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0

两大AI视频独角兽竞逐新融资!投前估值360亿、230亿

两大AI视频独角兽竞逐新融资!投前估值360亿、230亿

AI视频新贵:用魔法打败魔法?

  • 这是一场让Adobe瑟瑟发抖的融资狂欢!*
  • 最近AI视频赛道热闹得像开了一场”比谁钱多”大赛:

  • Runway(就是那个让普通人也能当导演的AI工具)正在和投资人商量:”要不咱们来个5亿美元的欢乐购?”
  • 现在的身价标签:50亿美元
  • 对比上次身价:涨了67% (就像我去年买的基金,不过是反着涨的)
  • Luma AI(专门研究用AI制造3D效果的酷炫公司)也不甘示弱:
  • 目标融资:11亿美元起
  • 给自己的标价:32亿+美元
  • 最魔幻的是:这估值比去年直接暴涨12倍!(看来他们的AI不仅会做3D,还会做财报表演)
  • 业内人士点评:*
  • 这些小家伙们显然是想用AI魔法挑战Adobe这样的视频剪辑老法师。问题是 —— 当你的估值比窜天猴飞得还快时,到底是技术真香,还是钞票太慌?
    P.S. Adobe最近应该每天睡前都在默念:不要慌,只是技术性调整…

    01.

    Runway:年化营收近亿美元但亏损持续

    获好莱坞巨头背书

    Runway融资风云:AI影像界的”票房”神话能持续多久?

    投资界的”奥斯卡颁奖”如火如荼

  • Runway的新一轮融资即将登场,领投方阵容堪称金融界的”复仇者联盟”——
  • 泛大西洋投资(上一轮的”最佳男主”)
  • 卡塔尔投资局(新晋”最佳新人”)
  • 这场投资盛宴预计会把Runway的估值推向50亿美元的新高度(约合人民币359亿元)。
  • 营收与预期的”悬疑大片”

    Runway最近上演了一出”业绩不及预期”的感人剧情:

  • 2024年底实际营收:7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
  • 2024年中预期:8400万美元(差了约1400万——大概就是投资人眼泪的体积)
  • 2024年6月底最新数据:9000万美元(总算挽回些颜面)
  • 50亿美元估值计算,投资者给出了55倍营收的奢侈倍数——这大概就是金融圈的”豪华特效预算”。

    2025年的”科幻目标”有点悬

    Runway雄心勃勃地预测2025年营收将达到2.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但按目前的增速——

  • 这就好比要用PPT特效制作出《阿凡达3》的震撼效果
  • 相较之下,编程AI Cursor的开发商Anysphere表演了一场”营收魔术”——7个月内从5000万飙到5亿美元
  • Runway的商业”剧本”

  • 商业模式:卖订阅积分包——就像电影院卖爆米花套餐
  • 业界成就
  • 参与制作《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成为狮门影业和AMC电视网的”特效供应商”
  • 财务状况
  • 2024年亏损约1.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
  • 营收4400万美元(亏损接近营收的3.5倍——这就是科技圈的”艺术高于现实”)
  • “烧钱大战”续集即将开拍

    自2018年起,Runway已经筹集了5.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本轮融资后:

  • 现金储备将达到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
  • 足够支撑Runway继续上映几部”技术创新大片”
  • 好莱坞式的结尾悬念*:这家AI影像公司究竟是会拍出票房奇迹,还是会遭遇”特效成本”困境?让我们拭目以待!
  • 02.

    Luma AI:估值预计半年暴涨12倍

    中东资本或将领投

    AI界的”小鲜肉”Luma:3年融资12亿,中东大佬们都坐不住了

    听说最近硅谷的投资人们都在疯狂追逐一个”00后”创业公司Luma AI?这家的融资故事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

    中东土豪抢着给钱的”小辈”

    这个年仅3岁的AI创业公司正在谈一笔大买卖 —— 11亿美元融资!

  • 人家现在的估值已经是 32亿美元 了,2024年以来 12倍暴涨
  • 中东的土豪们正挥舞着支票本排队等着当领投
  • 赚钱速度比火箭还快

    Luma AI去年11月才推出付费AI应用,结果12月就跑出了 800万美元的年化收入!这速度让隔壁老王家的创业公司都看傻了:

  • 艺术家 按月付费使用AI工具
  • 好莱坞制片厂 直接买定制AI模型(懂的都懂,定制=更贵)
  • 融资历史:从0到12亿的奇幻漂流

    这小公司3年来融资也是够猛的:

  • 总融资额1.73亿美元(约12.4亿人民币)
  • 投资方各个来头不小:风投教父 Andreessen Horowitz、AI芯片霸主 英伟达
  • 看来这次中东土豪要加入的不仅是融资名单,更是土豪俱乐部啊!

    03.

    科技巨头入场

    视频AI赛道竞争激烈

    科技巨头的「AI大片」:初创公司如何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

    1. 巨头们的「视频大战」:Luma和Runway的生存之道

  • 谷歌和OpenAI 在过去九个月里疯狂升级视频生成模型,仿佛参加了一场「谁更能卷」的比赛。
  • Meta 也不甘寂寞,一边和Runway眉来眼去,一边悄悄给Luma发过收购短信——可惜聊着聊着就「已读不回」了。
  • 2. 好莱坞大厂会拥抱AI吗?答案是……正在犹豫

    Netflix、迪士尼、派拉蒙这些大佬们还在纠结:

  • 放弃实景拍摄?(导演流泪:“我的镜头感怎么办?”)
  • 丢掉Premiere Pro?(剪辑师抱紧键盘:“不!我和快捷键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但AI创业公司没在怕的,他们掏出了魔法棒——输入一段文字,啪!建筑倒塌了、恐龙散步了、动画角色蹦出来了……只能说,特效团队的饭碗有点悬。

    3. 新市场?游戏和机器人也想玩AI

    除了电影,这些公司还在尝试:

  • 给游戏生成超现实的场景(NPC:哇,我的世界突然不卡了!)
  • 帮机器人「做梦」练习动作(机器人做梦梦到自己是终结者,醒来后决定好好做人)。
  • 如果有一天AI能直接拍《复联5》,那钢铁侠可能会由ChatGPT配音——“我是AI,不用片酬。”

    04.

    结语:资本押注“AI重塑影视工业”愿景

    “AI拍电影”:资本的豪赌还是好莱坞的末日?

    两大头部初创企业正在疯狂”融资吸金”,合计超过16亿美元——这架势,仿佛硅谷的投资人们集体中了”AI视频”的彩票,迫不及待要把钱塞进它们的口袋里。
    传统科技巨头也不甘落后,谷歌、Meta纷纷卷起袖子进场,活像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群众”,往本就热闹的擂台上又泼了一桶汽油。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豪赌——赌AI能不能彻底颠覆电影工业,让好莱坞的制片人瑟瑟发抖,让演员们集体上街抗议(没错,他们真的这么干了)。

    争议有多大?

  • 好莱坞演员:”AI抢我们饭碗?罢工!游行!抗议!”(但他们的下一部电影可能就是用AI技术拍的)
  • 成功案例:《瞬息全宇宙》证明了AI+人类的组合能玩出新花样,但离”全AI拍电影”还很远……除非观众愿意看一堆像素随机生成的奇幻生物当主演。
  • 未来的趋势?

  • 工具越来越强:AI从”智能剪刀手”升级成”虚拟导演”,或许不久的将来,AI还能学会”导戏骂人”。
  • 成本越来越低:以前拍特效要烧钱找工业光魔,现在可能只需要几个程序员和一台3090显卡的电脑……当然,前提是AI不会突然罢工要加班费。
  • 最终答案?*AI电影革命还在路上,但资本的赌注已经梭哈——毕竟,谁不想投资一个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新玩具呢?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