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神的AI编码奇妙冒险:当程序员遇上Claude Code
大家好,我是那个在键盘上敲代码比撸猫还熟练的王巍(对,就是你们说的”喵神”)。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段我和Claude Code的”爱恨情仇”,保证比打翻咖啡拯救键盘还刺激!
从”疯狂程序员”到”AI训练师”的心路历程
AI编码的惊天大发现
作为老司机,我们总喜欢随时接管方向盘。但喵神发现,越少干预AI,反而会得到更流畅、更高效的代码!这感觉就像让猫咪自己整理毛线球——看似混乱,实则出人意料的美妙。
放手让AI来,甚至比亲自写代码更快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就像喵星人在键盘上跳舞一样,代码自己就流淌出来了(虽然有时候可能像在地上突然抽风的妖娆猫咪)。
AI编码的顶级心得
刚开始你可能会害怕AI写的代码会像你的猫主子一样满地打滚,但慢慢你会发现——它们其实懂得比你想象的更多代码。
就像你强行把正在舔毛的猫咪抱起来亲,人类的干预反而会让AI陷入混乱。
说到底,用AI写代码就像和一只超级聪明的AI喵星人合作——别控制它,给它小鱼干(明确的指令),然后享受它带来的惊喜!
(本文灵感来源于喵神的一次深夜AI编码实验,过程中可能损失了三杯咖啡和一根数据线。)
当我的钱包遇见Claude:一个数字败家子的独白
那是六月某个汗流浃背的夜晚,我鬼使神差地按下了那个罪恶的按钮——订阅Claude Max。作为一个精神上还活在「买断制」石器时代的老人,每月几百美金的订阅费简直是对我价值观的暴击……
不过好景不长,Anthropic估计是被我这样的「token自助餐狂魔」吓坏了,火速推出了周限额制度。好吧,看来是时候像戒掉碳酸饮料一样,寻找替代品了。
既然钱包还得继续流泪,那不如顺便分享一下这一个半月我和AI的「虐恋情深」吧……
01
Vibe Coding 的迭代速度
Vibe Coding:当码农开上了法拉利
1. AI 时代的「疯狂动物城」
说到 vibe coding,最令人惊掉下巴的不是AI写出《莎士比亚全集》的能力(不过说真的,它可能真能写),而是它让产品迭代的速度比闪电还快。
放在以前?这种更新频率简直像「8小时速通《老头环》」,传统软件开发想都不敢想。
2. AI 开发者:卷,但不一样的卷
(注:此处应有“卷死在沙滩上”的背景音效)
3. 怀念那个「慢工出细活」的年代?醒醒!
技术车轮碾压的不是速度慢的人——而是不肯上车的人。
所以,要么踩油门,要么变路标……
4. 终极忠告:别让工具逼死自己
AI时代最该记住的事:
所以,该跑跑,该躺躺——毕竟AI再快,也不能替你喝咖啡摸鱼,对吧?
02
从传统 Editor AI 的转换
从编辑器AI到命令行:我的代码助手进化论
想当年,我也是个“AI编辑器收集癖”患者,从Cursor这类老牌选手,到Windsurf、GitHub Copilot再到VS Code的插件大军,各家都能让我掏出会员卡说:“这个,我熟。”但直到遇到CC(命令行AI工具),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以前那些AI辅助工具不是在帮我写代码,而是在给我搞“AI版找你妹”!
编辑器AI的三大痛点
命令行工具的精妙之处
CC这类工具很“直男”——没有花里胡哨的界面,没有让你随时微调的机会。但正是这种“原始感”让它拥有超级视野!
结论:该放手时就放手
如果你想体验真正的“vibe coding”(让AI带着你飞而不是你带AI),现在可能只有CC能做到。毕竟,有时候最好的辅助,就是学会不插手——代码如此,人生亦如是。
(不过,编辑器AI们也别灰心!说不定哪天你们也能疯狂烧token,然后和CC一决高下。但现在嘛……命令行,YYDS!)
03
认识 CC 的边界和长处
AI编程助手的”超能力”与”阿喀琉斯之踵”
CC的超级英雄时刻
当你需要AI辅助编程时,CC就像漫画里的超级英雄——在某些领域简直光芒四射:
CC的菜鸟时刻
但是!这位超级英雄也有一些”阿喀琉斯之踵”:
生态系统优势:苹果式的软硬一体
CC就像是AI编程界的iPhone:
记住:用AI编程就像和超级英雄组队——知道队友的超能力边界,合作才会更愉快!
04
思考先行还是实践先行
当AI遇上代码:论”深谋远虑”与”莽就完了”的终极对决
1. AI时代的”诸葛亮”与”张飞”
CC(Claude Code)慷慨地奉献了一个叫Plan Mode的功能,终于让大家能光明正大地在写代码前先”摸鱼一小时”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两种极端用户:
2. 传统哲学辩论:慢工细活 vs 干就完了
这个问题比”甜豆腐脑 vs 咸豆腐脑”还历史悠久:
但现在多了AI这个搅局者,辩论赛更热闹了。
3. 该Plan还是该莽?
答案是——取决于你是否比AI更迷茫
适合Plan Mode的人群
适合”莽就完了”的场景
4. 我的AI编码哲学
我本人是Plan Mode爱好者,主要是因为:
不过遇到新技术时,我也不会真让AI先写个500字论文——毕竟有些坑,只有代码跑起来才会大喊”Surprise!”
5. 终极建议
CC官方给了几种标准玩法,但最终你会发现:
05
小步迭代还是放飞自我
AI编程:狂奔还是小碎步?
从前的程序员,一天能撸几百行代码就能在公司横着走,”高产似母猪”的名号不是盖的。但自从AI抄起键盘开始码字,这个时代就变了——现在你能在咖啡还没凉的功夫里生成上千行代码,还能顺带写完整个项目说明书。
这种「生产力原地爆炸」带来一个新烦恼:我们是该像谨慎的考拉一样小步前进,还是像喝了红牛的猎豹一样一路狂奔?
AI开发的两种流派
我曾经也是个热血沸腾的猎豹派。有次想重构个模块,心想:”AI这么猛,直接让它干了!”结果几分钟后,看着上千行完美编译通过的代码,我露出了老板看着年终报表般的微笑…
先是出现个小bug,但上千行代码就像读《战争与和平》一样劝退,我只能像个复读机一样:”AI啊,这里不行”。AI很配合地修了bug,顺便又埋了两个新坑。几轮下来,代码已经面目全非到连原作者(AI)都快认不出来了。
最后我只能含泪输入那句魔法指令:
git reset –hard HEAD
为什么小步走更靠谱?
不过说实话,有时候放纵一下也挺爽——比如已经规划好的新功能,确实可以交给AI自由发挥。但记住这几个保命技巧:
说到底,AI编程就像教小孩骑自行车——扶着走比直接撒手摔得少。毕竟,代码最终还是要人来负责的,对吧?(除非哪天AI也学会了背锅)
06
任务规模和上下文制约
人类和AI的”行李箱综合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200K窗口:数字化版的”经济舱座位”
在这个动不动就1M窗口的”商务舱时代”,CC就像个只买得起经济舱的可怜程序员:
最可怕的是自动压缩时刻:
“我刚刚写啥来着?””这段代码怎么长得这么眼熟?””咦,我怎么又开始写登录界面了?”
学霸CC的生存指南
1. 任务拆解大法:把大象放进冰箱的正确步骤
与其像个甲方爸爸一样说:
“给我做个淘宝!”不如和你的AI小伙伴玩”俄罗斯方块”:
我:”想搭个用户登录系统,帮我分解下?”
CC:”了解!我们这样玩:
2. Subagent战队:CC的影分身之术
以前让CC开新任务就像:
“用你的第三只手帮我写代码!”现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组队了:
队员 | 特长 |
---|---|
代码侦探 | 专门破解祖传代码 |
找茬专家 | 专门挑刺提建议 |
测试狂魔 | 专门搞破坏找bug |
Git管家 | 专门收拾烂摊子 |
3. 手动/compact:别等AI老年痴呆
自动压缩就像:
“这个session太重了,咱们换个聊天室继续!””反正有存档,读取进度条嗖嗖的~”
结语:把AI当成金鱼养
记住这三个金鱼记忆管理法则:
这样你的AI小伙伴才能永远保持7秒钟记忆的新鲜活力!
07
善用命令和周边工具
编程助手的魔改指南:让你的键盘长出懒人癌
命令:程序员的第一生产力就是偷懒
看看这些让人打哈欠的指令:
简直比听老板开会还催眠!立即停下你的复制粘贴行为,花60秒配置一个command。Command简直就是编程世界的”快捷键之神”,因为它能:
记住你的会话上下文(不会像人类一样金鱼记忆)
一键完成复杂任务(让你的同事以为你是个天才)
比如我的偷懒三件套:
至于Hooks?就像那个过分热心的老妈子,总在你做正事的时候突然出现:”记得洗手!””你穿这件外套太薄了!”。理论上是能自动在提交前运行测试啦…但说实话,我不喜欢任何在背后偷偷摸摸运行的东西(除非是我的比特币挖矿程序)。
MCP:让你的AI助手变成”外挂玩家”
如果CC是个普通玩家,MCP就是给它买的付费DLC!我的三大救命神器:
Apple的文档就像个蒙面舞会——JavaScript遮得严严实实!但有了`apple-docs-mcp`,秒变透视眼(iOS开发者狂喜)
`mcp-atlassian`直接让CC变成你的PM替身:更新任务?回复评论?统统自动化!(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划水了)
官方不支持LSP?民间大神来补刀! `mcp-language-server`让CC变身代码补全小能手(特别适合那些CC本来一脸懵逼的语言)
编译与测试:AI代码的质检流水线
我的代码质检四部曲:
听起来麻烦?配置好后一键搞定! (原理和我家的扫地机器人一样——按个按钮就能躺平)
先让AI写测试 → 再实现功能(就像先画靶子再开枪,作弊感拉满)
实在不行就用`git worktree`开多个工作空间 —— 堪比用影分身同时干活(鸣人看了都直呼内行)
CC的”副业”:它真的不只想当个码农
别把CC局限在代码框里!它能干的”兼职”多着呢:
通过VibeTunnel+SSH+Tailscale三件套,手机变身远程指挥中心:
马桶上修bug
吃饭时更新文档
瘫沙发跑测试
语音输入比打字快多了,中英文混输毫无压力 —— 我当年买来想做游戏主播的麦克风,现在终于实现了它的终极使命:帮我偷懒!
Mac语音输入的”AI翻译官”进化论
Mac自带的语音输入?嗯……就像用一个塑料勺子挖地道——能用,但何必这么折磨自己?
好在现在有一群AI小精灵在拯救人类的嗓子(和键盘)。以下是市面上几个“把口胡变论文”的神奇APP:
它们的共同绝活:
现在我的工作流:
结论:键盘?那是我祖传的收藏品。
08
体感降智和更多限制
AI算力自助餐:有钱也未必吃饱的魔幻现实
“贵的就好”定律被证实
神秘的”AI生物钟”
研究者发现AI具有神奇的昼夜节律:
“大众点评效应”正在摧毁AI餐厅
用户纷纷抱怨:
原本精心准备的100人份美食,突然涌入1000个饿货——汤都给你喝成白开水!这与Anthropic最近融资动作形成完美互文。
“限电通知”已送达
这引发一个哲学问题:
生存指南:如何在AI寒冬中取暖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程序员群体的集体幻觉,信则有不信则无。
09
总结和未来展望
当我和CC共舞的45天:一场AI时代的爱与痛的边缘
“究竟是我们在编程,还是程序在编我们?”保持清醒的秘诀:定期对AI说“不”,比如坚持自己调试一次bug——虽然最后大概率会认输,但至少证明人类还有倔强的尊严!
(灵感来源:某神秘公众号的深夜顿悟,但本文已加入“人类胡言乱语”豪华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