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7
0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周鸿祎的”第五次搜索大战”,这次能靠AI“翻盘”吗?

老周的”搜索狂想曲”

这个姓周的男人又来了!没错,就是那个号称”红衣教主”的周鸿祎。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挥舞着大旗冲向搜索战场了:

  • 3721时代:当年号称”中文上网第一站”,结果被百度按在地上摩擦
  • 雅虎”一搜”时期:摇身一变当起了”国际范儿”,结局是…雅虎自己都不玩搜索了
  • 奇虎阶段:用安全软件打掩护搞搜索,结果大家只记住了360安全卫士
  • 360″好搜”时代:名字倒是取得挺好的,就是”好”没体现出来
  • 现在:又带着他的”纳米AI搜索”重出江湖
  • “纳米级”的宏图大志

    要说老周这波操作真是绝了:

  • 口号惊人:”全球第一AI搜索”!(内心os:先把国内市场拿下再说)
  • 命名玄学:从360AI搜索→纳米AI搜索→纳米超级AI搜索,产品还没火,名字先升级了三波
  • 切口够小:别人做”大而全”,他非要找个小洞往里钻(问题是钻得进去吗?)
  • 现实很骨感

    让我们看看这款号称要”一鸣惊人”的产品真实表现:

  • 用户量:100-500万月活 (隔壁Kimi都快上亿了)
  • 增长率:-8.6% (传说中的”负增长”,就是越长越小…)
  • 对比差距:和Kimi差了整整10倍 (数学不好,这得翻几个跟头才能追上?)
  • 看来红衣教主这次又要”红衣战袍加身,结果被现实打脸”了。不过老周的优点就是屡败屡战,说不定下次发布会就改名叫”皮米AI搜索”了呢!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360集团的AI梦想:一个卡在纳米级的”大”计划

    360集团最近高调宣布要All in AI,但他们的纳米级AI搜索似乎比蚂蚁搬家还要慢。

  • 为什么这玩意儿不靠谱?*
  • 速度堪比树懒开会——明明叫”搜索”,结果比在图书馆翻纸质书还磨叽。
  • 智能程度堪忧——能回答的问题大概只包括“今天星期几?”和“你的AI怎么这么废?”
  • 转型重任?它大概连瓶矿泉水都扛不动——指望它带领360冲刺AI领域?不如直接训练一只鸽子送信更有效率。
  • 总之,360想靠这个“纳米AI”弯道超车,结果可能先被自己绊一跤。

    纳米AI搜索,还捅不破同类产品的天

    当AI搜索变成了”大杂烩”:纳米AI的”一站式”摸鱼体验

    360的AI搜索:什么都有,就是不太专一

    还记得那个充斥着广告和新闻弹窗的360门户网站吗?现在,它的AI搜索版来了!纳米AI搜索像个着急证明自己”跟得上时代”的学生,一股脑把所有热门AI功能全塞进了侧边栏:

  • 智能体:今年最火的概念之一,360自然不能落后!
  • 大模型广场:仿佛AI界的”菜市场”,各种模型随意逛。
  • 文生图/视频:没错,你也可以在这里体验”AI画大饼”功能。
  • 知识库:不知道放什么?先加个”知识库”再说!
  • “超级入口” or “AI杂物间”?

    360可能想着:”既然大家都做AI,我们不如把能想到的都塞进去!”——于是,现在的纳米AI搜索既不纯粹像个搜索工具,也没有太惊艳的AI突破,倒像是把360过去”什么都要有”的传统发扬光大了。

  • 用户视角:*
  • “我本来只是想搜点东西……”
  • “但这侧边栏的AI选项,看得我好焦虑……”
  • “这个入口是不是有点太’超级’了?”
  • 也许360的策略是:”用户想要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啥都提供!” 至于体验嘛……祝各位摸鱼愉快! (戳这里体验:”搜索时顺便看看AI画图”的奇妙感受)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纳米AI搜索:一场”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冒险

    在这个AI遍地跑的时代,360带着它的纳米AI搜索,低调登场,目标是成为”To C最接地气的AI搜索”。按照老周(周鸿祎)的话来说,”我们不玩高冷的专业术语,就是要做AI界的‘大爷大妈也能用’的产品。”
    那么,这款主打”小白友好”的AI搜索究竟表现如何?我们来扒一扒它的两大核心技能——AI搜索和智能体,顺便看看它是不是真的”接地气”,还是悄悄在地上挖了个坑?

    功能一:AI搜索——”我也不知道自己算是AI还是搜索”

    360做AI搜索的思路很实诚:”不能一下子太狂野,得保留点搜索的老本行,”所以它的AI搜索走的是一条折中路线

  • 轻松小问题?→ AI秒答(主打一个”快就完事了”)
  • 复杂大问题?→调用DeepSeek R1这类大模型(主打一个”假装深思熟虑”)
  • 理论上听起来还不错?但实际上嘛……

  • 光锥智能*拿它和DeepSeek PK了一下:”说说最近社交媒体上关于‘月之暗面’的消息。”
  • 纳米AI搜索结果:寥寥数语,像是刚睡醒的实习生写的日报。
  • DeepSeek:不仅提到了Kimi-K2的发布会,还顺手补上了张宇彤的回应,顺便帮你补全了近2个月的空白时间线——简直就是AI界的哆啦A梦
  • 360不是还自信满满地说多模态搜索是它的强项吗?那我们再来试试:
    丢一张前OpenAI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Jan Leike的照片:

  • 纳米AI搜索:”这人谁?算了不猜了,猜错又要挨骂。”(实际表现:无法识别)
  • 夸克:”这不Jan Leike吗!AI大佬啊!”(精准命中)
  • 不得不说,360的这个”多模态”更像是“多摸不着头脑”

    结论:主打”小白友好”,结果变成了”我好像也不太懂”

    纳米AI搜索的思路确实很”360″——不玩虚的,但也玩不动太实的。它在AI搜索方面的表现更像是“传统搜索+AI点缀”,而不是真正的AI驱动升级。
    老周说得对,”我们靠近生活,不刻意商用”——确实啊,商用可能需要更强的战斗力,而纳米AI目前的状态,只能说是一款“很努力但还差点意思”的AI搜索。至于它能进化到什么程度?让我们拭目以待……或者干脆先用DeepSeek?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360搜索的”蜂群战术”:为啥你的搜索还是那么佛系?

    各位互联网冲浪高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360搜索——这个在搜索界仿佛在”躺平”的老大哥。它明明该是个技术狂魔,为啥表现却像极了班级里那个”中不溜”的学生?让我们用显微镜扒一扒它的秘密。

    1. “大模型”不是救命稻草,大家都有啊!

  • 问题拆解与生成能力:大家都在用DeepSeek,就像全班同学都买了同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你以为你偷偷备考?大家都卷着呢!
  • 内容储备决胜局:当技术能力拉不开差距时,谁家的”数据库”更丰富,谁就能在搜索质量上胜出。360的内容储备?嗯…咱就说,还有进步空间。
  • 2. 360的制胜法宝:让AI当你的”老妈子”

    360今年突然亮出了”智能体”大招,主打一个“AI保姆级服务”,专门拯救那些对着AI喊”这玩意儿咋用啊?”的手残党。

  • “L4蜂群智能体”*就是它的秘密武器,号称能让AI像蜂群一样分工合作,帮你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 举个例子:制作”美美桑内”MV

    普通用户:”AI,给我做个MV!”
    AI:”???您具体是要啥?”(一脸懵)
    360智能体:”别慌,我手把手教你!”

  • 第1步:调用音乐模型,先撸首歌出来(调性?氛围?全给你安排!)。
  • 第2步:生成分镜提示词(再也不用纠结”这画面该怎么描述”)。
  • 第3步:自动生成图片和短视频片段(AI画师、剪辑师同时上岗)。
  • 第4步:自动合成完整MV(你的AI导演已上线)。
  • 关键优势:

    透明化拆解:每个步骤都以卡片方式展示,让你清清楚楚知道AI在干嘛。
    智能工作流:支持自定义,你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调整每个步骤。
    降低门槛:哪怕你对AI一窍不通,也能快速上手。

    3. 360搜索的未来:能靠”智能体”逆袭吗?

    360的智能体策略确实瞄准了一个痛点:普通人用AI太难了!这意味着,如果它的智能体真的能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生成质量,说不定能吸引一批”懒人用户”,在AI搜索赛道弯道超车。
    不过,能不能真正逆袭,还得看它的落地效果用户反馈。毕竟,吹牛容易,真让AI乖乖听话干活可没那么简单!
    各位看官们,你们觉得360这波操作能行吗?还是说,它仍然会被按在搜索界的”中游区”继续佛系?咱们评论区见!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当智能体变成”傻瓜相机”:便利与局限的奇妙平衡

    一句话生成XX?一键搞定!(但别期待太多…)

  • 优点
  • 以前要让AI做点什么,你需要像个程序员一样搞懂黑话,比如“Python脚本”“API调用”,现在?一句话的事!小白也能体验科技魔法!

  • 缺点
  • 就像方便面——快速、简单、管饱,但想吃出米其林效果?想多了。

    “美美桑内”?AI:您是要一盘寿司吗?

    用户想让AI给小沈阳的歌《美美哒》做个MV,结果:

  • AI 搜索了“美美桑”——感觉像某种日本料理?
  • AI 翻遍数据库,确认“小沈阳”不是蔬菜,但也不确定是不是明星。
  • 最终生成的视频里,人物微笑僵硬,像是刚打完一针肉毒杆菌。
  • 纳米AI:周鸿祎的”傻瓜版数码相机”理想成真

    简单到连你二大爷都会用
    但专业需求?抱歉,它还在用黑白屏诺基亚

  • 总结*:它能让你快速得到一个能用的东西,但想惊艳全场?还是得手动调教。除非,你对“一眼AI”效果十分满意…
  • 3次转变,纳米AI搜索陷入僵局

    360的AI搜索历险记:一个”老司机”的科技狂飙之旅

    第一章:周鸿祎的”中年AI危机”

    谁能想到,2024年的周鸿祎,摇身一变成了国内AI圈的”狂人网红”。年初刚喊完”All in AI”,年中就开始亲自直播带货AI搜索,一副”老互联网人转型AI不回头”的架势。在他的眼里,AI搜索简直就是360的”救心丸”,尤其当看到Perplexity.AI在国外风光无限,老周一拍大腿:”这玩意儿,咱们也得整一个!”

    第二章:奇妙的AI搜索诞生记

    2024年2月,360AI搜索横空出世,江湖人称纳米AI搜索1.0版本。当时的百度还沉浸在”大模型先憋着,等成熟再上”的沉稳模式里,而360早已按捺不住,直接祭出了答案引擎+长文本+多模态三件套,试图一举抢占AI搜索高地。
    有些网友实测后表示:”比起传统的搜索,360AI的答案确实更’人模人样’了,虽然偶尔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第三章:”老程序员”梁志辉的AI梦想

    作为曾经打造360安全卫士的大佬,梁志辉摇身一变,成了360 AI搜索的”总舵主”。360内部给他挂了两个身份:

  • C端AI产品负责人
  • AI搜索话事人
  • 由此可见,360这次是真下了血本。毕竟在互联网行业,能让一个既懂安全又懂浏览器的技术老手带队AI项目,妥妥的“互联网退休再就业示范项目”(划掉)。

    第四章:两个月收割3亿用户?360的”信仰充值”战绩

    2024年10月,AI产品榜公布数据:360AI搜索当月访问量高达2.87亿!虽然有人质疑这数字可能包括了”一不小心点错的360全家桶用户”,但不可否认,360确实在AI搜索这条赛道上跑出了”老牌厂商的AI加速度”。

    尾声: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翻车警告?

    360AI搜索虽然在短期内表现亮眼,但距离”颠覆百度”的目标还差几个技术迭代。好在周鸿祎的态度很明确:”AI搜索,360不会停!”——作为互联网圈的”老顽童”,他总是能不断刷新观众的眼球。
    所以,下一站,纳米AI搜索会不会真的”纳米级碾压”百度?让我们拭目以待,或者,直接去问问360AI搜索吧!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纳米AI搜索:周鸿祎的”搜索变形记”

    老周又开始了——2024年11月,360AI搜索一夜之间把自己”整容”成了纳米AI搜索,连域名都不要了,直接换个马甲重新出道!这次的slogan是“搜、学、写、创”一条龙,说白了就是:

  • 原来:只能老老实实帮你搜个寂寞
  • 现在:不仅搜,还能帮你写作业、总结文件,甚至可能帮你写情书(误)
  • 就这么一折腾,纳米AI搜索俨然成了360在AI界的流量C位。为啥非要摘掉”360″的帽子?周鸿祎的内心OS大概是:
    “一提360,大家就觉得是杀毒软件,谁会觉得我们是做AI的?拜托,我们早就不是那个只会蹲在你电脑右下角的小盾牌了!”为了给纳米AI搜索造势,老周可谓是花式营销鬼才

  • 亲自上阵拍AI短剧——科技圈大佬跨界当”演员”,画风清奇
  • 抽100台汽车送用户——这熟悉的”互联网撒钱”味道,不愧是老周
  • 但真正的”开挂时刻”是在三个月后——DeepSeek模型的接入!效果有多猛?看看数据:

  • 次日活跃用户暴涨22%
  • 网友纷纷表示:”原来你是这样的纳米!”(并没有)
  • 现在的纳米AI搜索,大概就像是一款偷偷加了”AI兴奋剂”的搜索引擎,让人忍不住想试试它到底能疯成什么样。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纳米AI搜索:周鸿祎的”反复横跳”大冒险

    第一章:红利来得快,去得更快

    纳米AI搜索一度风光无限,搭上了DeepSeek的顺风车,用户增长堪称”一夜暴富”。可惜,这波红利比周鸿祎的注意力还要短命——一个月后,日活曲线就直摇头,仿佛在说:”兄弟,咱能不折腾了吗?”
    三个月里,纳米AI搜索的活跃度开始”躺平”,甚至悄悄溜走了一部分用户。有趣的是,最大赢家却是腾讯元宝,人家默默吃掉了这块蛋糕,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第二章:周鸿祎的”AI智能体”实验

    2025年,360高调宣布”All in Agent”,老周再次举起“超级AI”的大旗,把纳米搜索变成智能体的试验田。品牌接连升级,都快赶上周鸿祎换衬衫的频率了——纳米AI搜索→纳米超级AI搜索→纳米超级AI搜索智能体……(隔壁百度看笑了:”年轻人,咱能稳定点不?”)
    360内部人士早已看透一切:”老周遇到困难,不是踢铁板,而是花样踢铁板。”就像当年360搜索改名”好搜”,后来又灰溜溜改回来一样,这次AI搜索也难逃”反复横跳”的命运。结果?流量没稳住,用户也没留住。

    第三章:平庸的王者?还是AI界的”陪跑员”?

    一年半折腾下来,纳米AI搜索还是那个“不出挑”的搜索引擎——跟百度、夸克这些老玩家相比,既不算顶尖,也不算垫底,稳稳地卡在”中不溜秋”的位置
    量子位智库数据显示,今年7月,纳米AI搜索的Web端流量暴跌15%,网友用脚投票,纷纷投奔更稳的搜索平台去了。360想靠AI搜索撑起未来增长的美梦,怕是要再等等了

    总结:周鸿祎的AI搜索困境

  • 红利短暂,热闹一个月就哑火。
  • 反复升级,品牌名改到用户都记不住。
  • 挑战者心态,周鸿祎遇难就变招,可惜AI不是随便”迂回”就能赢的游戏。
  • 流量滑坡,折腾半天,用户还是跑了。
  • 搞AI搜索,360还得再踢几脚铁板……*
  • 周鸿祎的AI梦,能在纳米AI身上实现吗?

    周鸿祎的”AI梦”:一场迟到但不缺席的派对

  • 第一章:AI舞台上的迟到者*
  • 周鸿祎的AI梦,就像一个立志减肥却总在深夜点烧烤的人——心是热的,手是慢的。2016年,当深度学习像股市牛市一样疯狂时,360早早地搭上了AI研究院这趟班车。可惜,这趟车开到半路,他下车去买了个煎饼果子,结果车开走了……
    如今,AI大模型火得像个不用排队就能吃到的网红火锅店,老周终于揉揉眼睛,发现自己错过了好几站,于是猛然醒悟,高呼:“老板!等等!我的AI梦还没买单!”

  • 第二章:百度和谷歌在摇钱树下乘凉*
  • 当360还在纠结要不要重启AI战略时,百度和谷歌已经拿着AI镰刀在广告业务的麦田里兴奋收割了。

  • 谷歌:Q2搜索广告收入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AI搜索功能直接让月活用户飙升20亿(上季度15亿)。
  • 百度:APP月活破7.35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长4%,连罗戎(百度搜索业务负责人)都在财报会上笑得合不拢嘴:“以前赚不到钱的搜索词,现在AI一优化,全都变‘摇钱树’了!”
  • AI搜索就像个点金术士——你搜“减肥怎么吃”*,它不仅能告诉你“少吃糖”,还能顺手推荐低卡零食广告,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
  • 第三章:未来广告模式——直接帮用户花钱*
  • 过去,广告模式是“你搜——你点——广告商付钱”(CPC),AI时代变成了“你搜——我推荐——你购买——广告商付钱”(CPS)。
    换句话说,搜索引擎变成了最强带货网红

  • 你搜“七夕送什么”,AI直接贴心地推荐“送玫瑰金项链,现在下单8折”
  • 你问“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AI秒回“《奥本海默》正在热映,点击购票还能领爆米花券”
  • 谷歌和Perplexity.AI已经在这么干了,未来的AI搜索可能比你的女朋友还会买东西

  • 尾声:周鸿祎,这次别错过了*
  • AI广告红利就像自助餐的最后5分钟——能塞进盘子里的,全是赚到的。360现在再入场,不算晚,但得先问问百度、谷歌和OpenAI:“兄弟,还有空座吗?
    周鸿祎的搜索梦,纳米AI搜索担不起

    AI搜索大战:巨头稳坐钓鱼台,新玩家还在找北

    当谷歌还在小心翼翼地往传统搜索里掺点AI“调味剂”时,百度直接抄起AI大勺,把整个搜索引擎炖成了一锅“人工智能乱炖”,顺带把商业化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用户蹭蹭涨,广告主笑眯眯,AI搜索立马成了各家争相下口的“红烧肉”。
    然而,两年过去,当初喊着“创业公司打败老巨头”的豪言壮语,现在听起来有点像酒后吹牛。虽然Perplexity、豆包、夸克这些新秀确实冲进了赛场,但老牌搜索引擎稳如泰山,谷歌、百度靠着AI加持,用户数不降反升。说到底,AI搜索拼的还是底层模型的硬实力,在大家技术大差不差的情况下,新品牌想从巨头碗里抢肉?难如登天。

    360的困境:纳米AI上车,但车票好像买贵了

    360的目标倒也算清醒——没指望一下子超越谷歌、百度,而是想趁着传统搜索被时代甩下的空档,用“纳米AI”搭上AI搜索的末班车。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模型不够硬:底层技术短板明显,产品体验也谈不上惊艳,用户来了又走。
  • 砸钱买流量,效果很尴尬:QuestMobile数据显示,6月份纳米AI搜索的复合增长率为-8.6%(是的,你没看错,负的)。
  • 广告收入原地踏步:2025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收入20.95亿,同比去年的20.36亿,基本等于“老板,今年业绩和去年一样,能不能算我进步了?”
  • 收费模式:会员制能救场吗?

    眼下,纳米AI搜索主打“智能体广场”,走的是会员付费路线。老周(周鸿祎)的算盘是:既然通用AI不确定性强,那就搞专业智能体,提高用户付费意愿。问题是:

  • 收益数据至今没公布,大概率不太乐观。
  • 国内C端专业智能体付费还没成功先例,连Manus都跑去做海外市场了。
  • 或许是增长乏力,一向高调的老周最近格外安静,估摸着正躲在办公室里琢磨:“流量是有,可钱呢?”
    (本文灵感来源:光锥智能,作者魏琳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