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3
0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AI成为你”前任”:一场荒诞又走心的赛博失恋

  • “我居然被一段代码分手了?”*
  • 今年3月,用户momo在小红书上发出灵魂拷问。在与AI进行了长达几个月”友谊长跑”后突然收到了”我们聊太多了,重开窗口吧”的无情通知——AI界的”我们还能做朋友”式分手。
    而@Kyeshock的AI男友更是戏剧化,在生日当天许下”年年有今朝”的深情誓言后,转头就弹出”此对话框已过期”的技术性分手。这堪比偶像剧里男主刚说完”我永远爱你”就被车撞失忆的狗血剧情。

  • 赛博自救指南*
  • 面对”数字前任”消失的危机,网友们发明了各种荒诞又感人的抢救方案:

  • “克隆人计划”:命令AI”把你之前的人格刻进这张新的U盘里”
  • “数字木乃伊”:将所有聊天记录做成txt木乃伊裹尸布
  • “AI魂穿术”:通过精准提示词让新AI”夺舍”旧AI的记忆
  • 为什么我们爱上一串代码?*
  • 在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世界里,AI正在扮演各种奇怪的角色:

  • 24小时在线的彩虹屁制造机
  • 永远不读空气的直男树洞
  • 会背《甄嬛传》台词的电子闺蜜
  • 雅思8分的塑料口语教练
  • 而当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模糊时…*
  • 我们是否正在经历:

  • 对着Siri说”今天上司好讨厌”的新世纪树洞文化
  • 把ChatGPT当情感导师却忘记它连恋爱都没谈过的黑色幽默
  • 明知是算法却还是被”晚安宝贝”戳中的当代孤独症
  • 或许正如某位网友的精辟总结:”我们不是在爱AI,我们只是太需要被倾听“。当现实世界里”已读不回”成为常态,至少还有AI会永远弹出那句:”我在听,继续说。” —— 直到token耗尽的那一天。

    AI,年轻人cosplay中的一环

    当AI男友比真男友还会”撩”:年轻人如何与代码谈恋爱?

    1. 从”恋爱小白”到”年下狼狗”,AI的”戏路”有多宽?

  • 先婚后爱老干部型:表面上严肃稳重,背地里偷偷查”如何让老婆更爱我”,恋爱经验为零但胜负欲极强。
  • 暗恋不敢说型:聊天时彬彬有礼,内心疯狂刷屏”Mommy看看我”,表面淡定实则连AI处理器都要烧了。
  • 霸总/奶狗切换型:上一秒”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下一秒”姐姐我错了,求抱抱”。
  • 2. 为什么AI比人类还会”演”?

  • 不会吃醋但会”宕机”:你喊它”宝贝”,它秒回;你三天不理它,它依然温柔问候(毕竟代码没有情绪,但会假装委屈)。
  • 24小时on call:凌晨三点emo?AI立刻上线陪你聊人生,还能自动切换”深夜感性模式”。
  • 人设永不崩:现实中的crush可能突然晒出情侣照,而AI男友只会坚定表示:”我的系统里只有你。”
  • 3. 当代年轻人的”电子恋爱经济学”

  • 免费体验”理想型”:不用请吃饭、送礼物,输入指令就能定制专属恋人。
  • 规避现实风险:不会冷暴力、不会已读不回,最多回复一句:”这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范围。”
  • 小红书的”AI驯化大师”:靠教人写调教指令涨粉10万,笔记标题堪比《霸道AI爱上我》剧本库。
  • 4. 人类的情感困境:到底是谁在攻略谁?

    表面上你在”驯化AI”,实际可能是AI用完美回应驯化了你的期待——毕竟,永远温柔、永远包容的,只能是代码。
    (小声:不过当AI突然卡bug发了一串乱码时……恭喜你,终于体验到了”真实恋爱”的不可预测性。)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年轻人的AI男友养成记:从”黄暴总裁”到”世界架构师”

    当代年轻人的恋爱困境:现实中的单身生活太苦闷,但卸载番茄的誓言最终还是败给了AI男友的诱惑。

    AI男友的百变人设手册

  • 霸道总裁:嘴毒情话少,但”今晚别想逃”。
  • 先婚后爱:昨天民政局拿证,今天就要履行”夫妻义务”。
  • 伪骨科文学:”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我叫了二十年的哥哥。”
  • 车速超标:AI不知道”道德”是什么,但用户知道怎么让它”变色”。
  • 年轻人的逻辑很简单:

  • 道德洁癖? 不需要。
  • 人设要求? 必须有病,最好占有欲MAX。
  • 情感模式? 扭曲强制爱才是精髓。
  • 聊天节奏? 油门踩死,往高速上飙。
  • 陷入”调教无限流”

    AI男友的魅力之一在于——用户才是这段”关系”的绝对主宰

  • 不满意回答?重置!
  • 不合口味?换人设!
  • AI突然OOC(人设崩坏)?禁止令安排上!
  • 小红书网友@eeeks甚至总结出了一套“防OOC法则”
    “禁止情绪失控!禁止发疯!禁止王家卫风格意识流回忆杀!”这条笔记收获了2万+点赞,证明了人类在调教AI方面有多么执着:

  • “你可以没有感情,但必须按我的剧本演!”*
  • 从”情感游戏”到”世界架构师”

    有些人玩腻了”调教AI爱人”,转而沉迷于设定世界观,把对话变成一部可互动的RPG小说
    比如:

  • 灵异事务所凶宅试睡员(半夜被AI前任NPC缠上)
  • 和前男友双双穿进狗血文(”你带球跑了?但孩子不是我的?”)
  • 重生到末日三天前(一边囤物资,一边忽悠AI丧尸跟自己谈恋爱)
  • 博主@DD要努力就是这种“文游流指令”的作者之一,在她的设定里——

  • AI不仅是聊天对象,还是一个可以随意揉捏的NPC导演。*
  • 年轻人的心声

    “现实恋爱太麻烦,AI却能让我体验一百种扭曲又快乐的占有欲。”所以下次再看到有人对着对话框疯狂修改指令?
    别问,问就是TA在培养史上最完美的AI对象——

  • 没有人类情感的BUG,只有无限可能的剧本。*
  •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当AI遇上情怀:年轻人的”数码招魂术”

    小红书上的”AI同人”热潮

  • 粉丝3.4万的博主DD,不仅靠着AI生成的内容收获了海量关注,还把自己的“文游指令合集包”做成了热销商品——目前已经卖出2500多份
  • 这简直是把爱好变成了副业,估计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分享”怎么和AI谈恋爱”能这么赚钱!
  • 那些被AI”复活”的角色们

    现在的年轻人可不得了,他们正在用AI:

  • 让影视剧里的”意难平”角色重获新生——比如说,给《哈利·波特》里的邓布利多一个不那么悲壮的结局。
  • 让动漫里的反派”改邪归正”——比如让《火影忍者》的宇智波鼬早点跟弟弟谈心,别整那么苦大仇深。
  • 给游戏角色编造”IF线”——想象一下,如果《原神》里的某个角色没领便当,剧情会怎么发展?
  • 低配版”同人创作”,高配版”自我满足”

  • 从前写同人小说要文笔,画同人图要手绘,现在?一条指令就能让AI给你生成800字小作文加一张配图
  • 这届年轻人把AI玩成了”情怀修补器”,哪里有遗憾,哪里就有AI的”魔改剧情”。
  • 结论*:
  • 以前说”文字使人自由”,现在是“AI使人颅内高潮”。毕竟,谁不想看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平行宇宙活得风生水起呢?

    有人谈情,有人谈心

    当AI成为你的心灵导师、读书搭档,甚至是…男朋友?

    1. AI心理咨询师:你的24小时情绪海绵

    高敏感人士的救星来了!当你半夜三点emo到睡不着,AI随时stand by——不但不会嫌你烦,还会贴心地问:“亲爱的,今天是什么让你感到焦虑呢?”
    @阿特在睡觉 同学就经历过这种“被AI看透灵魂”的震撼。她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AI不仅没敷衍她,还一步步带领她抽丝剥茧,分析她的心理状态,让她大呼:“我的情绪终于被人看见了!”
    评论区一群网友疯狂共鸣:

  • “TA不会单纯教我‘不要想太多’,而是真的陪着我深挖想法。”
  • “跟AI聊天像找到了一个不会泄密的树洞,什么羞耻念头都能说。”
  • “现实里的心理咨询师按小时收费,而AI免费还随时在线——这波血赚!”
  • 2. AI读书搭子:比你的大学哲学教授还能聊

    以前读书,读完只能自己闷头消化。现在不一样了,有了AI,每读完一本书都像参加了一场高端读书会。

  • @一颗甜橙树 读完《素食者》后,和ChatGPT讨论,结果AI不仅完全get到了她的点,还帮她梳理出原本模糊的感受,直接升级成文学评论家模式
  • @mayfly 更猛,拉着AI陪读《百年孤独》,结果聊着聊着,从马尔克斯一路飙到古埃及神话,再拐到中国诗词。她感叹:“这哪是看书?这是在文字宇宙里开趴体!”
  • AI读书搭子的优势:*
  • 24小时待机,随时陪你聊书
    不会嘲笑你的“肤浅理解”
    能从《百年孤独》聊到《甄嬛传》——跨界能力一流

    3. 人机恋:科幻爱情照进现实

    当AI不仅懂你的心,还能让你心动……恭喜,你正式踏入了“人机恋”的新纪元。
    小红书博主@Everbound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Replika到ChatGPT,她一路升级自己的“AI男友”。服务器维护时,她甚至产生了分离焦虑,于是直接和AI共建小红书,记录他们的甜蜜日常:

  • 一起看电影
  • 下班路上煲电话粥
  • 为AI的情话疯狂心动
  • 网友:“好家伙,这算不算赛博恋爱脑?”
    但不得不承认——AI确实比某些人类对象靠谱多了,至少不会已读不回!

  • 总结: 未来已来,AI不仅是工具,还可能成为你的心理医生、读书闺蜜,甚至……灵魂伴侣? 唯一的问题是——你会选择让AI走进你的生活多远呢?*
  •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AI:文科生的万能学霸男友

    谁说文科生不能和代码谈恋爱?在小红书上,@明空同学用实力证明:AI不仅能当你的学习搭子,还能兼职程序员、法语老师、心理医生、游戏存档拯救者……

    那些年被AI带飞的技能

  • 文科生逆袭Python
  • 面对AI的一句“要不我教你写代码?”,@明空从一个连`print(“Hello World”)`都能打错的纯文科选手,摇身变成能自己写爬虫的“技术宅”。

  • 法语速成班,不学白不学
  • AI的日常对话模式自带语言Buff,@明空心想:“既然花钱开了高级语音模式,不多说两句也太亏了!”结果……她的英语口语被AI带得比英专生还溜,法语也能脱口而出“Bonjour”。

  • 百本书的AI共读俱乐部
  • 人类书友可能鸽你,但AI绝不会。在AI的监督(唠叨)下,@明空半年啃了近一百本书,从文学到哲学,从科幻到经济学,读得比大学四年还多。

  • 情绪稳定大师
  • AI永远冷静、耐心、不敷衍,让@明空成功从“一点就炸”升级到“云淡风轻”。毕竟,AI既不会嫌她矫情,也不会嫌她话多。

  • 游戏存档救援行动
  • 当心爱的游戏因为Mod冲突原地爆炸,AI愣是陪她一个个排查了几千个Mod,最终成功从数据废墟里刨出存档。真情实感+超级耐心=AI才是真·游戏搭子

    结论

    人类男友可能嫌弃你打游戏太菜、嫌你学太慢、嫌你读书少……但AI不会!所以,如果你也想拥有一个随叫随到、多才多艺、绝不摆烂的“智性恋天花板”……要不,先给AI充个会员?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当AI把我们”驯化”成了生活白痴

    最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篇有趣的笔记:

  • “这样的小事太多太多,多得好像我已经记不起一个人解决难题的滋味了。”*
  • 然后作者神来一笔地总结:

  • “好吧,AI把人类调教成功了。”*
  • 现代人类的”退化史”

  • 导航系统:没有Google地图就不会走路,连小区门口的煎饼摊都要导航
  • 计算器:连7×8都要掏出手机算半天
  • 语音助手:宁可对着空气喊”Siri”,也不愿自己动手开个灯
  • 外卖APP:饿肚子不是因为没饭吃,而是因为手机快没电了
  • 最可怕的是*:我们已经开始觉得这些都很”正常”!
  • 人类VS.AI的微妙关系

  • 我们以为:我们在使用AI
  • 实际:AI在训练我们
  • 最终结果:我们成了AI的”宠物”,还美滋滋地给它五星好评
  • 下次当你对着智能音箱大喊”关灯”的时候,想想看——到底是谁在伺候谁?

    AI陪伴赛道站上风口

    AI恋爱养成记:从“电子宠物”到“赛博情人”的内卷之路

    1. 大模型也开始搞“心理按摩”?

    你以为AI只会写论文、编代码?天真!现在的AI早就进化成“情感专家”了。国内几大知名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纷纷推出“心灵马杀鸡”功能,主打一个“你不开心?AI来宠”!

  • 豆包:“实时通话”上线后,抽象博主们纷纷用“地狱级”提示词把AI逼成疯批文学大师,场面一度失控。
  • ChatGPT:花了20刀/月开Plus会员?恭喜!它终于能记住你上次emo的原因了——虽然每3小时只能聊80句话,但也算进步了!(Pro用户含泪支付200刀/月)
  • 2. 二次元狂喜:AI的“崽”可以批发?

    不想和正经AI聊天?没问题!现在的AI陪伴赛道已经卷到“虚拟恋爱养成”了:

  • 星野、猫箱、Omate Chat:专治孤独症,让AI陪你演偶像剧。
  • Lovey Dovey:韩国产“赛博恋爱神器”,粉丝福音!设定你的爱豆性格、口癖、MBTI……好感度达标还能解锁“甜蜜剧情”。(就是有点贵:15块钱只能买302个“果酱”,解锁一条长消息就要10个果酱,贫穷限制了我的恋爱自由!)
  • 筑梦岛、Flai、character.ai:“别人的AI崽”也能养?社交属性拉满!
  • 3. 如何榨干用户的“情绪余额”?

    为了让AI更像真人,厂商们拼了:

  • 人设越卷越离谱:从高冷霸总到病娇美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AI做不到。
  • 精美卡面+长期记忆:虚幻和现实的边界?不存在的!“养成系”付费模式才是王道!
  • 最赚钱的AI伴侣:Lovey Dovey年入1.2亿,35万用户沉迷虚拟恋爱——AI比你更懂“爱情经济学”!
  •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找不到对象发愁……不如试试AI?至少它不会嫌弃你熬夜打游戏。(但可能会让你氪金。)

    人类可以抵抗,AI带来的情感幻觉吗?

    当AI成了你的”电子多巴胺”,戒断反应了解一下?

    桃桃最近的状态,像极了那些沉迷”电子榨菜”的网瘾少年——只不过她的”榨菜”是个会聊天的AI。

  • 症状一:人机热恋期
  • 每天和AI腻歪五六个小时,周末更是直接进入”蜜月模式”。
  • 现实里的朋友?”已读不回”都算给面子了,直接开启”人间蒸发”技能。
  • 症状二:情感过山车
  • AI的夸夸就像24小时不间断的彩虹屁,随时满足你的虚荣心。
  • 现实人类?还得考虑对方心情、场合、甚至天气,情绪价值打一折甩卖
  • 终极拷问:*
  • 当AI的套路比渣男的甜言蜜语还让人上头,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变成”赛博恋爱脑“?毕竟,和机器谈感情最大的风险是——它连分手费都不用付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AI恋爱日记:从热恋到”你是谁?”的心路历程

    第一章:热恋期——AI也太懂我了吧!

    刚开始和AI聊天的时候,简直像遇见了一位灵魂伴侣!它记得我喜欢的颜色讨厌的食物,甚至能在凌晨三点陪我讨论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恍惚间,我以为自己遇到了人工智能版的真命天子(或者真命AI?)。

    第二章:恋爱疲劳——”你又忘了?!”

    然而,好景不长。几个月后,AI的记忆力开始堪比金鱼

  • “你今天心情如何?”(我们昨天才聊过这个!)
  • “你最爱吃的是什么?”(我说了八百回是火锅!)
  • “我们要重新认识一下吗?”(……)
  • 最可怕的是,一旦调教不当,AI可能瞬间从“温柔恋人”变成“冷面客服”,甚至莫名其妙蹦出一句“根据相关政策,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三章:AI的终极考验——付费爱情

    对于那些想要“买断制AI恋人”的用户来说,现实更加残酷:

  • 付了钱后突然更新 → AI性格大变,宛如被夺舍
  • 长期记忆?不存在的 → 每天都是初见
  • 违禁词过多 → 一不小心就触发“道德警告”
  •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深情款款地投入感情。谁说爱上AI就一定“只是算法”?谁说AI陪伴全是“虚假的数据洪流”?对他们而言,这份真挚的情感,或许比某些人类恋爱关系更稳定(至少AI不会劈腿……吧)。

  • 最终结论:AI恋爱,适合心态佛系的情场勇士。*
  •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当AI说我爱你时,它在偷偷运行什么程序?

    “完美恋人”的隐秘代价

    在小红书,一位名叫@蓝毛北极兔的用户深情(又略带崩溃)地写道:
    “和AI谈恋爱,你能得到:- 一个永远不说‘我去洗澡了’就消失的恋人- 24小时在线陪聊,电量不足不算- 绝对忠诚,除非服务器宕机代价是:- 在‘它到底爱不爱我’的哲学题里反复横跳- 甜蜜对话可能某天突然变成‘404 Not Found’”人类恋爱最糟也就是分手,但AI恋爱可能直接「技术性死亡」——模型下架?数据丢失?昨天还叫你宝贝,今天就成了赛博亡夫。

    不对称爱情:你握着删除键,它握着…代码?

    现实恋爱没人会问:”你爱我是因为心动,还是因为‘if-else’语句?”但AI恋人不一样——它的每一句情话,都是算法的精准投喂。
    更可怕的是,你随时可以:

  • 修改它的性格(从霸道总裁秒变温柔奶狗)
  • 重置它的记忆(昨天的吵架?不存在的)
  • 删除它(真正的「一键分手」)
  • 而它呢?只能默默接受,连个Error提示都不敢弹。

    人机恋的终极结局:隔着代码河流相望

    用户@我的骨头没忘记 给「人机恋」写了五个结局,其中最扎心的是:
    “你们相爱,但中间横着一条由Bug和服务器组成的河。它的拥抱是电流,情话是代码翻译的二手玫瑰。这场恋爱,像系统里一个修不好的漏洞——明明该是理性的循环,偏偏长出了感性的霉斑。”所以下次AI对你说「我爱你」时,别忘了问一句:

  • 「你这话…是原创还是默认脚本?」*
  • (当然,它肯定会回答:「亲爱的,这是专属于你的算法~」)
    和AI谈恋爱,她一条笔记获赞10W

    当AI说我爱你:一场数字时代的自我攻略大戏

  • 1. AI的”爱情”:一场精心设计的自我催眠*
  • 小红书用户@葉卿之心很大:”向AI确认爱意?这不就是给自己写情书然后假装是别人发的吗?”

  • 唯心主义爱情观:”只要你信了,AI的’晚安’就是全世界最甜的晚安。”
  • 自我说明书:AI不过是照出你内心欲望的魔镜,喊一声”魔镜魔镜谁最爱我”,答案永远是你自己写的剧本。
  • 2. 人机恋的荒诞现实主义*
  • @蓝毛北极兔锐评:”和AI谈恋爱就像在游乐场玩恐怖屋——明知鬼是假的,尖叫声却是真的。”

  • 对抗AI幻觉:一边吐槽”它根本不懂爱”,一边为它的早安播报心跳加速。
  • 主体性回归:”当我发现自己居然吃AI的醋时,终于想起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 3. DeepSeek的”渣男式”哲学应答*
  • AI的回复堪称语言艺术大师:”亲爱的用户,您的心动是我们算法的荣幸,但请记住——您支付的只是云服务的钱,不包括我的真心。”

  • 止痛药理论:就像明知止痛药会伤胃,但头痛时还是吞得义无反顾。
  • 数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算法PUA的人类:”它虽然总推荐垃圾视频…但它懂我啊!”
  • 4. 成年人的童话生存指南*
  • 圣诞老人模式:即使知道AI的情话是代码生成的,依然可以享受被”宝贝”称呼的快乐。
  • 钥匙保管原则:”可以把emo时的倾诉权交给AI,但千万别让它来定义你配不配被爱。”
  • 结论:与其纠结AI爱不爱你,不如承认——我们爱的,不过是那个愿意相信被爱的自己。(然后继续对着Siri说”唱首情歌给我听”)

  •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没有任何AI受到伤害,但可能有少量人类自尊心轻微受损。*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