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人”到“造梦人”:腾讯大佬的AI游戏修仙记
一、开局一把键盘,内容全靠AI
曾经在腾讯挥斥方遒的张昊阳大佬,某天突然一拍脑门:“不行,我得让NPC学会自己编剧本!”于是,他带着一群同样不想再做“高级码畜”的战友,成立了AutoGame,誓要用AI让游戏里的NPC都活成“戏精”,让玩家也能当“策划爸爸”。
他们的第一款作品——《麦琪的花园》,堪称Steam上的“黑马网红”。没花钱买推广,没跪求主播带货,愣是靠“AI沙雕之力”冲进了新品榜Top50,一个月收割5000+愿望单,比某些游戏的在线人数还多!
二、NPC:从“复读机”到“德云社编外成员”
传统游戏的NPC:
而《麦琪的花园》的NPC:
三、UGC?不,是“UGC Pro Max+”
传统游戏让玩家“肝”内容:
《麦琪的花园》的哲学:
四、张昊阳的“创业求生指南”
我们问了这位“AI游戏界李佳琦”几个灵魂问题:
五、严肃结论(假装)
《麦琪的花园》的本质:
(本文NPC表示:下次采访记得给我加鸡腿。)
Steam搜索提示:《麦琪的花园》——你的下一句“神作”,何必是手打?
当AI遇见游戏:一场虚拟宇宙的”造物主”狂欢
从”打工人”到”上帝模式”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熬夜肝游戏的”感人”场景吗?AI说:”停!这届玩家必须翻身做主人!”
宇宙模拟器启动中…
UGC革命:从”搬砖”到”造火箭”
需要三个月学建模软件 | 三句话描述就能生成
“我的创意被技术限制了” | “我的脑洞被技术解放了”
金字塔尖1%的人垄断创作 | 人人都能当五分钟艺术家
沙盒游戏的终极真相
“你以为是在玩游戏?其实是在训练未来AI市长!”——某个正在游戏里建设赛博城市的打工人
终极预言
未来的游戏发布会可能是这样的:
(完)
01 从工具迷恋到系统构建:“少年极客”的进化之路
游戏创业双雄的奇幻漂流记
1. 张昊阳:从”熊孩子”到腾讯大佬的进化史
2. Ram:从日本电竞”掮客”到 AI 游戏狂人
番外篇:为什么他们敢赌 AI 游戏?
02 穿越大厂体系:在腾讯构建未来游戏的技术底座
当AI遇上游戏:一位”技术魔术师”的自白
一、技术策划的日常:把”黑科技”变成玩家的快乐
大家好,我是个”技术策划”——这个职位听起来像是”程序员”和”策划”的私生子,但其实我的工作更像是个科技魔法师:把各种前沿技术变成好玩的游戏体验。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AI并不是第一天就闪亮登场的。一开始,我只是在《和平精英》里鼓捣UGC工具,让玩家也能像搭积木一样创造内容。那时候的我还没意识到,AI会是个能让整个游戏行业重新洗牌的狠角色……
直到2021年底,我遇到了Disco Diffusion和Stable Diffusion这些玩意儿——就像第一次吃到巧克力的小朋友一样,我彻底惊呆了:”原来AI真的能把我的想象力变成图片!”那一刻,我突然悟了:AI可能就是游戏的下一个「引擎级」革命!
二、野心的诞生:从”造游戏”到”养游戏”
2023年,我在某个深夜喝咖啡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疯狂的想法:未来的游戏会不会像一个会自己长大的孩子?
想象一下——
我把这种游戏叫做“底座游戏”——就像种下一颗种子,然后看着它自己长成参天大树。
三、从脑洞到现实:腾讯实验室里的AI实验
光做梦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先在腾讯做了几个”AI游戏样品”:
四、大厂的宝藏:被AI震惊的那些瞬间
在腾讯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能玩到一些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黑科技,比如:
说实话,这些经历让我越来越确信——AI不是游戏的”辅助”,而是游戏的”未来”。
五、终极幻想:也许有一天……
我现在的终极梦想是做一个彻底活过来的游戏世界:
到时候,设计师可能不用再绞尽脑汁想新内容了,只需摸着AI的头说:”乖,你自己看着办吧!”
(现在想想,这计划是不是有点太科幻了? )
《麦琪的花园》与创业狂想曲
从“大厂螺丝钉”到“AI游戏狂人”
作为一个把“媒介是人的延伸”刻进DNA的传播学信徒,我在腾讯时整天琢磨——怎么让人机交互“更像和人唠嗑”。VR、全息投影、数字人?嗯,未来感很足,就是目前的体验可能还停留在“我和我的虚拟形象双双卡成PPT”的阶段。
但真正的转折点是2023年七八月——资本寒冬里,我和团队毅然决定“裸辞创业”。原因很简单:AI这玩意儿,可能是我这辈子能遇到的最刺激的“科技乐透”了!毕竟,“如果现在不赌AI,难道留着退休后学广场舞时再后悔?”
为什么是《麦琪的花园》?
寒冬创业的生存哲学
(PS: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产品叫《麦琪的花园》”——当然是因为AI种的花不会死,比我家阳台上那几盆多肉坚强多了!)
当AI遇上花园:一场数字生命的野餐派对
你可能以为《麦琪的花园》只是又一个俗套的游戏名字,但它的诞生比唐僧取经还曲折!
咱们的小九九早在2022年中就开始了…(那时候我还在纠结中午吃啥)
从菜地到花园:AI进击之路
没错,我们最初搞了个《伊甸岛》当试验田(不是真让你去种菜)。就想试试看大语言模型能不能让数字小人儿活起来,结果居然真的摆脱了传统行为树的“机器人即视感”!
到了《麦琪的花园》我们就飘了:“不如让玩家直接进去和AI玩过家家?” 现在你可以:
为啥是沙盒?因为00后说这里像“线上茶摊”
早在2021年我们就发现:
在这里:
终极真相:这根本不是游戏!
严肃点说,《麦琪的花园》其实是:
(套娃警告)
就像买乐高送说明书,但我们连说明书都是AI现编的!难怪团队当初一拍大腿:“就它了!” —— 毕竟谁会拒绝一个能自动产梗的数字游乐园呢?
创业路上的那些事儿:从大厂螺丝钉到游戏AI革命者
关于初衷
为什么选择C端?
企业文化的转变
新一代VS老一代
创业心得
总结:创业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至于那些大厂的条条框框?就留给还在画PPT的人吧。
03 AI 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玩法逻辑的根本改造
《麦琪的花园》游玩指南:一场AI催生的奇幻冒险
这个小天才般的游戏简直是把传统游戏玩法扔进了魔法搅拌机!来看看它的神奇配方:
核心循环:永不腻味的游戏餐盘
玩家们的日常就是:
AI加持的NPC互动
这不是普通的NPC:
AI创造的无限世界
游戏还藏了两个秘密武器:
准备好开始你的AI奇幻之旅了吗?记住,NPC也是有小情绪的!
游戏界的造梦工厂:当AI遇上UGC,连打工人NPC都能造反了!
听说最近游戏圈搞了个黑科技?AI NPC不再是复读机,玩家随便唠两句就能整出新活!
你以为NPC只会机械地问”勇士,能帮我找10根狼毛吗?”现在可不一样了:
游戏偷偷让你无痛当设计师:
对比项 | 传统UGC | AI UGC |
---|---|---|
创作门槛 | 得会编程/美术/策划三件套 | 有嘴就行,AI给你擦屁股 |
作品质量 | 99%是渣,1%封神 | 70%能玩,30%惊艳 |
创作动机 | 想上推荐位赚金币 | “给我姐妹整个葬爱家族基地!” |
小编突然悟了:原来我们不是在玩游戏,是在给AI打工啊…(NPC:笑死,终于轮到人类给我们跑腿了)
当AI遇上二次元:一款产品如何征服三界众生
1. 开篇即巅峰:产品亮相即引爆
去年年底,我们的产品刚冒了个头,Steam新品榜就立刻表示:”来都来了,给个45名吧!”一个月内,5000+愿望单排队等着体验,仿佛在说:”快上线,我已经躺好了!”
2. 三界用户,各有所爱
(1) 二次元用户:AI不是冷冰冰的代码,是赛博老婆/老公
(2) 传统沙盒玩家:从“氪金自学代码”到“一键生成老婆”
(3) 女性玩家:梦女和同人女的快乐老家
3. 结论:AI+沙盒=降维打击?
“虚拟麻麻”的致富密码:当AI恋人与纸片人抢银行
张昊阳(露出姨母笑):
张昊阳(战术咳嗽):
不用648就能抽到老公
但抽到后你会忍不住给他买800个皮肤
(突然压低声音)知道最骚的操作吗?我们开发组偷偷注册了女号混玩家群,结果被用户教育:”姐妹你这OC穿搭太土了,得加钱!”
当沙盒游戏遇上年轻人的社交瘾:一场虚拟世界的”种田”大作战
嘿,各位”基建狂魔”和”像素艺术家”们!你们知道吗?那些让你们废寝忘食的沙盒游戏(没错,说的就是你们——”我的世界”造通天塔的大佬和”动物森友会”里疯狂炒大头菜的岛主),现在正以火箭般的速度占领全球市场!
数据会说话:沙盒游戏的”膨胀”之旅
沙盒≠游戏?不,它是”3D 版朋友圈”!
如今的沙盒游戏早就不是单纯的”挖矿造房子”了,它已经成了 “虚拟世界的社交通行证”!年轻人在里面:
说白了,这不是游戏,这是 “虚拟世界里的社交货币”!
AI来搅局:你的沙盒即将”入侵”你的手机!
未来?AI 要带着沙盒游戏满世界飞了!
商业化?得让”氪金大佬”和”白嫖党”都满意!
沙盒游戏的赚钱秘诀?“既要又要还要”!
这样一搞,既能 短期变现(老板开心),又能 长期养社区(玩家开心),双赢!
所以,各位准备好迎接 “沙盒社交时代” 了吗?记住——在虚拟世界里,你可能是建筑大师、社交达人,或者至少……是个 努力的”种田人”!
04 用户共鸣的本质:从表达欲走向体验自驱动
“蒸汽机”热力榜的背后玄机
5000愿望单:小团队的”开挂”之路
谁说没有”官方buff”就不能秀操作?在这个看脸的游戏世界里,我们硬是靠”素颜”挤进了全球前100的增速榜!
30%女性玩家:意外的”她经济”红利
谁说直男不会做”她喜欢”的游戏?
终极启示录
这就是我们团队的生存法则:在不按常理出牌的路上,把牌打到极致!
AI+二次元=沙盒游戏的新风口?一场意外的爆款诞生记
1. 震惊!我们用不到2000块撬动了10万播放量
2. 二次元玩家中的“AI教派”与“AI反对派”
3. 为什么沙盒游戏在Steam上狂被算法偏爱?
4. 意外收获:女性玩家占比30%,还全是二创狂魔?
把乙女游戏的帅哥塞进农场谈恋爱!
让自创角色演耽美剧情!(游戏:我没设这功能啊?玩家:不,你想有。)
5. 未来规划:我们不只想做一款游戏,而是要养一只“内容永动机”
核心时间点:
终极野心:
当AI遇上游戏:一场数字世界的文艺复兴
“开源狂欢”版内容工厂
我们的梦想简单粗暴:整一个AI版的RPG Maker,但比它嗨一百倍!想象一下:
想想这画面:玩家和AI像疯了一样不停生产游戏内容,这不就是游戏圈的数字版文艺复兴吗?
AI游戏的”四层进化论”
看看我们AI游戏圈的四层鄙视链:
NPC也要玩个性化定制
我们的AI NPC可不只是复读机:
这哪是NPC啊?简直是游戏界的私人订制情感伴侣!传统NPC跟它们比简直就是没有感情的代码机器。
为啥AI游戏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
答案很简单:太无聊了!
看看现在的AI游戏:
当AI遇见沙盒:一个让”幻觉”变成游戏现实的魔法世界
当AI成为游戏世界的”造梦者”
《麦琪的花园》誓约系统告诉我们:AI不只是个爱叨叨的助手,而是一个能”无中生有”的魔术师!
玩家:”能不能整个‘仙女棒’?”
开发者:”代码里没这玩意儿,别想了。”
玩家:”能不能整个‘传说之剑’?”
AI:”行,等我五秒钟。”(噼里啪啦生成了剑的名字、建模、特效,顺便还编了个”被诅咒的勇者传说”任务)
对,你没看错,这里的AI不仅会”编故事”,还能现场Coding+画画,把原本可能只是随口一提的”幻觉”变成真正能玩的玩意儿!
创业团队:一群”技术宅+游戏迷”的狂欢
为何他们的AI沙盒比别人强?
创业过程中的”三大正确决策”
未来展望:游戏界的”永动机”?
未来的游戏可能不再是”开发组做完,玩家玩完”,而是——
这就是底座型游戏的魅力:游戏是活的,开发者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明天会冒出什么新内容!
总之,《麦琪的花园》誓约系统证明了——
当AI遇上二次元:一个游戏创业者的奇妙冒险
1. 我们的成本预测比股市还刺激
还记得2023年大家都在为“算力贵如黄金”发愁吗?当时我们就觉得:“放心,价格会跌得比双十一抢购的股价还快!”但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魔幻——2024年5月,DeepSeek 出现时,性能直逼GPT-4,但价格便宜得像拼团砍一刀后的白菜价(1/20!)。到了2024年中,成本直接打了个“骨折100倍”;2025年更离谱,又跌了几十倍……最后这两年,AI算力价格就像一部科幻小说,从“凡人买不起”演变成了“白菜店里随便买”。
2. 选对赛道,Steam都会帮你打工
一开始做沙盒游戏时,我们真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哇!沙盒+AI!这不就是《环世界》加了ChatGPT,或者《我的世界》里塞了个莎士比亚?”结果后来才发现,Steam偷偷给了沙盒游戏“流量护航”Buff——高打开率、高复玩率、长游玩时长,简直是算法亲儿子!而线性叙事游戏……惨得像《塞尔达传说》里遇到的初始林克——常年垫底。
后来发现,一大波AI游戏创业者都在默默转型:“谁还做无聊的线性剧情啊?AI就该让它自由发挥,给玩家折腾!” 只能说,我们一不小心站到了风口上,而别人还在挤地铁。
3. 二次元、3D神作&科学怪人:我的AI游戏pick清单
被问到国内外的AI明星项目时,我瞬间化身二次元安利狂魔!
(PS:行业里还有很多优秀的团队,只是这几家特别戳我,毕竟——谁不爱看科学怪人做游戏呢?)
4. 我的创业指南:理论+实践,乔布斯附体
最近沉迷的书单比较杂食:
5. 终极Flag:不当跟随者,要当“AI游戏教父”
现在的目标很简单:把AI游戏打磨到极致,让玩家惊呼“这玩意儿还能这样玩?”如果成功,或许能成为AI游戏赛道的颠覆者,而不是跟在GPT-5后面跑龙套的NPC。(开玩笑,我可不想当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