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华丽转身:从卖设备的”钢铁直男”到AI时代的”红娘”
还记得15年前那些只会卖基站、服务器的”钢铁直男”吗?如今他们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专门撮合AI和企业谈恋爱的”生态红娘”。今年7月,媒婆…啊不是,调研机构IDC发布了一份“AI相亲成功率报告”:
而Google云去年10月发布的《AI投资收益白皮书》则像一本《婚姻经济学》,数据显示:
70%的企业高管表示,和AI”闪婚”第一年就赚回了彩礼钱!
在这个“不谈感情只谈钱”的新时代,华为在9月的全联接大会上果断当起了”AI婚介所”,不仅分享了“如何让AI和行业过日子”的经验心得,还推出了重磅嫁妆——
其中华为数字金融军团这个”金牌媒婆”,专门给金融行业准备了FAB(FinAgent Booster)金融智能体加速器,简单来说就是:
看来这场AI与企业的”集体婚礼”,华为是要把红娘这碗饭吃到底了!
华为FAB金融智能体加速器:打造AI界的”印钞机”?
华为最近搞了个FAB金融智能体加速器,听起来是不是像要给银行装上”涡轮增压”?这东西号称能让客户像点外卖一样轻松开发智能体,顺便把AI的使用效率提升到”996程序员喝了十杯咖啡”的水平。
这位CEO在台上慷慨激昂,就差没喊出”AI技术改变世界”的口号了。他表示华为可不是那种只会卖”AI装修材料”的供应商,而是要撸起袖子帮客户完完整整搞一场AI”整容手术”。
虽然现在的金融AI还像个刚会走路的宝宝,但据说藏着金山银矿般的”结构性机会”——大概意思是别人都在挖煤,我们早就盯上了钻石矿。
要在这波AI浪潮里站稳脚跟,得修炼成”十项全能”选手:
缺了哪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服务AI客户的。
最终愿景是让所有入驻的商家(客户)都能数钱数到手抽筋。话说回来,要是真能帮金融客户赚更多钱,这加速器改名叫”ATM制造机”也许更贴切?
从数字金融到 AI 金融
中国银行业的奇幻冒险:从算盘到AI的华丽转身
第一章:纸笔大战与”档案超人”时代
在遥远的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银行柜台可不像现在这么”高科技”——那时候,银行职员们就是”档案超人”,每天和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搏斗:
第二章:日立M150登场,数字化的曙光
1978年,中国银行引进了一台叫“理光-8”的神秘主机,从此开启了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变形记”:
第三章:互联网时代的”线上魔法”
21世纪到来,互联网风潮席卷全球,银行业开始玩起了”线上魔术”:
第四章:AI降临,银行的”智能管家”时代
如今,金融行业进入数智化时代,AI技术开始大显身手:
第五章:挑战仍存——AI虽强,但也不能”为所欲为”
虽然AI看起来很美好,但问题也不少:
结语:未来的银行长什么样?
从手工记账到AI金融,中国银行业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已经站在了AI时代的风口。未来的银行可能没有柜台、没有现金,甚至没有人类柜员——而是由一群”数字大脑”在后台噼里啪啦算账。所以,下次看到银行APP弹出AI客服时……记得善待它,说不定哪天它就成了你的”财务管家”!
华为数字金融 15 年:卖硬件——做软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华为:从卖盒子的到金融科技”老司机”
1. 金融服务的”青铜时代”(2010年左右)
那时候,华为还是个单纯的”硬件小贩”,主要业务是给银行卖些”盒子”——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还有那些能让金融机构IT系统稳如泰山的黑科技。虽然业务模型简单得像小学数学题,但华为靠着过硬的技术和贴心的售后服务,很快就从”新手村”杀了出来。
2. 从”卖盒子”到”整条街我包了”(现在)
如今的华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卖硬件的”憨憨”。它摇身一变,成了金融科技领域的超级供应商,业务覆盖硬件、软件、云、数据、AI,几乎承包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整条产业链。
3. 数字化转型的”武林秘籍”
在这15年里,华为可不是光靠技术吃饭,它还偷偷观察银行大佬们怎么玩创新,总结出了一套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的经验。
4. 2025战略:从”帮银行”到”给AI当教练”
2023年,华为数字金融军团公布了新目标:
2025年,华为还增设了证券军团和保险军团,准备让券商和保险公司也体验一把AI的快乐。
5. FAB金融智能体加速器:AI时代的新”加速包”
华为在2024全连接大会上推出FAB(FinAgent Booster)——一个能让银行自己造AI智能体的开发平台(而不是直接丢个AI给客户用)。
“现在的AI变化太快了,给客户配现成的AI就像送辆自行车——过几个月就过时了。不如给他们一个工具箱,让他们自己造辆摩托车!”
FAB的三大绝招:
6. 未来金融AI的4大变革
华为预测,金融AI的发展趋势将是: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华为建议金融机构把AI能力模块化,别一次性造个巨无霸,而是像拼乐高一样,按需组合。
总结:华为的金融科技长征
未来,华为要做的不仅是帮银行建系统,而是让每家金融机构都能DIY自己的AI大脑。毕竟,AI时代,”自己会造AI的银行才是真大腿”!
华为:让AI像资深专家一样搞定金融难题
金融行业的安全要求有多高?大概就像让一只猫盯着一整盘金枪鱼却不许偷吃那么难。而华为这次带来的科技大餐,正是为了解决这个世纪难题。
安全?用魔法打败魔法!
黑客现在玩得越来越花,以前觉得”1万亿年才能破解”的加密算法,在量子计算面前只需要100秒。华为的解决方案听起来像是科幻片里的黑科技:
高效AI:不光能算账,还能当”智囊”
AI落地金融业,光有算力是不够的,还得会”动脑子”。华为的昇腾算力集群不仅能高速度低延迟暴算,还搞了一套”知识湖“,让AI不仅能查数据,还能像老会计一样理解业务逻辑。
曹冲说得好:”管理知识得像管钱一样严格,这样AI才能真正懂业务。”
总结
华为的数字金融方案,不再是单纯堆硬件,而是让AI像金融老司机一样可靠。安全防得牢,算力跑得快,知识储备足——这才是真正的”开箱即用”。以后AI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可能会比某些实习生还靠谱!(调侃一下,毕竟AI不会摸鱼。)
以 “融海计划” 引领生态共赢
金融行业:一场不得不”抱团取暖”的高端派对
有人说金融行业就像一场高端派对——你没点人脉和资源,连门都进不去。的确,在这个圈子里,”独狼”早就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抱团取暖”。
1. 一场涉及多方的资金”接力赛”
想象一下,一笔金融业务就像一场4×100米接力赛:
而这场比赛的裁判,叫“全球监管”,而且裁判规矩越来越多,跑慢了违规,跑快了踩坑。难怪大家都说:”金融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马拉松。”
2. 各家银行:不同的”健身目标”
即便都是银行,大家的”健身目标”也各不相同:
既然大家的训练计划不一样,一套通用的健身房会员卡显然不够用,必须搭配不同的私教课程(定制化方案)。
3. 华为的金融生态:从”朋友圈”到”超级战队”
华为在金融行业玩的是”朋友圈升级术”——
这套打法还真有效:
4. AI时代:别低估长期价值,也别高估短期效果
在AI问题上,金融机构的困惑可以总结为:
对此,华为的建议是:
“别把AI当摇钱树,把它当一棵需要培育的果树。现在种下,未来吃果子。”所以他们盯上了八个关键环节——
……
5. 未来已来,但别指望一键升级
金融行业的未来,既不是”一己之力单挑全球”,也不是”AI一键颠覆”。它更像是一场全球协作的科技马拉松——跑得快的带跑得慢的,懂技术的联合懂业务的,而华为正在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跑步教练+补给站”。
最后,借用曹冲的话:
“别低估AI的长期价值,但也别指望它明天就让所有人财务自由。”(毕竟,就连AI也得一步一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