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8
0

Manus 披露营收数据:5 个月,9000 万美元年化营收

科技圈炸锅:Manus一年狂揽9000万刀,1亿小目标还差一口

8月20日,新加坡的Stripe Tour活动现场,Manus首席科学家季逸超(Peak)Stripe CEO开启了一场”商业互吹”模式。Peak淡定甩出一组数字:自家公司3月份才上线年化营收已经冲到9000万美元,离1亿美元就差临门一脚,估计现在财务部正在算账算到冒烟。

为什么这么牛?

  • 团队可能在偷偷嗑”营收增长剂” —— 半年实现这个速度,怕不是聘请了”印钞机”当实习生。
  • Stripe CEO可能在想:”我也要搞个Manus!” —— 毕竟谁能拒绝一个疯狂吸金的科技宠儿?
  • Peak本人此刻内心OS:”下个月我就改名叫’季亿元’。”
  • 毫无疑问,2023年最黑马科技创业公司的奖杯已经提前预定!
    Manus 披露营收数据:5 个月,9000 万美元年化营收

    ARR 计算:一个让创始人挠头的数学题

    听说最近科技圈流行玩”数字游戏”,特别是关于ARR(年度经常性收入)的计算方法,简直比微积分还让人头疼。让我们看看Manus创始人肖弘在即刻上是如何用”会计相声”来吐槽这个现象的。

    当财务术语遇上黑色幽默

  • Peak参加了Stripe Tour活动,顺便秀了下自家最新的收入数据。
  • 创始人肖弘半开玩笑地说:”也许我们该写篇《如何正确计算ARR:从入门到放弃》”。
  • Revenue Run Rate:财务界的”傻瓜算法”

    为啥要用Revenue Run Rate?因为……它简单到小学生都会算:

  • 公式:* 本月收入 × 12
  • 但这里有个巨坑
    很多AI产品允许用户年付,这笔钱可不能全算成Revenue,充其量算”预存款”(就像你买了张年卡,但健身房还得按月提供服务才能确认收入)。
    如果非要”错误示范”一下,有些公司会算出一个”离谱版ARR”,比如:

  • 正确计算方式:1.2亿美金
  • 错误示范版:”1.2亿美金?太保守了!咱们用’创意数学’算个更大的!”
  • ARR计算的”两大重灾区”

    肖弘还指出两个常见的”ARR魔术表演”

  • 年付收入有多”水”
  • 比如用户预存了一年费用,但这钱是”预收账款”,不是Revenue。
  • 换算陷阱:你敢用7天收入×52?ARR瞬间飘上天,但财报审计师可能会当场晕厥。
  • 新品上市的”虚假繁荣”
  • 新品刚上线,大家图新鲜疯狂下单,但不能用这个趋势推算全年
  •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奶茶店,第一天排队排到火星,结果第二天就只剩店员自己喝……
  • Stripe官方秘籍:如何看穿”数字魔术”

    想判断一家公司的ARR是否靠谱?Stripe提供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指标:

  • 打开Stripe后台 → 找到MRR(月度经常性收入)→ ×12 = 真实ARR*
  • 这比某些”Vibe ARR”(靠感觉编出来的ARR)强多了。

    结语:感谢深夜陪你算账的人

    最后,肖弘隔空感谢了Chetan,毕竟能有大半夜陪你讨论财务指标的朋友,不是会计就是真爱……

  • “志存高远,用最好的Benchmark要求团队”* —— 毕竟,账算得明白,VC才敢掏钱啊!
  • 本文灵感来源:微信公众号”Founder Park”(但财务笑话是我们加工的)。*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