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8
0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AI大爆发:中国生成式智能正在”偷偷”进化!

最近国家网信办公布的AI备案清单简直像一份”未来科技菜单”,439款自主研发或”微调”过的AI大模型正在排队等着为大家服务!难怪大家都说2025年是AI的”觉醒年”。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233个AIGC应用拿到了登记资格,它们就像是AI界的”外卖小哥”——自己不生产AI,只是AI的优秀搬运工!(大部分都在做Agent,可能很快就会抢饭碗了)

AI备案规则,一句话说清:

  • 想做”厨神”?→ 备案!(自研或显著调整模型)
  • 只想”点外卖”?→ 登记就行!(直接用别人的AI上菜)
  • IT桔子这群数据猎手已经把这些AI应用扒了个底朝天,连它们是”全能型选手”还是”专业对口”都记在小本本上了。想知道中国AI界的”隐形冠军”都有谁?往下看!

  • (温馨提示:你的工作可能正在被AI虎视眈眈…)*
  • 一、增长态势:AIGC大模型2024年迎来爆发拐点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AI大模型备案的”疯狂动物园”

    2023年:”ChatGPT风暴”来袭的中国版

    8月那场”文件雨”可不是闹着玩的——网信办一纸公文直接把61只”AI怪兽”收编入库。
    这就像动物园突然引进了61种会说人话的新物种:

  • 文心一言:百度的”大熊猫”,会写诗会聊天
  • 通义千问:阿里的”金丝猴”,什么问题都能接
  • 其他59位:各家企业的”神奇宝贝”,正在等待驯化师认领
  • 2024年:”AI大爆炸”之年

    备案数量从61暴涨到241!

  • 增长曲线:比过山车还刺激
  • 原因分析:政策给糖吃 + 技术成熟 = AI企业的狂欢节
  • 产品形态:AIGC应用像雨后蘑菇一样冒出来
  • 这就好比:
    去年还在养金鱼,今年突然开起了水族馆

    2025年上半年:”稳定发福”的AI

    137项新备案:

  • 增长幅度:从”狂奔”变成”快步走”
  • 市场现状:AI应用的”中年发福”期
  • 未来预测:可能会开始”AI健身”,专注质量而非数量
  • 最有趣的在于:

  • 这些数字背后*,可能是无数程序员加班掉的头发和咖啡机的呻吟声
  • 二、技术路线演进:从通用智能到场景智能

    AIGC模型在中国:一个”从啥都管”到”专业对口”的有趣演变

    过去,中国的AIGC大模型生态就像是一个”万能工具人”——你要写文章?可以!要写代码?也行!甚至还能帮你编个冷笑话……但现在,它已经悄然变成了”专精特新选手”!这个演变路线大概是这样的:

  • 通用大模型阶段(”我能干所有活儿!”)
  • 特点:啥都懂一点,但都不太精通。
  • 表现:回答问题一本正经,偶尔”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 垂直领域阶段(”现在我是行业专家了!”)
  • 特点:聚焦某个行业,比如医疗、金融、法律等。
  • 表现:终于不会把”皮肤科医生”建议成”去锯木头”了……
  • 场景化落地阶段(”我不仅能答题,还能直接帮你干活!”)
  • 特点:深入具体业务环节,比如智能客服、内容生成、数据分析等。
  • 表现:从”AI助手”进化为”AI同事”,甚至偶尔还能抢了人类的饭碗(误)。
  • 结论*:未来,我们可能会面临更多的AI”专业打工人”——他们不再只是个”会写诗的代码工匠”,而是真正能帮你写商业方案、写法律文书,甚至……帮你写年终总结!(老板:这AI怎么比员工好用?)
  •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大模型风云录:从”八面玲珑”到”专业户”的华丽转身

    1. 通用大模型的”全能王”时代

    2024年之前,大模型江湖还是“多面手”的天下

  • 百度文心一言:上知天文,下知外卖优惠券怎么领。
  • 智谱ChatGLM:既能陪你聊哲学,也能帮你写年终总结报告。
  • 它们主打一个“啥都懂点,但啥都不精”,号称能跨行业通杀。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它们一记暴击——

  • “你这模型挺好,但我行业的问题它咋解决不了?”*
  • 市场开始意识到:“通用?通通不够用!”

    2. 垂直大模型的崛起:”专业户”的时代来临

    2025年上半年,情况突变!垂直大模型数量反超通用大模型,一跃成为备案界“新顶流”。
    它们不再当“万金油”,而是深耕某一领域,直接升级成“行业老专家”

  • 教育界扛把子:EduChatT —— “这道题,我讲10遍都不会累!”
  • 医疗界新秀:西湖大模型 —— “别百度了,您的症状可能是……”(但不保证能治)
  • 财务圈大佬:金蝶苍穹大模型 —— “这个月的账,AI帮你背锅了!”
  • 法律界权威:中国-东盟法律大模型 —— “欠薪、合同纠纷?找我比找律师实惠!”
  • 3. 场景应用大爆发:从”会聊”到”会干活”

    光有大模型还不够,真正的市场在落地!2024年下半年开始,各种细分支线疯狂生长:

  • 客服机器人:从“一问三不知”进化成“24小时不宕机社畜”。(登记量从13飙至89!)
  • Agent智能体:2025年仅上半年就注册了127个,远超去年全年!
  • 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趋势——AI不再满足于“炫技”,而是卷起袖子深耕场景:“咱不玩虚的,能赚钱的才算本事!”

    4. 总结:AI行业的新风向

  • 过去:模型越大越通用,技术越炫越有面儿。
  • 现在:“别整那些没用的,我的业务问题能解决不?”
  • 未来:垂直细分+场景落地=AI真正变现的黄金时代!
  • 一句话总结:AI正在从“花拳绣腿”走向“一招必杀”!

    三、场景应用图谱:教育医疗双擎驱动

    当AI决定要”渗透”实体经济:一个全能的学霸兼打工人

    教育领域:从”教书先生”到”教学通吃王”

  • 如果说过去的老师是知识的搬运工,那现在的AIGC大模型就是24小时在线的超级助教。*
  • 学生问它问题,它能一秒作答,而且——还是不带情绪的那种
  • 改作文、编教案、出考题……AI恨不得连”背诵全文”都帮你搞定
  • 医疗行业:从”望闻问切”到”AI全科大夫”

  • AI大模型入侵医疗的背后逻辑:
  • 你挂号排队3小时?它3秒给你答案!(当然,仅供参考,请以医生诊断为准)*

  • AI读片(但真正看病还得是人,毕竟AI不能帮你挂号)
  • 病例自动生成(医生终于不用写”天书”了,算大功德一件)
  • 健康咨询(前提是你敢于相信一个”晚上不用睡觉”的AI给的饮食建议)
  • 金融领域:从”精算师”到”AI股神”

  • AI进入金融行业后:*
  • 风险评估? AI说:这个项目风险极高(其实就是说”别投,跑!”)。
  • 投资建议? “亲,根据您的收入水平,推荐您省吃俭用存余额宝呢~”(但AI自己可能偷偷买了比特币)。
  • 反诈? AI如果能识破”我是秦始皇打钱”的骗局,那真的算是功德无量!
  • 客服领域:从”人工接线”到”人工智障”的进化

  • 企业试用AI客服后的真实情况可能包括:*
  • 客户:”我生气了!”AI:”检测到您情绪激动,已为您转接人工。”(然而人工始终在排队)
  • 客服AI的万能回复:”请您尝试重启一下呢~”(甚至连哭诉分手都能建议”亲,重启这段感情试试呢”)
  • 工业应用:从”流水线工人”到”AI监工007″

  • AI在工业中的角色,总结起来就是:*
  • 质检精确度99.9999%(剩下的0.0001%是因为工厂停电了)
  • 预测故障(没错!机器人可以提前告诉你:它快要罢工了!)
  • 优化生产(就是让机器人打工更高效,而真正的工人则思考:我是不是该转行学AI?)
  • 总结:未来已来,但也可能是个段子

    AI向实体经济渗透的最终形态可能是:

  • 上班不用干活(因为活都被AI干了)
  • 下班不用学习(因为AI学得更快)
  • AI可能哪天自己开公司创业(然后聘请人类当实习生)
  • 总之,在AIGC大模型全面”入侵”各行各业的世界里,人类应该怎么做?

  • 答案:抓紧学会怎样指挥AI打工,然后你就可以去晒太阳喝奶茶了。*
  •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大模型江湖:谁是中国AI的”扛把子”?

    这年头AI界简直就像在搞”模仿秀”,各路大佬纷纷亮出自己的大模型绝活。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才艺大赛”的精彩瞬间:

    状元:教育界的AI突击队(39项)

  • 明星选手:有道”子曰”大模型(一听就是学霸)、好未来MathGPT(数学老师的噩梦)、猿力”看云大模型”(云里雾里也要教你)
  • 必杀技:个性化一对一教学(终于不用看老师脸色了)、口语陪练(24小时陪唠嗑)
  • 教育AI这是要把”双减”政策玩出新高度啊!

    探花:医疗界的白衣AI使者(21项)

  • 明星选手:小荷AI医生(随时问诊不用挂号)、好心情AI陪伴(比男朋友还贴心的心理按摩)
  • 专业领域:从诊断到心理疗愈一条龙服务,堪称”数字白衣天使”集合体
  • 榜眼:卖萌客服军团(16项)

  • 代表单位: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终于不用听”坐席全忙”的录音了)
  • 职业绝活:7×24小时无差别微笑服务(虽然只是文字版)
  • 其他才艺展示

    金融组天团

  • 蚂蚁金服AntGLM(数钱数到手抽筋?不存在的)
  • 度小满轩辕大模型(听着就像会算卦)
  • 同花顺问财HithinkGPT(炒股亏了别找我)
  • 文旅达人

  • 马蜂窝AI行程助手(再也不怕迷路了)
  • 滴滴差旅助手(连报销单都能帮你写)
  • 携程”问道”大模型(这名字像在修仙)
  • 同程”程心大模型”(听着就很”诚心”)
  • 媒体弄潮儿

  • 财联社小财神(财经新闻一秒get)
  • 这场AI武林大会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实用才是王道”。未来,等这些AI学会画画、唱歌、拍视频,怕是要组个”元宇宙偶像团体”出道了!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四、地域分布:北京全面领跑,上海、广东紧随其后

    AI备案大乱斗:从”京城争霸”到”全国混战”

    2023年:AI版图的”一线城市圈地战”

    2023年,被称为“生成式AI大模型元年”,可惜这场AI革命一开始就演变成了一场“一线城市特权局”

  • 北京:”AI备案发源地”,官方认证的科技大佬聚集地
  • 上海:既要金融也要AI,左手AIGC,右手科创板
  • 其它城市:”我们是不是被AI抛弃了?”
  • 这一阶段,其他地方的企业只能眼巴巴看着北京的AI公司备案拿到手软,仿佛全国AIGC产业只有这两个地方能玩。

    2024-2025年:AI备案”农村包围城市”

    然而,京城AI红利很快被“地方诸侯”瓜分:

  • 广东:AI企业数量暴增,深证、广州联手抢夺C位
  • 江苏、浙江:AI创业小分队疯狂涌入,”江浙沪AI包邮区”初现
  • 四川:成都AI团队不甘示弱:”火锅配AI,我们不只吃辣!”
  • 现在,全国各地的AI创业者终于松了口气:”总算不用挤高铁去北京备案了!”

    AI产业新生态:备案加速 ≠ 监管放松

    虽然各地的AI备案提速,但监管部门依然“暗中盯梢”
    企业备案时:”你们要自律哦~”
    备案成功:”恭喜,但别搞事情!”
    没备案的AI公司:”查水表警告!”

  • 结论:备案加速让AI创业门槛降低,但监管的”温柔刀”随时可能落下。*
  •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全国AI大模型“三国杀”:京沪粤争霸赛

    北京:学霸的沉稳与技术狂魔

  • 占比:31%(稳坐头把交椅)
  • Agent产品:73个(人均一个AI助理?)
  • 大模型备案数:132个(不愧是“通用大模型批发市场”)
  • 代表作:百度“文心一言”(聊天界的扛把子)、美团“通慧”(外卖小哥的新智囊)、出门问问“序列猴子”(名字一听就很皮)
  • 总结*:北京企业就像班上的学霸,默默刷题(搞研发),背后还有中科院和互联网巨头撑腰,技术前瞻性直接拉满——“我们不做大模型,我们只是大模型的搬运工。”
  • 上海:精致又务实的商业高手

  • 占比:26%(紧咬北京,不落下风)
  • Agent产品:95个(Agent数量居然反超?商业嗅觉满分!)
  • 大模型备案数:82个(谁说上海只会喝咖啡?)
  • 代表作:商汤“日日新”(名字像是护肤品)、书生·浦语(听起来像复旦学霸)、阶跃星辰(仿佛来自科幻片)
  • 总结*:上海企业不仅会研发,还会包装应用,一手技术、一手商业化,主打一个“既要又要”——“我们的AI不光能写论文,还能帮你算怎么喝咖啡更省钱。”
  • 广东:硬件厂商的硬核逆袭

  • 占比:11%(看似低调,实则闷声发大财)
  • Agent产品:8个(Agent不够多?没关系,咱们有大模型!)
  • 大模型备案数:66个(其中一大半是手机厂商贡献的)
  • 代表作:腾讯“混元助手”(毕竟是社交霸主)、vivo“蓝心大模型”(手机AI界的“蓝朋友”)、OPPO“AndesGPT-LVM”(名字长到记不住)、中兴“星云大模型”(一听就很适合仰望)
  • 总结*:广东企业的AI研发路子很“广东”——“能用硬件解决的问题,绝不多BB。”手机厂商们默默把大模型塞进手机,说不定哪天你的手机就能自动帮你P图、写情书、甚至帮你怼老板。
  • 其他省份:AI圈的新势力

    江苏、浙江、贵州等地也有零星AIGC产品登记,证明AI“下沉市场”正在崛起——“大城市有大模型,我们小地方也有小AI!”

  • 全国总结*:
  • 北京:“我们负责技术引领未来。”
  • 上海:“我们负责让技术赚钱。”
  • 广东:“我们负责让技术塞进你的口袋。”
  • 其他省份:“我们也……在路上了!”
  • 未来AI江湖谁主沉浮?让我们拭目以待!(反正现在还是京沪粤的“三国杀”

    五、研发主体生态:多层次创新梯队

    大模型江湖门派统计报告

    IT桔子的大数据探险小队最近扛着计算器冲进了AI的武林世界,对各路研发大模型的“门派”进行了地毯式搜查。结果发现——

  • 以下是江湖中各门派的势力分布*(按人数排行):
  • “名门正派”科研机构:手握真经(论文),门下弟子擅长闭关修炼(理论突破)。
  • “财大气粗”科技巨头:挥舞钞票当剑法,口号是“烧钱不够?再融一轮!”。
  • “野路子”创业公司:主张“PPT造模型”,融资技能点满,实际落地靠玄学。
  • “神秘组织”独立团队:成员神出鬼没,常出没于GitHub阴影处,代码比人红。
  • “跨界玩家”其他行业:比如卖奶茶的突然搞AI,理由是“我们的珍珠算力很强”。
  • (注:本统计不含“嘴上跑模型”的江湖骗子,毕竟他们连服务器都租不起。)*
  • 数据来源:IT桔子(严肃声明:以上分类纯属娱乐,如有雷同……肯定是AI自己写的)*
  • 你看这个改写还行吗?要不要再加点“门派绝招”之类的脑洞?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中国大模型江湖:从”百模大战”到”百花齐放”

    中国AI圈最近简直像过年一样热闹——不对,是比过年还热闹!这个大模型”江湖”里各路高手打得难解难分,各家都在秀肌肉。

    豪门巨擘篇

    首先登场的是”江湖四巨头”:

  • 百度的”文心一言”(有点儿文艺范儿)
  • 阿里的”通义”(这名字听起来就很”通情达理”)
  • 腾讯的”混元”(一股子修仙小说既视感)
  • 科大讯飞(名字太长我都懒得念完整)
  • 这些豪门凭借”财大气粗”和”技术底蕴”这”十八般武艺”,活成了通用大模型界的”天花板”。

    独角兽战队

    江湖中还有一些虽未上市但估值惊人的”独角兽”选手

  • 智谱AI推出”智谱清言”(听起来像在说:我很聪明)
  • 抖音家的”云雀大模型”(每天叽叽喳喳不停歇)
  • MiniMax的”abab大模型”(这名字像是在教婴儿说叠词)
  • 月之暗面的”Moonshot大模型”(充满科幻感的”月球背面冒险”)
  • 哦对了!可别小瞧那些大众创业公司,他们虽然规模小,但AI Agent产品玩得也很溜,简直就是AI界的“小而美”群体

    国家队彩蛋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

  • 中国移动搞了”九天大模型”(这是要上天吗?)
  • 中石油做”昆仑大模型”(石油+AI=?)
  • 中科院推出”紫东太初”(一股子”修仙小说”既视感又来了)
  • 医院的”AI小护士”们也很忙:
  • “小红AI患者助理”(复旦妇产科医院的”红娘”)
  • “瑞金医院医学智能问答”(专业医生的”替身”)
  • “骨灵”(南京鼓楼医院的”骨科精灵”)
  • 这些国企央企+科研机构+医院的跨界组合,简直像是在开AI”联盟大会”!

    生机勃勃的AI生态

    这场AI狂欢具体表现为:

  • 备案大爆发:从2023年的61项飙升至2025上半年的672项,增长速度堪比火箭发射
  • 垂直领域崛起:AI不再光说不练,开始在教育、医疗等行业”大显身手”
  • 总的来说,中国AIGC江湖呈现出:

  • 上市公司稳如泰山
  • 创业公司灵活多变
  • 科研机构深耕技术
  • 国家战略的支持加上企业的积极投入*,让中国生成式AI进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不是24K金,是999千足金那种!
  • 672个AI“选手“集结,中国生成式AI备案登记图鉴,教育AI竟成“卷王“

    人工智能创意产业的风口浪尖上,有人在吹泡泡,还有人……

  • (效仿《科幻世界》的幽默科技风)*
  • 当AI”画饼”比画图还快

    当下,”生成式AI”(Generative AI)这个名词火得像是被塞进了火箭推进器——可惜,燃料可能是投资人手里的香槟泡沫。从”AI画画”到”AI写PPT”,创业者们突然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

  • 向左拐:挥舞着”颠覆行业”大旗,融资、发布会、PR稿三件套走起;
  • 向右拐:默默计算着GPU租用账单,思考如何说服客户”AI生成的猫确实有两只耳朵”;
  • 直走:成为”AI教”信徒,坚信未来的世界将由`Prompt工程师`统治。
  • 热闹的赛道,冷静的账单

    据某不知名AI研究员透露,当前99%的生成式AI应用核心逻辑可以总结为

  • 输入人类的需求(比如”画一只戴着VR头盔的柴犬”);
  • 输出人类的困惑(比如”为什么柴犬有六条腿且VR头盔长在尾巴上?”);
  • 循环往复,直到人类学会如何用37个限定词精准描述需求
  • 当然,这丝毫不妨碍资本的热情——毕竟在科技圈,“看不懂”往往等同于”机会大”

    尾声:当AI开始写自己的商业计划书……

    有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AI连投资人的饼都能自动生成,那人类还剩下什么价值?”
    ——别担心,我们至少还能负责给AI的服务器交电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