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成了互联网的”造假狂魔”
AI抖音求真?大概是给老虎贴创可贴
最近冒出来的“AI抖音求真”功能,听着挺唬人,但说白了,就像是给狂奔的造假列车装了个减速带——聊胜于无。
早在2023年,当AIGC和大语言模型风头正劲时,专家们就高呼:“完了!AI要成虚假新闻界的‘富士康’了!”果不其然,没过两年,“AI污染” 比雾霾还快占领互联网,网友们纷纷表示:“现在看什么都像假的,连我妈给我发的养生文章我都得用AI验证一下。”
假新闻的工业化时代来了
所以,“AI抖音求真”大概就像在火山口装了个小风扇——用处是有,但治标不治本。面对AI造假狂潮,人类可能得先学会一件事:“宁可错怪,不可轻信!”
抖“鹰眼”上线:AI一键撕碎你的谣言滤镜
各位网民请注意!抖音最新推出了”AI打假小分队”功能——从此以后,你想在抖音上当个”谣言传话筒”?门儿都没有!
当AI化身”谣言粉碎机”
大模型的双重暴击
这套系统可不是普通的”人工智障”,而是:
AI是如何”断案”的?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某个视频突然火遍全网,内容是说”吃麻辣烫能治秃头”。这时AI警长就会:
最绝的是!这套系统还能”杀一儆百”——只要识别出一个谣言,就能自动拦截所有想蹭热度的同款假消息,简直是谣言界的”灭霸响指”!
下次你想在抖音上传播”方便面是用塑料做的”这种经典谣言时,建议三思——毕竟现在有个AI版的”柯南”24小时盯着你呢!
AI治AI:抖音的“数字捉迷藏”大戏
当一个AI试图识别另一个AI造的谣言时,就仿佛两个机器人玩起了“谁是卧底”——一个疯狂编造,一个拼命拆台,而围观群众只剩下一脸困惑:“所以到底谁在说谎?”
抖音副总裁李亮曾在社交平台小心翼翼地表示:“我们的AI识谣还不太聪明,可能会漏判或者误伤,欢迎大伙儿多体验、多吐槽。”翻译成人类语言就是:“这玩意儿还在‘人工智障’阶段,大家多担待,我们尽量让它看起来像个AI,而不是个笑话。”
AI时代的“魔戒困境”
互联网大厂们一边高呼“AI改变世界”,一边偷偷在后台给AI贴封条。早在“百模大战”开打时,抖音、快手、知乎就规定“AI生成的内容必须声明”。可惜创作者们坚信,一旦带上这个标签,自己的视频就会像被施了“流量消失咒”一样无人问津。
这种“AI限流阴谋论”之所以广为流传,无非是因为内容平台对AI的感情比偶像剧还复杂——
最终,抖音选择“以AI治AI”,颇有种“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悲壮感。只是不知道,这场“机器人大战”的结局会是人类坐收渔利,还是两边AI突然握手言和,联手把人类踢出局?
AI内容创作的”小编体”时代
彼时AI大模型的水平,大概还停留在”会写诗的扫地机器人”阶段——你让它发挥创造力,它给你整出一堆生硬的”震惊”标题党。那时候,指望AI生产高质量作品,就跟指望一只边牧帮你写论文一样,结果往往是:”汪!震惊!论文真相揭秘!下面让汪博士带大家一起探讨…”
最热衷拥抱AIGC的”先驱们”,多半是上一轮”内容农场”红利期的老玩家。这帮人对新技术的嗅觉灵敏得像猎犬,不是因为热爱艺术,而是因为他们当年靠批量复制粘贴赚得盆满钵满。可惜啊,AI多模态大模型远不是简单脚本能比的——以前的自动化生成器只能吐出一堆机械的”XX到底是怎么回事呢?XX震惊,下面请看正文…”,以至于网民们看到这种”小编体”就跟看到超市促销传单一样,瞬间进入选择性失明状态。
更惨的是,平台的算法也不是傻子——它们分辨”小编体”的速度比人类还快,简直像是专门为了拯救网友眼睛而生的AI防火墙。于是,”内容农场2.0″的致富梦刚一发芽,就被AI和人类联手的鄙视链碾成了渣渣。
当AI遇上“上帝视角”:这场真假大战谁是赢家?
1. 科技与人类的“雌雄难辨”终极PK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之所以一夜爆红,简单来说,就是它那张嘴比真人还会说,简直让人怀疑这货是不是偷偷练了十年脱口秀。你瞧:
2. 流量分成:“AI农场”背后的甜蜜陷阱
平台政策依然“流量=钱”,这就尴尬了:
过去: 人工“内容农场”靠剪刀手+复制粘贴批量生产垃圾文
现在: AI升级了,“AI农场”直接量产高质量假文,靠关键词轰炸流量池
平台想禁?难!因为:
如果把流量分成取消,等于连正常创作者一起揍
指望AI从业者自律? 不如指望楼下奶茶店老板主动少放糖
3. “AI打假=拿手机查百度?”
抖音推出了个“AI抖音求真”,号称能识别假消息,但它到底靠啥?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运作逻辑: 靠“联网搜索+权威信源比对”来辨别真假
问题来了: 如果AI自己编个“专家说喝可乐能治秃头”+附上伪造的“人民日报报道”,你让检测模型上哪哭去?
所以结论是——这场打假战,人类暂时领先0.5分,但AI正在疯狂点技能点,未来谁赢还真不好说!
当AI遇到”新鲜事”,真相就像你家楼下的快递一样难找
这可就尴尬了——这个叫”AI抖音求真”的家伙,对付那些老掉牙的谣言倒是能一拳一个,可要是碰上了”新鲜出炉的幺蛾子”,它就仿佛一头发懵的考拉,慢悠悠地挠头:”这……这题超纲了啊!”
简单来说,它的”打假能力”完全取决于后台那个”谣言治理大模型”的学习速度。如果它能像追剧一样,每集更新都跟得上进度,那用AI来收拾AI,画面还是相当和谐的。可万一权威媒体还在”吃瓜”阶段,没有给它喂料,”AI抖音求真”就只能跳出个犹豫不决的弹窗——“存疑”,活像个不敢乱说话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