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典古籍

23
0

“识典古籍”是由抖音公益与北京大学合作推出的免费古籍阅读平台,提供稳定、快捷的古籍检索与阅读服务,目标智能化整理万种古籍,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

识典古籍平台:推动古籍数字化与智能化整理

平台概况

识典古籍是由抖音公益与北京大学联合打造的古籍阅读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免费、稳定且高效的古籍检索与阅读服务。该平台的核心目标是完成一万种古籍的智能化整理,涵盖儒家、道家和佛学三大传统思想体系的核心典籍,并将这些珍贵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

技术支撑

  • 文字识别技术:通过单个字符切分与顺序识别,实现对古籍影印版文字的精准识别。
  • 自动标点技术:采用序列标注方法,为古籍内容进行智能化标点划分。
  • 命名实体识别:用于古籍中人名、地名等特定信息的自动化提取。

资源规模与功能

平台目前已收录丰富多样的古籍资源,包括道家经典文学典籍等类别典籍。高级检索功能支持通过书名、作者、关键词等多种途径进行快速查询。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亟待修复的古籍总量达1000万册件,其中已实现影像数字化扫描8万种,完成文本数字化处理近4万种。

数字化挑战

虽以万种古籍为目标,但受保存状况质量差异影响,部分古籍需经专业修复整理后方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将是一个持续优化和完善的系统工程

用AI让经典重新跳动,这个平台开放了3000万古籍字符

深度学习时代的大模型:回顾与展望

2022年10月14日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深度学习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主要技术路线,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设性思考。

一、大模型技术演进路径

深度学习模型规模呈现出显著的指数级增长趋势:

  • 2017年:Transformer架构问世,奠定现代大模型基础
  • 2018年:BERT、GPT等预训练模型突破参数10亿大关
  • 2020年:GPT-3实现千亿参数规模
  • 2022年:万亿参数模型成为研究新常态

二、核心技术创新

支撑大模型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 计算架构突破

  • 混合精度训练技术
  • 分布式训练框架优化
  • 稀疏化计算方案

2. 算法设计创新

  • 注意力机制改进
  • 记忆网络强化
  • 多模态融合方法

3. 训练范式变革

  • 自监督预训练
  • 提示微调(Prompt Tuning)
  • 指令微调(Instruction Tuning)

三、重要应用领域

当前大模型已渗透多个关键技术领域:

  • 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
  • 计算机视觉处理
  • 跨模态内容生成
  • 科学计算模拟

四、未来发展方向

  1. 模型效率提升:寻求计算成本与模型性能的最优平衡
  2. 推理能力增强:突破现有统计学习模式的局限性
  3. 知识更新机制:解决持续学习与灾难性遗忘的矛盾
  4. 可解释性研究:揭示模型内部运作机制与决策依据

最后,专家呼吁建立大模型研发伦理框架,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技术向善。

数据统计

数据评估

          「识典古籍」浏览人数已经达到23,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识典古籍」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需要,一些确切的数据则需要找「识典古籍」的官方进行洽谈提供。

关于识典古籍特别声明

          云知AI导航收录的「识典古籍」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外部链接的内容与准确性不由本站保证或控制。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云知AI导航实际控制,在2025年8月24日 下午2:55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云知AI导航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相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