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0

独家丨对话王小川:我没觉得委屈

独家丨对话王小川:我没觉得委屈

王小川的”医疗奇缘”:从搜狗到百川的AI变形记

一、80米的蜕变:从搜狐到大模型

在北京清华科技园17层的百川智能总部,距离王小川曾经奋斗的搜狐大厦仅80米。但这80米,让他从”搜狗输入法之父”摇身变成了AI医疗领域的”造医生狂魔”。
过去五个月,王小川和他的AI独角兽公司神秘得像谍战片主角——外界流言满天飞,他却一言不发。直到8月12日,他才终于现身在虎嗅的采访镜头前。

“公司减肥记”:从450人到200人

这两年来,百川智能上演了一场”战略健身房”——员工从巅峰450人缩减到不足200人,管理层级从3.6削到2.4级,向他汇报的高管也砍半,只剩不到10人。

  • 虎嗅:这么多人离开,你不觉得委屈吗?*
  • 王小川*(淡定微笑):”聚光灯照着的时候享受它的温暖,灯关掉时也得接得住大家的差评。”
  • 二、AI医疗的”非共识”冒险

    在AI行业疯狂卷通用大模型的时候,王小川做了一个让人下巴掉地的决定:All in 医疗

  • 虎嗅:别的公司都在做GPT,你干嘛非要做”AI医生”?*
  • 王小川*:”因为别的公司没胆做啊!AI+医疗就像嚼玻璃,又硬又扎嘴,但这玩意儿有价值!”
  • 他的逻辑很简单:

  • 做通用大模型? 大家都在做,卷成红海不说,还容易被巨头碾压。
  • 做医疗? 风险大、周期长,但一旦成了,那就是护城河级的壁垒。
  • “裁员=提纯信仰”

    为了让团队真正专注医疗,王小川狠心挥刀:”我们只要信AI+医疗的’狂信徒’。”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信徒”?

  • 面试者吹AI医疗=真信吗?
  • 王小川:”别听他们喊口号,让他们复述我们过去做的事,看看他们能理解多少精髓。”

  • 为什么亲自面试?
  • “之前组织膨胀太快,有些人进来纯粹是为了蹭AI风口加薪,结果发现我们只做医疗,直接懵了。”

    三、”扁平化=欢乐小团队”

    砍掉层级后,百川智能现在像个超能特工小组:”管理层级2.4,大家直接沟通,就像乐队演奏。”

  • 王小川的角色?*
  • 不是CEO,是”资源分配指挥官”!
  • 像乐队指挥,确保各组别跑调。
  • 四、终极目标:生命模型

    百川智能的野心不只是一个”AI医生”。王小川的核心目标:

  • AI医生(第一阶段)
  • 患者陪伴(拉数据)
  • 构建”生命模型”(终极目标)
  • 虎嗅:你不会真打算让AI长生不老吧?*
  • 王小川(笑)*:”至少让AI比医生看得更准。”
  • 五、外界噪音?他不在意!

    过去半年,各种唱衰百川的言论满天飞。

  • 虎嗅:你不觉得委屈吗?*
  • 王小川(摇头)*:”享受过流量福利,就能接得住非议。毕竟,AI医疗这条路,我们走定了!”
  • 结语

    从搜狗到百川,王小川变得更加温和,但也更加坚定。他相信,医疗AI这条少有人走的路,最终会证明自己是对的。

  • “AI+医疗不是赚快钱的生意,但熬过去,它会是下一个黄金赛道。”*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