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科学家比你更会烧钱:这家公司半年烧掉31亿的”魔幻现实主义”大戏
最近科技圈又上演了一出”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的魔幻大戏。一家名叫Lila Sciences的AI公司,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突然拿到超能力的主角,只不过它的超能力是——吸金!
投资人集体”上头”实录
“四无企业”的融资神话
这家公司堪称科技界”四无青年”:
但人家就是有本事让投资人相信:”只要钱到位,玻尿酸都能用AI合成!”
科学版ChatGPT的野望
Lila Sciences号称要打造“科学界的ChatGPT”,准备让AI:
关键这AI比研究生好用多了:不要求涨津贴、不抱怨996、还会自己写经费申请报告!
半年31亿的”烧钱速度”详解
时间 | 融资轮次 | 金额(美元) | 相当于 |
---|---|---|---|
3月 | 种子轮 | 2亿 | 14.6亿人民币 |
9月 | A轮 | 2.35亿 | 17.2亿人民币 |
合计 | 半年 | 4.35亿 | 31.8亿人民币 |
这个花钱速度,马斯克看了直呼内行,贾跃亭都要喊声师父!
终极疑问:投资人到底嗑了什么?
虽然目前Lila Sciences展示的只有PPT和梦想,但投资人似乎集体进入了”科幻小说阅读模式”:
说不定再过半年,我们就能看到AI科学家和人类科学家在实验室抢移液枪的壮观场面了呢!
01
Flagship又一巨大赌注
这家公司的大佬们能把DNA玩出花来
2023年,在麻省理工隔壁的马萨诸塞州剑桥市,蹦出了一家名叫Lila Sciences的炫酷公司。他们家的高管团队简直就像是超级英雄联盟:
这阵容简直像是漫威在生命科学领域开了分公司!
Lila Sciences:当AI决定篡夺牛顿的苹果
“我们从Moderna的疫苗剧本里偷了一页”
这家由Flagship Pioneering(堪称生物科技界的”孵化器狂魔”)撑腰的初创公司,员工人数像实验室里的细菌一样疯狂繁殖——从最初的12人扩增到180人。Moderna的成功IPO似乎给Flagship喂了豹子胆,现在他们决定在AI+科学领域再赌一把大的。
两个AI项目的”科学联姻”
Lila Sciences其实是个”科学混血儿”:
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号称要打造“科学超级智能”的野心家。
传统科学家的噩梦来了
Flagship创始人Noubar Afeyan博士说:”科学家们还在用几百年前的老办法——假设、试验、抓狂、重来。就算有了自动化设备,速度也比树懒快不了多少。”
于是Lila决定:
让AI自己提假设
自动生成实验方案
指挥机器人干活
分析结果后还不忘自我升级
AI已经开始抢科学家饭碗
他们的AI科学工厂(AISF)已经干了几票大的:
效果太惊人,直接把加州理工的John Gregoire教授”忽悠”来当了物理研究负责人——毕竟谁不想看看AI到底能抢走多少科研经费?
“我们不发论文,我们直接改写教科书”
虽然Lila像神秘的地下科学组织一样拒绝公开模型,但支持者已经预言:“这要么是科学革命,要么是有史以来最贵的AI玩具。” 无论如何,实验室的白大褂们可能要开始学习Python了…
02
AI for Science时代到来
当AI开始”抢”诺贝尔奖:科学家的新同事or竞争对手?
诺贝尔奖的最新”幕后黑手”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悄悄被一群不领工资的”打工人”拿下——没错,就是AI!这标志着科学界的”996模式”迎来了一位新同事:从不喝咖啡、不会抱怨加班、甚至还能自动生成实验报告的AI助手。从此,实验室里的对话可能变成:”论文写完了吗?””呃…我的AI还没跑完程序。”
GPT-5:那个比你更懂你专业的”博士同学”
OpenAI最近推出的GPT-5,被奥特曼形容为”随便哪个领域的博士都能聊得头头是道”。目前已经在安进、Moderna这些大公司里当起了”实习生”。想象一下,未来实验室招聘广告可能写着:”诚聘人类科学家,要求:能理解AI同事的冷笑话。”
AI实验室的”奇幻日常”
2023年,《自然》杂志就报道了一位名叫Coscientist的AI化学家(薪资:0美元,福利:无限量数据投喂)。它的日常包括:
科学家的新烦恼
现在研究者们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是:
AI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造反了?!
2024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James Zou教授做了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他把实验室的钥匙交给了五个AI组成的”虚拟科研小队”。这些AI打工人分工明确,从早干到晚(虽然它们不需要休息),最终竟然设计出了能对抗新冠病毒的纳米抗体。
就在今年5月,前谷歌CEO Eric Schmidt投资的FutureHouse机构发布了一个叫”Robin”的多智能体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AI科研管家联盟”。
看来以后实验室里最”摸鱼”的人类可能要担心自己的饭碗了——毕竟AI队友们既不要工资又不会抱怨实验重复了100次还没结果…
当AI开始搞科研,实验室里的咖啡机会不会失业?
Robin:一个比研究生还能肝的”科学狂人”
最近,有个叫Robin的AI系统悄悄在科研圈搞事情。它可不像那些只会写论文摘要的水货AI,人家是实打实的“科研新贵”——
AI科研时代:人类会不会沦为”AI的实习生”?
虽然听起来像科幻片,但投资人已经掏钱了!他们确信:
或许未来的诺贝尔奖颁奖礼上,得奖感言会是:“感谢我的AI搭档,没有它,我可能还在实验室刷试管……”
(本文灵感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智药局”,作者王苏,但经过AI二次加工,如有雷同,纯属人工智能也开始学会幽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