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1
0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数据管理的”石器时代”到”魔法时代”:一位技术魔法师的奇幻创业之旅

1. 数据工具进化史:从”结绳记事”到”无码蹦迪”

记得那遥远的古代(其实就是10年前),企业数据管理还处于”石器时代”:

  • 甲骨文时期:程序员们像祭司一样对着SQL咒语念念有词
  • Airtable革命:突然有人发明了表格,大家惊呼”还能这样玩?!”
  • Notion时代:彻底放飞自我,”无码蹦迪”时代到来
  • 但是!就像在自助餐厅总找不到想吃的菜一样,企业们依然在:

  • 用Excel当瑞士军刀
  • 靠微信群聊当工作流
  • 把实习生当人肉API
  • 2. AI登场:当数据库学会”读心术”

    就在大家快要对人类文明绝望时,AI带着光环出现了:
    “尊敬的客户,您的数据库已升级为会思考的管家,它不仅记得您把钥匙放哪了,还会提醒您该换内裤了!”

  • Teable*的诞生简直就是数据界的”魔法觉醒”:
  • 传统数据库:严肃的图书馆管理员
  • Teable:会调酒的贴身管家+心理咨询师+办公室八卦小能手
  • 3. 独家专访:一位”表格成瘾者”的自白

    我们抓住了这位连续创业”表格侠”陈加贝:

  • 履历亮点
  • 飞书多维表格的首批”代码炼金术师”
  • 维格表的”CTO兼首席梦想家”
  • 现在带着Teable在GitHub上收割星星(2万颗!)
  • 经典语录*:
  • “我不是在造表格,我是在给企业制造’后悔药’ — 让它们后悔没有早十年遇见我!”

    4. Database Agent:您办公室的新晋”读心圣手”

    想象一下:

  • 早晨刚到公司,系统温馨提示:”老板今天心情值3/10,建议延后讨论加薪”
  • 开会时自动生成纪要,还贴心地标出”这段吵架内容可以跳过”
  • 下班前温柔提醒:”您今天摸了6小时鱼,要帮您自动补写周报吗?”
  • 这不是科幻,这只是Teable的星期二。*
  • 5. 未来展望:当你的数据库比男友更懂你

    在这场技术狂欢中,唯一需要担心的是:

  • 你的数据库可能比你妈更清楚你的工作习惯
  • 比你自己更了解业务痛点
  • 甚至…比HR更早发现你想跳槽
  • Enjoy?不如说系好安全带!*
  • 这场数据协作的革命,才刚刚开始抖出第一个包袱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当Excel遇上AI:一场关于表格的”革命性”进化

    传统表格 vs. 智能数据库:一场技术”大逃杀”

    曾经,Excel是办公界的”万金油”——从报表到待办清单,无所不能。但现在,它遇到了真正的对手:“AI + 数据库”的终极合体!Airtable、Teable这类表格式数据库,不仅解决了Excel的”中年危机”,还给企业老板们省下了发量——再也不用因为数据混乱而挠头了!

    为什么企业都快放弃了传统表格?

  • 数据管理 ≈ 听天由命:Excel里散落的表格就像找不到遥控器的沙发缝隙,每次要数据都像是在做游戏”找不同”。
  • 协作灾难:”复制-粘贴”来回几十次,最后谁也说不清谁改了什么。
  • 技术门槛:想搞个自动化?抱歉,你得是个IT通才行。
  • Teable 2.0推出的Database Agent,直接让AI帮你搞定一切——不需要写代码,只需要会说话!

    “AI听懂人话了?”——Prompt直接生成应用

    Teable的核心理念是:“按需生成应用(Generate Application When You Need)”。没错,你甚至不需要知道”数据库”这三个字怎么写,只需对着AI说:

  • “给我整一个能跟踪销售进度的工具!”
  • “搞个能实时更新库存的系统!”
  • “做个能自动吐槽客户需求的看板(开玩笑的)!”
  • 然后,它就会自动帮你搭建好——就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为什么说这是”上下文工程”的胜利?

    如今AI模型够聪明了,关键在于如何让它听懂你的业务逻辑。Teable的思路是:“不是让你学技术,是让技术学你!” 就像教狗捡飞盘一样,你只需要告诉它”去捡”,而不是讲解抛物线公式。

    AI时代的”办公室生存法则”

  • 低价值重复工作统统消失! 再也不用手动合并几十个Excel报告了。
  • “单一数据源” = 拯救职场人的记忆力 数据统一管理后,不会有人问”哪个版本是最新的?”。
  • 普通人也能玩转企业级系统 就像把火箭操作简化成了”按红色按钮”一样爽!
  • 未来的愿景:让”无聊的工作”彻底灭绝

  • 核心目标只有一个:世界上不该有”无聊的工作”!*
  • 员工们不再被机械重复操作折磨,转而去做创造性决策。
  • 企业不再被数据孤岛困扰,实时洞察业务变化。
  • 全人类共同迈向”智能办公”的新纪元(虽然听起来有点宏大,但梦想总是要有的!)。
  • 总之,有了Teable这样的”AI数据库”,以后办公室的对话可能是:

  • 老板:”做一个项目管理工具!”
  • AI:”已搞定。”
  • 员工:”那我干嘛?”
  • 老板:”想办法怎么庆祝吧!”
  • :本文纯属娱乐,但技术是真的在颠覆传统办公方式哦!

    01 从飞书多维表格到Teable,在TOB未被满足的需求里找创新

    从黑客梦到表格革命:陈加贝的奇特创业之路

    黑客初体验:差点被学校”开除”的逆袭

    大学时期的陈加贝,深受《社交网络》的毒害(哦不对,是启发)。大二期末刚考完,他灵机一动,决定效仿扎克伯格,对学校的教务系统来了一次“友好的技术交流”——发现了一个数据漏洞,并在成绩发布当天火速上线了一款移动查分应用,完美避开了那个“只能在IE浏览器里艰难生存”的教务网界面。
    结果?

  • 用户暴涨:一天内涌入两万多人(全校才三万人)。
  • 服务器是啥? 就靠他那台随时可能断电的笔记本硬撑。
  • 结局:第二天就被教务处亲切“邀请喝茶”,差点喜提“处分成就”。
  • 这段经历让他种下了创业的种子,但毕业后他决定先“潜伏”进不同公司偷师学艺,而不是直接“莽”创业。

    从零到一:如何在Insta360见证“年轻人不讲武德”

    2015年,他加入了刚起步的Insta360。

  • 当时的氛围:一群20岁出头的“疯子”拿着模糊的想法,硬生生做出了世界级产品。
  • 他的感悟:原来创业不是硅谷电影的浪漫桥段,而是“睡得少、头发掉、代码狂写”的现实主义大片。
  • 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从0到1的产品路径,比任何MBA课程都刺激。

    字节跳动时代:高压力下的“表格觉醒”

    2017年,他跳槽去了字节跳动,迎接他的是一场现实版“饥饿游戏”——

  • 工作环境:“极致人才密度”,周围全是一群“能力爆炸、效率砍人”的同事。
  • 生存法则:每年绩效拿到“E(Extraordinary)”,否则容易被卷没。
  • 关键转折:当时深圳团队刚刚组建,还没有飞书,他所在的部门叫“效率工程”。
  • 而正是在这时候,他主导了在线表格的第一个版本的研发。后来团队做行业调研时,发现了一个新赛道——以Airtable为代表的“表格式数据库”。他们的判断是:

  • 传统表格太笨重:业务系统适配全靠“人力硬刚”。
  • 新方向的力量:更灵活、更能自定义,未来办公协作的顶级赛道。
  • 于是,“飞书多维表格”应运而生,而他——正是写下第一行代码的那个工程师。

    创业动机总结

  • 黑客精神不死:喜欢用实际行动改变“糟糕的用户体验”(哪怕代价是教务处约谈)。
  • 见证从0到1的魔法:在Insta360学会了“疯狂造梦”的创业哲学。
  • 在字节被卷出认知升级:明白了“极致效率+高人才密度”才能催生颠覆性产品。
  • 发现表格的隐藏潜力:传统Excel已经不够用,未来属于更智能、更协作化的“表格数据库”。
  • 从学生时代的“越界查分”,到后来亲手参与定义办公协作的未来,这条技术创业之路,堪称“从被教务处约谈到改变世界”的华丽逆袭。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从折腾到颠覆:一个数据库极客的创业奇幻漂流

  • 在咱这个圈子里混的都知道*,老陈这段创业经历简直像个”套娃式连续剧”:
  • 第一季:《大厂打工奇遇记》
  • 2017年在字节跳动搞飞书多维表格,项目像坐过山车,”啪”停了,”嗖”又活了。到了2019年,老陈一拍大腿:”与其在这儿玩心跳,不如自己当老板玩个更大的!”

  • 第二季:《千万美金的欢乐颂》
  • 拿了投资人千万美元(注意!是美刀!)搞出个”中国版Airtable”——维格表。这时候老陈的身份已经从”格子间码农”升级为”联合创始人兼CTO”,实现了打工人的终极梦想。

  • 第三季:《我爱折腾我快乐》
  • 2022年底突然画风一转,把维格表这个”亲儿子”丢一边,又鼓捣出个Teable。按老陈自己的话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对自己的娃下手”了。

  • 记者同志忍不住问*:”老陈啊,你这前脚刚造出两艘航母,后脚就自己研发鱼雷是要闹哪样?”
  • 老陈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嗐!前两次创业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明白了企业用户到底有多难伺候!他们既要这个又要那个,现有的工具不是这儿缺胳膊就是那儿少腿…”
  • 用非技术术语翻译下就是*:
  • 看到了市场上没人解决的”痛点”
  • 积累了足够多的”交学费经验”
  • 终于搞清楚了”TOB用户的脑回路”
  • 顺便他还给同行们补了刀*:”看看人家Figma、Airtable这些大佬,哪个不是推翻自己两三次才成功的?”
  • 画外音*:所以各位创业者请注意,如果你还没折腾过三次,说明你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手动狗头)
  •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企业客户的隐形刚需:那些“水下”的数字化黑洞

    当Excel成了企业级解决方案

  • 访谈者*:您说发现这些需求主要靠观察企业客户和社区?难道不是像C端产品那样,突然被自己的痛点“醍醐灌顶”吗?
  • 陈加贝*(笑):要是TOB创业者也用“我洗澡时突发奇想”这套路,那99%的公司第一天就会因为“老板的Excel表格崩溃了”而倒闭。
  • 在B端领域,需求的发现过程更像是:

  • 观察日常企业运作中那些让人崩溃的瞬间
  • 用微信群传了18个版本合同却没人知道哪个是最终版
  • 保洁阿姨因为“纸质排班表被咖啡泡了”而打扫错房间
  • 新员工花三天时间才搞明白公司“祖传表格”里的隐藏逻辑
  • 意识到这些看似小问题背后是巨大的效率黑洞
  • 每个行业都藏着这样的“Excel武士”——用原始工具硬刚现代商业需求
  • 市场现有解决方案要么贵得让中小企业直接“躺平”,要么复杂得需要先雇个IT团队
  • 民宿老板的数字化荒诞剧

  • 访谈者*:能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吗?比如某个行业里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真实需求?
  • 陈加贝*:想象你是个民宿老板,表面上是在“诗与远方”里岁月静好,实际上每天都在上演:
  • 房态管理之极限挑战
  • 客人退房后才发现保洁阿姨把“大床房”记成了“还没打扫”
  • 旺季时要用5个不同平台的后台查同一间房的状态
  • 内容生产的游击战
  • 摄影师拍完照发群里→设计师P图发邮件→文案写好丢腾讯文档→最后实习生忘记更新到OTA平台
  • 保洁调度狼人杀
  • 早上在微信群@所有人:“今天谁有空打扫?”
  • 结果3个阿姨同时到达同一间房,另外两间房到晚上还没人清理
  • 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组合起来就是个典型的“水下需求”:

  • 没预算买专业酒店管理系统
  • 没必要用跨国企业级软件
  • 没选择只能继续用“微信群+Excel+祈祷”的三件套
  • 各行各业的“数字荒野求生”

    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版本的“Excel传奇”:

  • 制造业:“老师傅的秘诀”写在车间墙角的小本本上
  • 零售业:用“相册照片+手写备注”管理几千个SKU
  • 建筑业:项目经理的每日汇报=20条60秒微信语音方阵
  • 这些场景的共同特点是:

  • 需求真实存在——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率
  • 解决方案缺席——现有产品要么太贵要么不对症
  • 创新空间巨大——随便优化某个环节都能创造可观价值
  • 正如陈加贝所说:“当你看到某个行业还在用‘人肉API’(指纯人工传递信息)的时候,那里往往藏着最具潜力的数字化机会。”

    02 Teable的定位是协作属性与 “企业大管家” 角色

    为什么一个数据库想”放养”自己?——Teable开源的奇幻漂流记

    开源?因为免费劳动力太香了!

    (咳,不是)
    陈加贝透露,Teable从2023年敲下第一行代码开始,就铁了心要走开源路线。理由很简单:

  • “全球优先”策略——总不能只让自家程序员玩吧?让全世界来“Debug”咱们岂不是更省事?
  • 代码公开=网友集体众测——反正迟早会被扒干净,不如主动献身,还能赚个好感度。
  • GitHub上的出道即巅峰

    2024年4月,Teable开源首秀直接冲上GitHub当日榜榜首,仿佛在说:
    “扶我起来,我还能再优化三个SQL查询!”截至目前,数据也很给面子:

  • 星标数(Star)逼近20K(相当于20K人点了“收藏”,但很可能一次没用过)
  • 下载量近百万次(包括程序员、摸鱼爱好者、以及点了下载却忘记装的路人甲们)
  • 开发者们的魔幻使用场景

    虽然官方没直说,但根据社区反馈,Teable已经被玩出了各种花活:

  • “我拿它记仇”——某开发者把前同事的离谱需求全存Teable里,方便日后翻旧账。
  • “临时相亲数据库”——有人搭了个相亲匹配系统,结果发现性能比婚介所红娘还快。
  • “老板要我两天搞个报表,Teable救我狗命”——真实用户留言,甚至带了哭腔。
  • 总之,开源界的“真香定律”再次应验:
    ——“都说开源不赚钱?但网友们的Star,可是实打实的情绪价值啊!”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Teable:把数据库从技术宅的玩具变成全民的乐高

    无代码数据库?不,是无码斗士!

    PostgreSQL曾是程序员手中的神兵利器,但现在Teable让它”下凡”了。这就像把瑞士军刀改造成乐高积木——技术小白也能玩转数据库,还能搭出各种业务场景的”城堡”。我们的开源版本刚亮相就像超市打折时的鸡蛋一样抢手,连Bosch、Microsoft这些科技巨头都忍不住来”薅羊毛”。

    为什么选择开源?因为我们不玩”数据绑架”

    现在市面上那些SaaS数据库就像租房子:虽然拎包入住很省事,但房东(平台)随时可能涨房租或者把你赶出去。Teable选择了更硬核的方式——直接把”房产证”(源代码)交到你手上。我们基于PostgreSQL打造,保证你的数据就像自家冰箱里的啤酒,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

    Teable 2.0:数据库界的Siri

    如果说1.0版本是把代码变成鼠标点击,那2.0就是把点击变成动动嘴皮子:

  • 从”怎么做”到”我想要”:以前得先学工具再干活,现在直接说”给我做个库存管理系统”,就像点奶茶一样简单
  • 自动化小秘书:它会记住你的工作习惯,把那些重复的数据搬运活都承包了,比你男朋友还贴心(而且从不会忘记纪念日)
  •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太均匀

    Teable证明了数据库也能很”潮”——不用写代码、完全开源、还能听懂人话。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科技民主化”:让曾经高冷的数据库技术,变得像智能手机一样亲民。

  • 毕竟在这个时代,如果连数据库都要考编程证书才能用,那跟中世纪教会垄断圣经有什么区别?*
  •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Teable:把发票地狱变成数据天堂的魔法工具

    场景痛点

    想象你是个每月要报销200张发票的社畜:

  • 人工地狱 用放大镜核对发票代码,Excel复制粘贴到手抽筋
  • 半吊子AI 识别工具导出乱码”金额:¥???”,最后还得人工填坑
  • 每月循环 同样的机械动作重复到怀疑人生
  • Teable魔改方案

    1⃣ 拖放式数据降维打击

    直接把发票堆拖进Teable,它会:

  • 自动识破 发票上的”摩斯密码”(金额/税号/日期)
  • 智能分尸 把信息解剖到不同列(服务商列、金额列、日期列…)
  • 秒变整齐 生成可以直接提交财务的规范表格
  • 投资人视角:这相当于把传统OCR+Excel手工劳动组合拳,压缩成了一个拖拽动作

    2⃣ 自动化流水线

    用Script Agent设置:

  • 月初 自动抓取邮箱里的PDF发票
  • 月中 同步到公司报销系统+生成可视化图表(让老板看见你花了多少钱)
  • 月末 自动触发审批流程,坐等打款
  • 产品魔力点

  • 消灭重复劳动 从”每月8小时贴发票”变成”8秒钟拖文件夹”
  • 错误率清零 再也不会把”福建增值税发票”识别成”福建人狂欢节门票”
  • 可扩展性强 同样逻辑适用于合同管理/采购单整理等场景
  • 对投资人来说:这不是简单的表格工具,而是把非结构化数据驯化成标准工作流的”数据铲车”(悄悄说:财务小姐姐再也不会因为你贴错发票而用眼神杀死你了)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AI实习生还是批量造物主?

  • ZP*:听起来有点像训练实习生干活——教一遍,它比人类实习生更“机灵”,之后就能包揽这个领域的所有脏活累活?
  • 陈加贝*:对!它不像那些用完就扔的工具,而是能像打工人一样,持续给你打工,甚至学会自己优化KPI。
  • ZP*:懂了,这简直就是你雇了个不会偷懒、不用喝咖啡的“社畜AI”嘛!
  • 陈加贝*:正是!拿内容生产来说,假设你是个悲催的运营,每天要写100个商品文案、配图,以前你得挨个跟AI求爷爷告奶奶:“哥,帮我写个‘蓝牙耳机魅力无限’的文案吧!”现在?
  • 直接甩给Teable一个表格,里面装着100个商品的信息,它就会像勤劳的流水线工人一样:

  • 自动生成营销文案(让AI激情发挥)
  • 自动配图(AI:这张图得加点科技感滤镜!)
  • 甚至还能剪个视频(AI:BGM就用动感DJ版《好运来》!)
  • 这哪是工具?分明是请了100个AI实习生,还不用发工资!
    Z Potentials|陈加贝:飞书多维表创始工程师之一,开源Teable 20K星,全球首个Database Agent

    Teable:让AI成为你的职场”大管家”

  • ZP*:嘿,Teable这位”职场小伙伴”自称是个数据Agent,还主打什么”实时协作”。你能先解释一下,人类和AI之间要怎么”实时协作”?总不能像打乒乓球一样你一拍我一拍吧?另外,现在大家都抢着说”全自动”,什么Manus、Cursor、Lovable这些产品都比着谁更”懒人友好”,为啥你们Teable偏偏要搞”实时协作”这套?
  • 陈加贝*: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你可以把Teable想象成一个”工具制造机”。就拿Lovable来说吧,它也是个能造app的”魔术师”,只不过Teable和它的”施法方式”完全不同:
  • Lovable:像一个急着交作业的设计系学生——先把页面弄得花里胡哨,再慢慢往里面塞功能,最后才想起来:”啊,数据库还没连!”
  • Teable:更像是个严谨的工程师——先搭好牢固的数据地基,确保每块砖头都摆对位置,等盖完摩天大楼再考虑室内装潢
  • 为什么?因为Teable是给天天和Excel搏斗的上班族准备的”救命神器”。您想想:

  • 商品订单是数据
  • 客房清洁任务也是数据
  • 医院里医生护士的鸡同鸭讲…没错,还是数据!
  • 只要把数据调教得服服帖帖,80%的职场头痛问题就自动消失了~

  • ZP*:等等!Notion和Airtable不也能搞表格协同吗?人家还能插emoji呢!你们Teable到底强在哪?
  • 陈加贝:这就像比较乐高积木3D打印机*的区别:
  • 传统工具Teable
    只能拼现有模块能”无中生有”定制功能
    遇到三角螺丝就傻眼现场搓个螺丝给你看

    比如酒店经理想给保洁阿姨做个专属APP:

  • Notion/Airtable:”亲,这个需求要加钱找外包呢~”
  • Teable:”稍等30秒,您的’一键查脏房’小程序已生成!”
  • 更别提我们把Postgres数据库调教成了”职场老司机”——既能海量存数据,又能随时变身成你需要的任何工具!

  • ZP*:听说你们从开源转向闭源?该不会要开始”割韭菜”了吧?
  • 陈加贝:冤枉啊!(举起三根手指)我们走的是开放式核心*路线:
  • 开源部分:像VS Code一样的”良心基础版”
  • 商业部分:加装”职场外挂包”(智能Agent+企业级功能)
  • 好比先免费送你辆自行车,再提供付费的涡轮增压改装服务~

  • ZP*:最后八卦一下,你们理想中的用户是什么样的?
  • 陈加贝*:想象一下这些场景:
  • 医生:”Teable,把今天患者的CT影像自动生成趋势图!”
  • 小老板:”Teable,帮我抓出所有拖欠货款的客户!”
  • 保洁阿姨:(掏出手机)”嘀——302房该打扫了!”
  • 我们不是在卖工具,是在雇佣一位全年无休的AI大管家——它记得公司所有秘密,能同时伺候好老板和实习生,还总在你需要时递上咖啡!
    “与其造一百个机器人,不如培养一个最懂你的助理”——这大概就是Teable的终极哲学

    03 AI产品的机会点是聚焦上下文工程优化

    当AI说要”消灭无聊工作”时,我在想什么?

    Teable的终极理想:让全人类集体摸鱼?

    陈加贝(Teable创始人)开场就甩出了一句金句:“我们的目标是消除所有无聊的工作。”
    这可太棒了!试想一下:

  • 程序员们再也不用熬夜写SQL → 打游戏去了;
  • 财务不用手动做报表 → 喝下午茶去了;
  • 老板不用开会拍脑袋决策 → ……老板你决定吧。
  • 但众所周知,人类擅长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所以,Teable要升级为“商业操作系统”(简称BOSS),不仅帮你干活,还要教你怎么干活——从“工具”进化为“军师”

  • 未来的画风可能是这样的:*
  • :Teable,Q2财报咋整?
  • Teable:(深沉地)老板,根据数据,你应该先砍掉市场部的咖啡预算。
  • AI公司大乱斗:比谁更懂”上下文”

    陈加贝还推荐了几家他觉得很酷的AI公司:

  • Warp(AI终端):以前程序员都是“黑屏命令侠”,现在直接说人话——“给老子部署!”就能搞定。
  • Cursor和Lovable(代码AI):专治程序员看不懂自己代码的毛病。
  • Manus和Genspark(搜索AI):别人查资料是“百度一下”,它们是“AI生成一份200页PPT”。
  • 核心逻辑?“上下文工程”*——简单说就是:AI不仅要对答如流,还要懂得“你此刻在想什么”。(不然聊着聊着就跑偏了。)
  • 创业者的心灵鸡汤:爬山不如学会下山

    陈加贝提到《纳瓦尔宝典》里的金句:
    “你爬了三分之二的山,发现此路不通,最好的办法是——滚回山脚,换条路。”

  • 翻译成人话:*
  • 别硬刚! 发现错误立刻改,比“假装努力”靠谱多了。
  • 创业者日常:今天想征服世界,明天可能得换个星球。
  • 终极思考:AI解放人类,人类该干啥?

    如果AI真的把所有“无聊工作”都干掉了……

  • 老板:那我管啥?
  • 员工:那我干啥?
  • AI:你们人类可以去……写诗?
  • 结论:AI再强,人类也得找点乐子。*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