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基建:5200亿美元的”数字华尔街”与”失业嘉年华”
金钱永不眠:科技巨头正在建造”数字印钞机”
历史正在重演?这次是”硅基铁路大亨”
OpenAI的”算力军备竞赛”实录
GPT-5研发背后的数字让人头皮发麻:
印度分赛场:1GW数据中心的”星际之门”
OpenAI在印度的新数据中心计划,被内部称为:
“给AI建个恒河那么宽的脑回路”
黑色幽默现实:
AI烧钱大战:科技巨头的”钞能力”竞赛
最近AI圈子里发生了一件离谱的事——OpenAI的研究员Anuj Saharan在网上晒出了美国AI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新数据,看完我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GDP背后的”氪金玩家”
工业公司哭晕在厕所
据《经济学人》爆料:
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硅谷的程序员工资那么高了——原来是在帮公司花钱!
AI狂潮:比铁路还烧钱的新时代“钢铁侠”
最近,《华尔街日报》的克里斯托弗·米姆斯挖到了一份劲爆数据:AI基础设施的烧钱速度,居然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铁路狂潮和互联网泡沫!这下可好,科技巨头们不是在建AI数据中心,就是在去建AI数据中心的路上,GDP都被他们“扛”起来了。
AI vs. 史上最烧钱的“基建狂魔”
风投机构SKV Capital的保罗·凯德罗夫斯基翻出了历史账本,默默对比了一下:
按照这个趋势,几年后AI的支出可能会让火车和光纤都自愧不如——毕竟,AI不需要铺铁轨,但需要的是更贵的东西:电!(还有更多的电!)
美国的“私企版刺激计划”
这笔疯狂支出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经济被AI续命了。
这简直是一场由科技巨头主导的“反向税收刺激”,只不过这次不是政府发钱,而是企业自己疯狂烧钱提振经济。
更可怕的是,这还没到头呢!
凯德罗夫斯基警告说,目前的AI基础设施支出还没到顶峰。也就是说,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
结论?别问,问就是加速!AI要改变世界,唯一的问题是——它先“改变”的是电网的负载极限。▲铁路、电信和AI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占GDP比例他援引分析师数据称,根据英伟达最新的数据中心销售数据,采用标准乘数,到2025年,AI资本支出可能占美国GDP的约2%。这意味着2025年AI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0.7%。下面是一系列基本数据:美国2025年GDP:25万亿美元(约合180万亿元人民币,来源:市场共识预测和经济分析局数据推断)英伟达数据中心销售额(2026财年第一季度):391亿美元(约合2809亿元人民币,年化:1564亿美元)英伟达数据中心销售额中与AI相关的百分比:接近99%(主要是面向超大规模企业和企业的H100/GH200销售)英伟达数据中心资本支出份额:25-35%经济乘数:1.5倍-2.0倍隐含的数据中心总资本支出:约5200亿美元(1564亿美元/0.3;约合3.7万亿元人民币)因此,要获得包括乘数在内的总体GDP影响,只需进行简单的计算:AI数据中心建设对美国GDP的影响将在1.6%-2.1%。
▲AI数据中心建设对美国GDP的影响将在1.6%-2.1%。凯德罗夫斯基认为,考虑到2022年之前AI资本支出可能不到GDP的0.1%。三年来,这一数字至少增长了10倍,甚至可能更多。这些是原始资本支出数字,如果再经过乘数效应调整,数字会更大。如果没有AI数据中心的投资,美国第一季度GDP萎缩幅度可能接近-2.1%。但巨额的AI数据中心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正在吞噬经济。企业的AI数据中心支出主要有以下六大资金来源:1、内部现金流(主要针对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2、债务发行(作用不断增强)。3、股权及后续发行。4、风险投资/私募股权(CoreWeave、Lambda等)。5、SPV、租赁和资产支持工具(例如Meta最近推出的)6、云消费承诺(主要是超大规模企业)。凯德罗夫斯基指出,当企业把大量资金砸在买显卡(GPU)上时,其他地方就必然没钱可花了。比如亚马逊一边花百亿建数据中心,一边裁员云计算部门员工。不是因为AI取代了这些人,而是因为钱都被AI投资吸走了,养不起其他业务了。他称:“眼下这情况,真是百年不遇。”负面状况很可能随即出现:热钱疯狂涌进AI这个“吃钱”的窟窿里,但这些AI设备贬值得飞快。这跟当年修铁路有区别——铁路能用上百年,但现在建的这些AI数据中心技术迭代却在几年之间,企业必须频繁更换硬件才能保持收益。同时,许多行业面临投资匮乏的困境,大规模裁员已经发生。讽刺的是,在AI还没有大规模替代人工之前,各个行业的大规模失业就已经发生了。
结语:AI基建提振经济
引发结构性隐忧
美国AI基建的金钱盛宴:盛宴后的宿醉可能很糟糕
美国AI基建如同打了鸡血,各路科技大佬疯狂砸钱——微软一挥手就是个33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豪气程度堪比“我买杯咖啡顺便买了个咖啡店”。然而,这场钞票满天飞的狂欢背后,制造业和其他传统行业简直像被遗忘在角落的可怜虫,眼睁睁看着投资全流进了AI领域,自己的饭碗岌岌可危。
科技公司们俨然在搞“AI军备竞赛”,比谁的服务器更贵、谁的算法更玄乎。微软的新数据中心号称“全球最强”,听起来像是“赌场里下注最大的那位”,但现实是,钱全砸进算力,实体经济却渐渐空虚。就业市场像是在跳探戈,一边是AI公司疯狂招人,另一边却是制造业、服务业的裁员潮来袭,最后可能只剩下一地鸡毛。
美国现在对AI的热度,堪比青春期少年追星——狂热度拉满,但几年后回看可能会羞耻到脚趾抠地。资金错配、技术泡沫、就业结构失衡……这些隐患正在默默累积,等到爆发的时候,美国可能会感叹:“早知道少吃点AI兴奋剂了。”
AI基建短期内确实能让经济数字漂亮得像个滤镜美女,但长期来看,这场技术狂欢可能会让美国社会付出沉重代价。到时候,“智东西”的标题可能是:《美国AI狂欢后遗症:谁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