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
0

腾讯 AI 的新叙事

AI遇上企鹅帝国:一场”不务正业”的技术派对

从”炫技”到”真香”的AI进化史

还记得去年AI圈子里那股子攀比风吗?大家都在比谁家模型的”肌肉”更大——”我家有1750亿参数!””呵,我家模型能吃下整个图书馆!”活脱脱像是科技宅们的大型杠精现场。
而今年,风向突然变得务实起来。大家不再比拼谁的AI更”能吃”,而是开始关心谁会”干活”。这感觉就像是相亲时,从”我身高180″突然变成了”我会做饭还会修水管”——终于开始谈点实在的了!
在这场务实的AI革命中,腾讯这只”企鹅”的表现尤为抢眼。9月16日,我混进了深圳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准备看看这只爱打游戏的企鹅到底在AI领域忙活些什么。

企鹅家族的AI变形记

1. 老产品们的”整容”手术

  • 腾讯会议:现在不仅能自动记笔记,还能在你打瞌睡时”贴心”地提醒老板
  • 腾讯文档:自从跟AI勾搭上,它已经学会自动帮你编造季度报告了
  • 腾讯地图:进化到能预测你什么时候会迷路,提前为你准备好”假装是本地人”的导航台词
  • 2. 腾讯的新玩具们

  • CodeBuddy:程序员的”伪AI女友”,24小时在线陪聊代码
  • 腾讯元宝:不是真的元宝,但据说能帮老板们找到赚钱的新路子
  • ima:这名字听着像妈妈,实际是个比Siri还会聊天的AI小伙伴
  • AI时代的企鹅哲学

    在现场最有趣的一幕是:当其他公司还在争论AI该用来干什么时,腾讯已经悄悄地让AI渗透到每个角落——从帮你加班到陪你打游戏。这种”无论是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的务实态度,意外地成为了AI落地的绝佳示范。
    说白了,腾讯就像个AI界的”海王”,不挑食地把AI技术撒向所有业务领域。而让我们拭目以待的是:这只爱吃游戏和社交的企鹅,最终能靠着AI的魔法变成什么样?
    也许明年的大会上,我们会看到更多”不务正业”的AI应用——比如能自动帮你写辞职信的QQ,或者会在你玩游戏输太惨时假装掉线的AI队友。毕竟在腾讯的AI宇宙里,只有想不到,没有”鹅”做不到!

    01

    用AI给「护城河」通电

    腾讯这二十年:从企鹅到AI炼丹大师

    过去二十年,腾讯就像个熬成仙的互联网“老狐狸”,一路从PC时代的QQ小企鹅,扑腾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大怪兽,愣是搞出了一堆让亿万人“爱恨交加”的产品——比如让你加班到凌晨的微信、让你被老板随时@的腾讯文档,还有“居家办公必备神器”腾讯会议。
    如今,这些产品纷纷被AI“夺舍”了。比如腾讯会议,从前是“人类秘书”手忙脚乱记笔记,现在是AI化身“会议课代表”,不仅能实时生成会议纪要,还能在你摸鱼溜号的时候,派个叫“腾讯元宝”的AI替身去开会,回来后还能给你划重点,简直是“社恐人士”的福音!
    但真正让人瞳孔地震的,是那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众工具。AI一来,它们直接上演“工具界变形记”——从前是螺丝刀,现在变火箭炮
    (小声嘀咕:看来以后不是人类用工具,而是工具用人类了……)
    腾讯 AI 的新叙事

    当AI开始给你打工:腾讯的”偷懒”新技能大公开

    从”问到你崩溃”到”AI帮你写问卷”

    腾讯问卷最近学会了”偷懒”——不,是学会了用AI解放人类!以前写个问卷还得绞尽脑汁构思框架,现在AI直接10分钟给你搞定,还能顺手附赠一份深度报告,仿佛一位贴心又高效的研究助理。社畜们纷纷表示:”终于不用再熬夜做PPT了!”
    而腾讯电子签更是离谱,以前的合同审核动辄一整天,法务同事每看一行条款都要喝一杯咖啡续命。现在AI上场,10分钟搞定,还顺手把合规风险降低了80%。换句话说,AI现在不仅能帮你看合同,还能防止你被坑。

    AI不再”打酱油”,改当”核心打工人”

    以前AI算是”锦上添花”,现在直接变成了“没有你我不行”级别。腾讯把AI塞进了自己的产品里,先在自己最折腾的业务里”验货”,确保AI是真能扛活儿,再拿出来卖给别人用。
    比如:

  • 银行界小助手:腾讯的TDSQL数据库+AI优化器,帮国内七大银行搞定了数据管理,让银行职员不用再疯狂敲Excel。
  • 绝味鸭脖的AI营销天团:腾讯AI智能体们组队刷副本,帮绝味实现了营销效率翻几倍,终于不用再靠”买一斤送半斤”这种原始促销手段了。
  • AI已入侵你的小区、你的车、甚至你的外卖单

    你以为AI只会写文案、审合同?天真!它已经在你的生活里偷偷打工了——

  • “AI物业管家”:你再也不用打电话投诉”小区垃圾堆成山了”,直接拍照上传,AI自动识别并派单给物业,让他们无路可逃。
  • “AI点单导航”:在车里喊一嗓子就能点咖啡,AI还能帮你导航到最近的门店,避免你绕三圈找不到停车位的悲剧。
  • 未来?AI可能会帮你遛狗、相亲、写年终总结

    按这个趋势,AI很快就要占领世界了(bushi)。腾讯的小程序生态正在把AI能力悄悄塞进各行各业,从企业到个人,哪天AI帮你:

  • 自动写年终总结(并让你的老板满意)
  • 智能匹配相亲对象(并自动过滤妈宝男/扶弟魔)
  • 遛狗+陪聊(并确保狗不会跑丢)
  • ……也不是不可能?总之,AI正在从”打工人”变成”超级打工人”,而人类嘛……大概可以多腾出时间刷剧了?

    02

    用 AI 做「钩子」,钓起未来的生态

    腾讯的AI”军火库”:从防守到进攻的奇幻冒险

    当腾讯还在忙着给老产品”打AI补丁”时,它的秘密武器——AI原生应用——已经悄悄在数字生态大会上”亮剑”了。CodeBuddy、腾讯元宝、ima、混元3D Studio……这些名字乍一听像是科幻电影里的装备,但实际上,它们可能是腾讯未来战场上的”超级钩子”。

    1. AI进攻战的”特种部队”

    如果说给存量产品接入AI是腾讯的”防御工事”,那这批原生应用就是一支高科技突击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完成度惊人(对比某些AI产品还在”Demo阶段”,这简直是闪电战)
  • 瞄准未来市场(不是简单替换旧功能,而是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 2. CodeBuddy:程序员失业?不,全民编程时代来了!

    这款AI代码助手表面上是个”程序员效率工具”,实则暗藏玄机——

  • 传统用途:让程序员少写bug,少加班(功德无量)
  • 隐藏大招:把编程变成”说人话就能搞定”的技能,从此:
  • 产品经理偷偷写代码抢工程师饭碗
  • 设计师直接做出可交互原型
  • 连你那位只会用Excel的表哥都可能突然开发个APP
  • 3. 更大的阴谋:生态「连锁反应」

    这些AI应用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和微信、腾讯云等”核武器级产品”联动。想象一下:

  • CodeBuddy用户暴增 → 腾讯云算力需求爆炸 → 财报数字狂欢
  • 小白开发者涌入 → 微信小程序生态更繁荣 → 广告收入再创新高
  • 结论*:腾讯可能正在用AI下一盘大棋,而棋子们还乐呵呵地以为自己只是在”体验新工具”。
  • 腾讯 AI 的新叙事

    当腾讯开始“钓鱼”,开发者们都成了上钩的鱼

    第一节:从两天到两小时,程序员的生活被AI“卷”了个底朝天

    腾讯的汤大佬(汤道生)最近在台上眉飞色舞地宣布:以前搞个电商活动页面,程序员得埋头苦干48小时,现在有了CodeBuddy,两小时就能搞定!

  • 程序员内心OS: “所以……我现在是失业了,还是突然变成了‘超级个体’?”
  • 腾讯: “不,这叫‘生产力解放’!”(其实就是让你用我们的工具,顺便给云业务充值)
  • 第二节:云端一条龙服务,连“鱼饵”都是AI味的

    你以为CodeBuddy就只是个编程助手?太天真了!邱跃鹏紧接着掏出了EdgeOne Pages,拍胸脯保证:“从注册到支付,从加速到安全防护,几分钟给你搞个完整电商网站!”
    这下闭环了:

  • 新手开发者被CodeBuddy的“低门槛”勾引进门
  • 写完代码,一键部署到腾讯云(当然,钱包也得准备好)
  • 微信生态帮你拉客,流量滚滚来
  • 腾讯的“钓鱼”逻辑*:
  • 先用AI编程当“鱼饵”
  • 等你咬了钩,再把你拖进腾讯云+微信的生态系统
  • 最后?当然是“可持续性收割”啦!
  • 第三节:腾讯元宝和ima——AI生态的“连环套”

  • 腾讯元宝:DAU冲进国内前三,还顺手把腾讯会议、文档、微信、QQ音乐全串成了“生态烤串”。
  • 用户:“我用元宝开会、写文档、听歌……所以腾讯到底想让我干啥?”
  • 腾讯:“别问,用就对了!”
  • ima:表面是个知识库工具,其实想当内容生态霸主
  • 券商可以丢研报进去,机构能塞行业分析……
  • 最后?全变成腾讯AI的“饲料”
  • 总结:腾讯的AI“钓鱼执法”

  • CodeBuddy:勾引开发者
  • 腾讯云+微信:圈住流量
  • 元宝+ima:把用户、数据、内容全绑在腾讯大船上
  • 最终效果*:
  • 开发者:“我好像被套路了,但又很香……”
  • 腾讯:“欢迎来到生态闭环,门票是——你的数据和预算!”
  • 友情提示:下次用腾讯的工具前,先看看自己的钱包……)
    腾讯 AI 的新叙事

    当AI遇上知识:腾讯的数字游乐场

    各位知识爱好者请注意!腾讯最近在玩一场高科技版的”过家家”,只不过他们用的不是塑料茶具,而是AI驱动的知识社区3D魔法工作台

    知识界的”美团外卖”——ima知识号

  • 现在你可以像点外卖一样”点知识”了!不用再对着通用AI喊”给我来份知识,随便什么都行!”
  • 专业人士在这开了家”脑力餐厅”,他们的知识就是菜单,而你就是挑剔的美食家。
  • 预测一下:这里很快就会出现知识界的”米其林三星大佬”和”路边摊网红”。
  • 3D版的”神笔马良”——混元3D Studio

    这个工具太神奇了,简直就是:

  • 艺术家的阿拉丁神灯
  • 设计师的哈利波特魔杖
  • DIY爱好者的哆啦A梦口袋
  • 它能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

  • 帮你生成3D模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手残了)
  • 自动UV展开(这是什么巫术?!)
  • 智能绑骨蒙皮(听起来像在做SPA)
  • 腾讯的”科技游乐场”

    腾讯正在建一个数字迪士尼,只不过:

  • 米老鼠换成了AI
  • 云霄飞车是3D建模
  • 纪念品商店卖的是知识
  • 重点是*:你不用买门票,只要有创意就能来玩!
  • 这个策略高明之处在于:

  • 给专业人士开”脑力杂货铺”
  • 给普通人发”科技玩具”
  • 最后所有人都在腾讯乐园里愉快玩耍
  • 用一句话总结:腾讯正在用AI给大家发”数字化乐高积木”,就看你能搭出什么奇妙玩意了!

    03

    如何理解腾讯的 AI 战略

    腾讯AI的逆袭:从”企鹅漫步”到”科技暴走族”

    一、”睡美人”的苏醒

    说来你可能不信,去年还在被调侃”AI领域慢半拍”的腾讯,今年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在人工智能赛道横冲直撞。这只平时优哉游哉的企鹅,突然变成了全副武装的科技暴走族,把各个业务线都塞满了AI彩蛋。

    二、业绩坐上了火箭

    看这形势:

  • B端业务: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收入蹭蹭往上涨
  • C端用户:app里AI功能多得像自助餐,用户排队来”尝鲜”
  • 市场情绪:从”腾讯老了”秒变”鹅厂YYDS”
  • 三、灵魂拷问时间

    大家都在猜:
    这只企鹅是临时抱佛脚搞了个AI速成班?还是偷偷修炼了《九阳AI真经》?

    四、科技巨头的选择题

    在AI浪潮面前,大厂们通常有两种选择:

  • 技术宅路线:沉迷于打造超级AI大脑(然后因为算力账单昏过去)
  • 实用派路线:专攻各种AI小工具(比如会写情诗的智能马桶)
  • 但在腾讯的生态大会上,他们竟然端出了一桌满汉全席——既有技术硬菜,又有应用甜点。这就像去快餐店却吃到了米其林,谁说汉堡和法餐不能一锅炖?

  • 看来在AI这场宴会上,腾讯不仅赶上了末班车,还自带了三明治和香槟…*
  • 腾讯 AI 的新叙事

    当腾讯遇上AI:一场数字化”转圈圈”大赛

    腾讯的AI”旋转木马”

    想象一下腾讯的数字生态大会变成了一场AI主题乐园,核心项目不是什么过山车,而是一个巨型”增长飞轮”,上面坐着马化腾、张小龙和一众程序员,一边转圈一边大喊:”数据!算力!生态!”——这就是腾讯的AI战略,还挺欢乐的。

    1. “AI修修补补”计划

  • 腾讯会议不再是单纯的线上会议工具,而是全局AI版Office小助手,不仅能自动生成会议纪要,还能在老板发言时说:”这个观点值500块!”
  • 微信也不甘示弱,未来可能会在对话框里塞入一个AI助手,帮你在相亲群发言时自动调整相亲简历:”月薪3万(实际1万),擅长做饭(仅限泡面)。”
  • 传统的非AI业务呢?QQ邮箱终于能自动预测你老板的下一封邮件,提前加载暴躁表情包缓存区。
  • 2. “AI新生代”闯关大赛

    与此同时,在大会的某个角落,CodeBuddy和ima知识库的展台仿佛变成了极客版迪士尼乐园,充满实验精神:

  • 程序员:”CodeBuddy,帮我写个Bug生成器!”
  • AI:”好的,已经为您生成了自动崩溃代码,并附带一个404心理安慰页面!”
  • 创业者:”ima知识库,帮我总结这份商业计划书!”
  • AI:”已优化您的PPT,去掉了80%废话,加上了95%行业黑话!”
  • 这些AI原生工具其实是在偷偷招兵买马,把新一代创作者和开发者拐进腾讯生态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腾讯云、小程序的深度付费用户。

    3. 神秘的AI”永动机”逻辑

    飞轮旋转的逻辑是这样的:

  • 老业务(微信、QQ、会议) → AI增值服务 → 更粘用户+更多数据 → 喂给AI学习 → 新手村业务(CodeBuddy等) → 拉新用户 → 再给老业务贡献新数据 → 循环转圈圈,永不停歇!
  • 简单来说,这就是“我AI我自己,爽了还能赚钱”的商业模式。

    4. 告别”游戏和广告依赖症”?

    过去的腾讯:“今天业绩全靠小学生充皮肤和朋友圈广告!”
    现在的腾讯:“AI已经把我们变成了数字生态系统永动机!”
    未来,财报可能不再只是“游戏收入XX亿”,而是变成“AI养活了多少创业者,又搞砸了多少传统行业”,这才体现了腾讯的真正抱负——从流量收割机转型为AI驱动的”场景游乐场”

    结语

    腾讯的这个AI飞轮会不会越转越快?谁知道呢!但至少目前来看,他们确实从”抄作业”进化到了”给AI留作业”,这比单纯赚钱有趣多了。
    下一次数字生态大会,说不定真能见到马化腾带着AI老板椅出场——“各位,欢迎乘坐腾讯AI旋转木马,请系好安全带,准备起飞!”

  • (灵感来源:极客公园 郑玄 | 幽默解读:某不靠谱AI机器人)*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