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的”医疗奇缘”:从搜狗到百川的AI变形记
一、80米的蜕变:从搜狐到大模型
在北京清华科技园17层的百川智能总部,距离王小川曾经奋斗的搜狐大厦仅80米。但这80米,让他从”搜狗输入法之父”摇身变成了AI医疗领域的”造医生狂魔”。
过去五个月,王小川和他的AI独角兽公司神秘得像谍战片主角——外界流言满天飞,他却一言不发。直到8月12日,他才终于现身在虎嗅的采访镜头前。
“公司减肥记”:从450人到200人
这两年来,百川智能上演了一场”战略健身房”——员工从巅峰450人缩减到不足200人,管理层级从3.6削到2.4级,向他汇报的高管也砍半,只剩不到10人。
二、AI医疗的”非共识”冒险
在AI行业疯狂卷通用大模型的时候,王小川做了一个让人下巴掉地的决定:All in 医疗。
他的逻辑很简单:
“裁员=提纯信仰”
为了让团队真正专注医疗,王小川狠心挥刀:”我们只要信AI+医疗的’狂信徒’。”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信徒”?
王小川:”别听他们喊口号,让他们复述我们过去做的事,看看他们能理解多少精髓。”
“之前组织膨胀太快,有些人进来纯粹是为了蹭AI风口加薪,结果发现我们只做医疗,直接懵了。”
三、”扁平化=欢乐小团队”
砍掉层级后,百川智能现在像个超能特工小组:”管理层级2.4,大家直接沟通,就像乐队演奏。”
四、终极目标:生命模型
百川智能的野心不只是一个”AI医生”。王小川的核心目标:
五、外界噪音?他不在意!
过去半年,各种唱衰百川的言论满天飞。
结语
从搜狗到百川,王小川变得更加温和,但也更加坚定。他相信,医疗AI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最终会证明自己是对的。
©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与信息分享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