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3
0

在这场中美AI竞赛中,我们的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

扎克伯格的”AI狂想曲”:Meta砸钱的速度让印钞机都自愧不如

未来的历史学家可能会挠着头皮研究:2024年的扎克伯格到底看到了什么AI”圣杯”,让他像嗑了炫迈一样停不下来地撒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科技富豪的最新”败家”表演:

Meta的AI”氪金”游戏

  • 143亿美元 ≈ 买下半个Scale AI(相当于给49%的股权贴上”扎克伯格已付款”标签),顺带”拐走”他们的CEO做首席AI官
  • 1-3亿美元/人的天价合同,签了10-20位AI大牛(这个价格,连勒布朗·詹姆斯看了都要流泪)
  • 2025年总预算: 1140-1180亿美元(其中AI基础设施建设占了绝对大头)
  • 有趣的是,Meta还不是这几年来最”败家”的科技巨头——美国四大互联网公司的资本开支加起来足足有1.7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快赶上阿里巴巴的市值了,马老师听了都要沉默)。

    “钞能力”背后的疯狂解读

  • 扎克伯格可能在看《终结者》时悟了:”与其等着被AI统治,不如自己先统治AI”
  • 现实版”钢铁侠”剧情:但托尼·斯塔克至少还有个贾维斯,小扎目前连个能帮忙订外卖的AI都没有
  • 玄学解释:也许他收到了来自未来的AI小纸条,上面写着”赶紧给AI打钱,否则Facebook会被TikTok彻底KO”
  • 最魔幻的是,扎克伯格一边疯狂投资AI,一边还要兼顾元宇宙的”烂尾楼工程”。这大概就是科技圈的”我全都要”精神吧!
    在这场中美AI竞赛中,我们的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

    AI疯狂:美国的数字淘金热正在上演

    3440亿美元!AI基建大撒币

    2025年,美国科技巨头们的资本支出(Capex)就像喝了兴奋剂一样狂飙——四家顶尖科技公司的总资本支出预计超过3440亿美元(约合2.5万亿人民币),而这笔钱的90%都砸向了AI算力中心,让美国各地看起来像是21世纪的“数字版西部大开发”。
    有趣的是,这股AI基建热潮甚至帮助美国经济“遮羞”——2024年第三季度,AI资本支出占GDP增长的16%~20%,成功掩盖了其他经济领域的“腿软”表现。到了2025年,AI相关投资甚至会占标普500公司总资本支出的21%,比美国的消费者支出还猛!

    疯狂的不仅仅是芯片

    AI算力的爆炸式增长不仅让芯片公司笑傲江湖,还顺带养活了核电液冷技术连接器变压器等一系列看似无聊但必不可少的行业。它们的股价就像坐上了火箭,这场热潮堪比19世纪的铁路建设狂潮。
    关键问题是——这不是泡沫! AI数据中心的需求是真金白银的饥渴,电力消耗正以每年翻几倍的恐怖速度增长:

  • 2024年:4GW
  • 2025年(预计):10~15GW
  • 2035年(预计):123GW(30倍以上增长!)
  • 为了喂饱这些“电力怪兽”,美国公共事业公司也不得不咬牙将资本支出上调15%~20%,甚至连小型模块化核电站都在一年内投资翻了好几倍!

    科技巨头的AI疯狂

    谷歌、微软、Meta在财报电话会上异口同声:“云和AI需求太强劲了!” AI不仅驱动了它们的广告、电商、协同办公业务增长,还把整个行业的资本开支直接推到了新高点。
    更夸张的是,美国企业的AI采用率已经从2023年的55%飙升至78%,大型企业更是高达85%——这意味着Capex的爆炸并非单纯的“怕错过(FOMO)”,而是大厂们真的看到了AI带来的真金白银。

    特朗普的笑容藏不住了

    在Allin Podcast的演讲中,特朗普笑得合不拢嘴:“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我们对中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领先!
    而他的自信并非毫无依据——美国在过去30年的工业技术领域几乎停滞不前,唯独在AI赛道成功实现了逆转。冷冰冰的数据对比:

  • 美国4大科技巨头(过去5年Capex总和):5.36万亿人民币
  • 中国7大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百度、京东、快手、美团、网易):6300亿人民币
  • 差距之大,让人不得不感叹:AI军备竞赛,美国正在疯狂领跑!
    在这场中美AI竞赛中,我们的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

    一场资本开支的马拉松比赛

    想象一下:

  • 2020年:资本开支比例是1:6,就像一位身材匀称的运动员轻轻松松跑完半马,还能抽空发个朋友圈。
  • 2024年:比例飙升到1:10,这位老兄已经开始气喘吁吁,像背着整个健身房在冲刺……
  • 更离谱的是,这么难看的比例还是在腾讯、阿里等大厂突然掏出“Deepseek”(听起来像某种神秘赛亚人变身)后,勉强追回来的!

  • 结论*:资本市场的肌肉增长速度快于现实财报的供氧能力,再这么练下去,怕是要上演“心有余而钱不足”的大型悲剧了。
  • 在这场中美AI竞赛中,我们的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

    全球AI烧钱大战:中国玩家为何在板凳上当啦啦队?

    资本开支悬殊:鹅厂忙着发红包,美国大厂在造火箭

  • 美国四巨头(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今年AI预算:近2.5万亿人民币。什么概念?假设你每天中彩票500万,能连中137年才能赶上他们的“AI零花钱”。
  • 中国(含字节、运营商)——乐观估计2025年总投入:5000亿人民币,还得分给海外市场,实际中国本土AI产业像是被按在墙角吃泡面。
  • 换句话说,美国AI在造光剑,中国AI在削铅笔。

    大家都在甩锅,究竟谁拖了中国AI的后腿?

    中国大厂对“AI通缩”的解释,基本可以总结为:

  • “显卡卡脖子”症——美国制裁层层加码,从禁售高端芯片(2022年),到禁止云访问和AI模型权重(2025年),搞得中国想买一张好显卡比摇沪牌还难。
  • “国产替代刚起步”综合症——国产芯片是努力了,但跑AI的速度大概相当于用算盘解微积分。
  • 但这些理由……真的足够吗?

    真相:不是没钱,是不想花

    看看中美互联网头部企业的资本开支/经营性现金流比例:

  • 美国——过去几年砸30%,未来承诺40%,简直像在玩《文明》开作弊码。
  • 中国——过去几年抠抠搜搜15%,未来撑死25%,仿佛在精打细算双十一满减券。
  • 然后,鹅厂(腾讯)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一个灵魂问题:“钱去哪儿了?”

  • 过去5年战略——疯狂回购股票、分红、还债,2024年直接撒出去1681亿,是当年资本开支的2倍多
  • 核心思想——与其投资AI被美国按着打,不如先把股东喂饱。
  • 所以结论是:中国大厂不是没钱玩AI,而是选择把钱花在更稳妥的地方——“让股东高兴”。(顺带一提,股东确实在高歌《今天是个好日子》)
    未来AI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除非中国互联网公司突然集体爱上高风险烧钱游戏。
    在这场中美AI竞赛中,我们的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

    阿里巴巴的花钱之道:回购狂魔VS技术宅

    160亿美元的回购大赛

    2024年,阿里巴巴掏出了16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168亿元)来回购自家股票,还不忘分红289亿,加起来1457亿元——这笔钱拿来干什么不好?

  • 比如*:
  • 造100座数据中心?
  • 养100个AI实验室?
  • 甚至直接雇10000个程序员天天写代码?
  • 然而,阿里巴巴的选择是——回购股票

    AI竞赛?我们在分红!

    美国科技公司疯狂砸钱搞AI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做什么呢?

  • 回购股票(市值管理,稳住股价!)
  • 疯狂分红(股东开心,高管更开心!)
  • 偶尔还债(金融市场也需要一点温暖)
  • 于是,5年过去了,中国的AI资本开支仅占GDP的0.1%~0.2%,而被美国远远甩在后面。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技术债”——今天不投入,明天就得加倍还!

    Peter Thiel的吐槽成真?

    美国投资人Peter Thiel曾经悲观地说:
    “企业赚到钱不知道投哪儿,只会回购股票,然后投资者拿着钱再去买股票……就这样,美国度过了技术停滞的十年。”没想到,今天中国互联网大厂也走上了同一条路——回购+分红=AI停滞5年

    中美AI战况对比

  • 美国的AI生态*:
  • 大模型活跃用户:10亿(相当于地球上每8个人就有1人在用AI)
  • 企业AI采用率:85%(大型公司高达90%)
  • 中国的AI生态*:
  • 大模型活跃用户:7000万(相当于……呃……一个省的人口?)
  • 企业AI采用率:15%(大部分公司:AI是什么?能吃吗?)
  • 为什么中国的AI发展慢了?

  • 市场太小:中国人均GDP低,很多企业觉得AI贵,不如人便宜。
  • 补贴不足:当年外卖、打车烧钱大战的气势去哪儿了?
  • 网络效应弱:用的人越少,AI成长越慢,恶性循环。
  • 再不追赶,门票都没了!

    Meta(脸书)的扎克伯格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押注AI,因为他知道:
    现在不玩AI,未来连玩游戏的资格都没有!而相比之下,中国的互联网大厂还在……忙着回购股票

  • 留给中国AI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