么干?因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现在的买家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他们早就不敲“机械键盘 防水”了,而是直接甩一句:
    “我要能一边吃泡面一边打游戏还不怕汤洒上去的键盘!”

  • AI能理解这种“人话”,传统搜索只能干瞪眼。*
  • 商家该怎么办?别玩套路,直接上硬货

    平台这次改动,其实是在逼商家回归本质
    别再搞100个标题铺货了:AI泛化能力比你高10000倍,别浪费生命在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上了。
    好好填商品描述:你的技术优势、公司实力、常见问题,AI帮你精准匹配客户,但前提是你得有料可挖。
    忘记“流量焦虑”:以后拼的不是“谁更会骗点击”,而是“谁更能解决客户问题”。
    说白了,张阔这叫“拨乱反正”——把商家从和机器斗智斗勇的泥潭里拽出来,回归到“真正满足需求”的正道上。
    所以,哪个商家还在研究“如何让AI看不懂我”……

  • 建议直接转行算命,毕竟互联网这碗饭你端不稳了。*
  • 启示二:忘掉花哨的技巧,回归生意的本质

    当AI遇见外贸:一场内力对决的江湖奇遇

  • 张阔大侠指点外贸新江湖*
  • 我向武林盟主张阔请教了这个”跨境电商”江湖的最新动向:”在这个AI掀起腥风血雨的时代,外贸这门生意到底该怎么玩?”

    过去的SEO”花招时代”

    从前的外贸江湖就像一场”点击流量”的玄学竞赛:

  • 商家们整天研究平台的”内功心法”(流量分发机制)
  • 为了讨好搜索引擎,标题里恨不得把所有词汇都塞进去
  • 甚至出现”既是黑猫又是白猫”的绝世荒谬(这要让薛定谔的猫情何以堪?)
  • 就像一群人在练习如何向聋哑评委解读舞蹈,动作越夸张得分越高。

    AI时代的”内力对决”

    现在AI如同一位武功高强的裁判:

  • 不再是关键词捉迷藏:新AI引擎能理解人话,像是:
  • 一段话(不仅仅是断章取义的几个词)
  • 一张图(甚至是Excel表格里的隐藏需求)
  • 五大要素拆解术:比如搜”一个长得像旅行箱、便携式、20-50公斤、有过载保护、最好给大牌代工过的储能设备”,AI能把要求肢解得明明白白。
  • 全局透视眼:不再只看标题花招,而是扫描:
  • 商品底细
  • 企业资质
  • 历史战绩
  • (相当于直接把商家的”身份证”掏出来查)

    张盟主的”绝世心法”

  • 核心要诀:放弃花招,修炼内功!*
  • 别再做”SEO艺术家”了
  • 把时间花在:
  • 产品真功夫(你的货到底好在哪?)
  • 服务软实力(履约能力堪比外卖小哥?)
  • 供应链硬实力(能像瑞士钟表一样精准?)
  • AI就像武侠世界里的”内力探测器”,把所有人的真实功力显示得清清楚楚:

  • 招式再花哨(SEO技巧)
  • 内力不足(产品不行)
  • 照样被一掌打飞

    江湖普遍真理

    这道理不只适用于外贸圈——简直就是当代商业的”九阳真经”:

  • 直播带货?先问问货硬不硬!
  • 私域流量?服务跟不上照样凉凉!
  • 元宇宙开店?产品质量差连虚拟顾客都嫌弃!
  • 结论*:AI时代,做生意终于可以告别”花拳绣腿”,回归”扎马步”的本源了!
  • 启示三:把AI当成合伙人,别当普通员工

    AI与中小企业:不是跑得慢,而是包袱少!

    1. 当巨头和AI开始“热恋”

    很多中小商家担心:AI是个“效率放大器”,巨头们本来资源就多,再加上AI加持,岂不是把差距越拉越大?
    想象一下:巨头是个健美教练,原本肌肉量是你的5倍。现在AI给他们狂灌蛋白粉,肌肉直接变成50倍;而你呢,喝同样一勺,肌肉从1变成10……嗯,好像还是在被吊打?
    但等等,事情没这么简单!

    2. 巨头的“AI幸福烦恼”

    张阔提到一个有趣的理论——“创新者的窘境”。指出巨头们的优势反而可能变成绊脚石。

  • 谷歌在搜索时代赚翻了,整个商业模式建立在关键词广告上。现在AI来了,它得重新调整最赚钱的业务,调整得不好可能连股价都要抖三抖。
  • 大公司就像一艘航空母舰,转个弯得花很长时间,还可能撞上冰山。
  • 小公司则是摩托艇,AI只是塞了涡轮发动机,直接起飞!
  • 3. AI=你的24小时加班狂合伙人

    你以为AI是“效率工具”?不,它是你的全能、不睡觉、还不用发工资的超强合伙人

  • 半夜客户发消息? AI用80分的水平秒回,比你室友回微信还快。
  • 不会写多语言开发信? AI一键生成“千人千面”的邮件,客户看了直呼专业。
  • 广告砸了钱没效果? AI自动优化,让你的广告精准投放到连你家猫都可能买的东西。
  • 4. AI让新人直接“开挂”

    以前外贸新人想成长为业务老手,得摸爬滚打三五年,中间还要交一堆学费。现在呢?

  • 一个刚入行的菜鸟+AI工具=三五年经验老手的水平。
  • 以前靠“模糊判断”做决策,现在AI直接把分析报告拍你脸上,“老板,这块市场必赚!”
  • 5. 别只把AI当工具,去想想怎么“搞大事”

  • AI不是替代你的工具,而是你的超强外挂!*
  • 想想看,有了这个“神仙合伙人”,你能做什么以前不敢想的事?

  • 同时攻入10个市场?
  • 24小时全球接单?
  • 低成本试错新业务?
  • 结论:AI时代,跑得快的不一定是巨头,而是那些不带包袱、敢于“开挂”的中小玩家!*
  • 启示四:审美和提问,是AI时代的新核心能力

    AI时代的外贸生存法则:别把自己当老板,当个”高级提问者”

    供需匹配:人类最后的倔强

    在这个AI都能帮你写情书追对象的年代,外贸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居然还是那个老掉牙的词:”供需匹配”。张阔说得对,简直就是商业界的”万变不离其宗”,只不过实现方式从”派员工全球流浪”变成了”让AI全球扫街”。

  • 旧时代外贸专家:护照上盖满各国签证,行李箱里永远装着不同国家的转换插头
  • 新时代外贸达人:电脑上开着8个AI工具,最大的运动量是在键盘上敲打prompt
  • AI时代的”新哥伦布”

    那些通过AI发现蓝海的外贸新贵们,简直像是21世纪的哥伦布——只不过人家发现新大陆靠航海,他们发现新市场靠”海量数据分析”。刘世奇和黄连将这些”数字哥伦布”们证明了一个真理:

  • 在AI时代,你的地理知识可以很烂,但数据嗅觉必须灵敏*
  • 看看这些AI外贸大佬的共同点:

  • 护照签证页比你的钱包还干净
  • 国际贸易术语背不全,但会写150种不同的数据查询prompt
  • 不知道FOB和CIF的区别,但知道如何用AI分析100个国家的消费趋势
  • AI时代的”提问艺术家”

    如果说审美决定你产品的上限,那提问能力就是你使用AI的下限。在这个时代:

  • 不会提问的老板=昂贵的人肉搜索引擎
  • 会提问的新手=高效率的商业侦探
  • 一个典型的AI时代外贸对话:*
  • 老板:”AI,给我找个好卖的产品”
  • AI:”…”(系统计算出这位老板的问题价值约为0.5元)
  • 会提问者:”基于过去6个月东南亚25-35岁女性消费者的社交媒体讨论热度、跨境电商平台评价情感分析和当地零售库存周转率,请推荐3个供需缺口大于30%的家居品类”
  • AI:”遵命,马上为您奉上价值50万的商业洞察”
  • 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像个不懂事的六岁小孩

    说到底,AI时代最值钱的能力就是:

  • 发现需求的敏锐度(像侦探)
  • 定义产品的精准度(像厨师)
  • 审美的独特性(像艺术家)
  • 提问的技巧(像六岁小孩——他们最会问”为什么”)
  • 所以啊,外贸老铁们,别担心AI抢饭碗。赶紧去:

  • 报名个艺术鉴赏课(培养审美)
  • 练习如何像个烦人的小孩一样不停提问(提升prompt技能)
  • 学着用AI当你的”全球商业雷达”
  • 毕竟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外贸专家可能是个从不出国门、但特别会问问题的键盘侠

    启示五:不要害怕AI犯错,建立人机协同的工作流

    当AI遇到“这题我不会”:小商家与机器人的双人探戈

    AI的“求生欲”比你还强

    别担心AI会在买家面前乱说话——它可是被“管教”得比你小时候还严格。不知道的事情?立马装聋作哑:“您好,这个问题我需要请示领导(其实是真人)。” 话术库里没写的内容?它宁可沉默得像被老板骂后的你,也绝不自由发挥。
    数据证明:90%的商家用了AI后依然活着,而拒绝AI的商家——24小时后客户可能已经在对手店里喝咖啡了

    人机分工,堪比相声组合

  • AI是捧哏的:负责接梗、筛信息、把“您好在吗”重复100遍。
  • 你才是逗哏的:关键时刻拍板,比如当买家问“能再便宜点吗”,AI只会乖巧转发,而你能祭出祖传话术:“亲,我给您跪下吧!”
  • 训练AI?像教鹦鹉学舌

    想让AI不拖后腿?得先把它当新员工培训:

  • 填鸭式教学:把产品详情塞进它的“脑瓜子”。
  • 划定禁区:“遇到砍价就装死”、“逢年过节别乱祝福”(比如对穆斯林客户说圣诞快乐)。
  • 定期投喂:用优质对话记录让它从“机器人”升级成“人精”。
  • 真理时刻

    不用AI的商家,等于:

  • 让黄金客户在无人值守的店铺门口遛弯
  • 自己手动筛100条询盘找出1个“我是你爸爸”的恶作剧
  • 结论*:AI不是来抢饭碗的,它是来帮你把饭碗从“泡面级”升级成“米其林级”的——前提是你们得先搞好分工协议。
  • 启示六:小团队也能办大事,组织要因AI而变

    AI时代:不是失业恐惧症,而是”人手超级加倍”时代

    “裁员狂想症”,醒醒吧!

    有些外贸老板已经开始做”AI白日梦”:“嘿嘿,以前10个业务员干的活儿,现在AI一来,裁掉8个,留下2个懂AI的就行了!” 阿里国际站的张阔听完后,忍不住想递上一杯冰美式让他清醒清醒——“您这想法简直是AI版的’皇帝的金锄头’啊!”

    AI根本不是来抢饭吃的,而是来”喂饭”的

    AI的出现不是为了让人失业,而是为了让企业实现“人均生产力原地起飞”。外贸行业的老板们头疼的是“人难招、人难留”,而不是“人太多”。毕竟,培养一个金牌业务员比驯服一只野生东北虎还难(误)。

    AI的真正作用:让金牌业务员开”外挂”

  • 传统模式:金牌业务员每天跟10个客户聊到嘴角抽筋。
  • AI加持版:金牌业务员每天指挥AI跟100个客户周旋,自己优雅地喝着咖啡选重点客户亲自出马。
  • AI其实就是“超级业务员助理”,帮你:
    24小时自动写开发信(再也不怕手残打错字)
    秒回客户基础问题(”你们的货期是多久?”——AI:亲,3秒内给您答案!)
    让业务员专注高端谈判(比如和客户讨论”为什么我们的价格比别人贵”这种灵魂问题)

    未来的组织架构:不是裁员,而是”变形金刚化”

    老板们该考虑的可不是“裁谁”,而是“如何让AI和人组CP(组合)”。未来可能会出现:

  • AI训练师:专门教AI说人话(比如:”别一上来就给客户发’亲,在吗?'”)。
  • 人机协作经理:既懂业务又懂AI,像乐队指挥一样协调”人类员工+AI员工”。
  • 实战案例:6人小团队干翻百人军团

    张阔举了个例子:刘世奇的团队只有6个人,却靠AI干出了以前几十人才能完成的业绩。这不是魔法,而是“人类智慧+AI算力=超级赛亚人模式”

    结论:AI时代不是失业潮,而是”人手超级加倍”时代

    与其担心被AI取代,不如思考如何让AI成为你的“外挂式同事”。毕竟,未来属于那些会跟AI”组队开黑”的人!

    启示七:B2B的AI革命,会比C端来得更猛烈

    当AI遇见电商:B2B与B2C的“冰与火之歌”

    ① 阿里国际站的“ALL IN AI”狂欢

    阿里国际站的AI变革速度快得让人怀疑它是不是偷偷给服务器喝了红牛——动作迅猛、态度坚决,改革彻底到连Logo都想换成机器人图标。(当然,这只是一个夸张的比喻,毕竟Logo还是很值钱的。)
    相比之下,国内的2C电商平台在AI上的动作,就像是考试前一周才开始复习的大学生——谨慎、缓慢,生怕一不小心搞砸了KPI。

    ② 一瓶水的哲学:B2C为啥不着急?

    我跑去问阿里国际站总裁张阔:“为啥2B电商和2C电商的态度差异这么大?”
    他说:“因为B2C的本质是‘多快好省’。”

  • 搜关键词 → 下单 → 收货 → 结束
  • 一瓶水3块,AI不能让它变成2块9(除非打折)
  • 消费者的决策链路短得像TikTok短视频,AI在这儿的作用更像是个高级版搜索引擎,锦上添花,但不算雪中送炭

    ③ B2B采购:一场堪比“MBA考试”的商业决策

    到了B2B领域,画风突变——“老板,我们要买一个瓶子的供应链!”
    然后,采购负责人瞬间陷入灵魂拷问:

  • 瓶盖找谁?(5家供应商PK)
  • 瓶身谁做?(再来3家对比)
  • 标签呢?(顺便查一下环保合规)
  • 报关、退税、跨境结算?(血压逐渐升高)
  • 张阔说,跨境贸易的整个流程可能有27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可以让采购经理原地辞职一次。

    这时候AI的作用是什么?

  • 不用熬夜沟通(时差再见)
  • 自动匹配供应商(砍价机器已上线)
  • 搞定报关退税(财务同事松了口气)
  • 所以,AI在B2B领域不是加分项,而是救命稻草——它让复杂的商业决策变得像点外卖一样丝滑(理论上)。

    ④ 最后的结论:技术革命的“痛点经济学”

  • 一个技术能否快速普及,关键看它能不能解决最痛的痛点。*
  • B2C电商?AI只是优化体验。
  • B2B贸易?AI是在拯救打工人。
  • 所以,下次看到某个行业对新技术格外热情……别惊讶,它可能真的快痛死了

    启示八:AI是加速器,但不是点金石

    AI:不是魔法棒,而是油门踏板

    各位老板们,你们是不是整天琢磨着:”用了AI,我的账户余额能不能像吹气球一样膨胀?”别急,张阔同学给大家泼了一盆理性冷水——AI不是阿拉丁神灯里的精灵,不能唰地变出一座金山。它更像是个自动挡升级包:让你的生意从”拖拉机模式”切换到”跑车模式”,但能不能成为秋名山车神,还是得看你的引擎够不够猛,方向盘有没有把稳。

    AI到底能干啥?

  • 精准需求探测仪:以前找客户像在捞海底的针,现在AI就是那个自带磁铁的潜水员。
  • 高效广告轰炸机:告别”广撒网”的原始时代,AI能帮你把传单精准扔到目标客户的早餐桌上。
  • 转化率提款机:把犹豫不决的顾客一脚踹进购物车(当然,是温柔的那种)。
  • 但注意!AI不会替你发明下一个iPhone,也不会突然让你的小卖部变成沃尔玛。它只是把「商业基本功」的放大镜递给你——如果你的产品是个哑铃,AI能把它举得更高;但如果它只是个棉花糖……那可能只会被风吹得更远。

    终极忠告:先练内功,再玩AI

    在AI被吹成”商业救世主”的今天,记住这句话:技术是杠杆,但支点得你自己扛

  • 包子铺老板用AI分析顾客口味?赞!但如果包子本身像橡皮,再精准的推送也救不了差评。
  • 电商卖家靠AI优化广告?妙!但若商品图拍得像恐怖片截图,点击率照样扑街。
  • 所以啊,别光盯着AI流口水,先回去把自家”产品”这个地基夯结实了。毕竟,再快的跑车也跑不出油箱的容量,而AI,就是帮你把每滴油都烧得更带劲的涡轮增压器。
    (温馨提示:本文拒绝”AI一夜暴富”幻想,请搭配脚踏实地服用。)

    启示九: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的关口

    外贸风云录:当AI遇上跨境商贾的那些事儿

    采访快结束时,我突然灵光一闪,问了张阔一个颇为“灵魂拷问”的问题:我们这代外贸人,到底活在怎样一个魔幻剧本里?
    张阔一听,眼里闪过一道智慧(也可能是WIFI信号)的光芒。他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把国际站的进化史掰成了三个阶段,生动程度堪比《外贸变形记》:

  • 从”黄页本尊”到”线上月老”
  • 那时候,跨境交易还停留在“你猜我信不信你”的薛定谔状态。直到平台挺身而出,扮演了“支付宝他二舅”的角色——担保交易一出,信任危机秒变爱情喜剧,全球买家卖家终于手牵手奔向了幸福彼岸。

  • 从”台式机霸主”到”拇指战神”
  • 互联网人口突然集体患上“多动症”,从电脑前迁徙到被窝里。这场无线迁移运动,让外贸人彻底领悟了什么叫“生意不在电脑旁,就在去充电宝的路上”。

  • 当下进行时:AI老板的福报时代
  • 现在的AI可比前两位狠多了——它不仅帮人类干活,还在偷偷学习怎么当老板。以前那些“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的PPT幻想,现在AI眨眨眼就给实现了,效率高到让人类怀疑自己是不是该领失业补助。
    听到这里,我突然悟了: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通关指南吗?我们都经历过从电脑前挣扎起床,到躺着用手机谈几个亿生意的堕落(划掉)进化;都享受过平台经济带来的“动动手指,全球发货”的懒人福利。而现在?全体人类正在围观AI表演胸口碎大石——是躲在安全区喊“这不符合流程”,还是冲上去试试能不能也碎一个,这是个问题。
    反正我摸了摸自己砰砰跳的小心脏,觉得答案已经和我的发际线一样清晰了。

    写在最后

    哇!6000字!我到底写了些啥?

    终于写完了!没想到手指头一哆嗦,6000字就蹦出来了……好吧,最后再哔哔几句,给大家来个简单粗暴的总结:
    旧的航线?——过气!
    新的航道?——冲浪去吧!
    对于那些没睡醒就幻想财富自由的朋友们,我只能说:醒醒,新时代的帆船可不是自动巡航的!
    勇敢的水手们,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 你可以当航海王(不是吃橡皮果实那个)。
  • 你可以去新大陆(别乱捡地上的金币)。
  • 你甚至可以成为传说(前提是别沉船)。
  • 朋友们,别再抱怨了!这真的是个伟大的时代——前提是你得先上船
    (本文灵感来源于”数字生命卡兹克”,但我保证,他没让我写这么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