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大脑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你的专属”第二脑”使用手册
一、前言:AI不是阿拉丁神灯,是你隔壁工位的那位
别再对着AI念叨”急急如律令”了——它不会突然变出完美答案。不如把它当成新来的实习生,需要你耐心培训(偶尔还要投喂零食般的数据)。
二、入职培训三部曲
1. 破冰环节:来个深度自我介绍
错误示范:”写个营销方案”
正确姿势:
“我是XX公司宠物殡葬师,客户常因仓鼠去世崩溃。需要既专业又有温度的沟通话术,像《入殓师》+《动物森友会》混合体。你扮演过这类角色吗?”
2. 工作交接:给它装个记忆U盘
3. 升职加薪:培养专属职场黑话
开发你们之间的”摩斯密码”:
三、实战锦囊:职场老油条教你偷懒
产品命名 | “起个咖啡机名字” | “要像‘特斯拉’颠覆汽车那样颠覆咖啡机界,名字要有科技感但别像家电说明书”
年度总结 | “写工作总结” | “用《权游》旁白风格,把Q4季度写成对抗‘冬季异鬼’的史诗战役”
撕X邮件 | “骂合作方的邮件” | “写出《穿普拉达的女王》里梅姨训人时的优雅杀伤力”
四、关系维护小贴士
五、终极忠告
长期相处的AI会逐渐染上你的思维”口音”——可能某天突然用你最爱用的梗,或者学会了你写邮件时特有的夸张比喻。
就像养电子宠物,只不过这次…是它在悄悄驯化你。
一个产品经理的AI觉醒之旅:从倔强青铜到真香王者
第一章:那年杏花微雨,我说不用AI
11个月前,我还是一个誓死捍卫手工劳动尊严的产品经理。明明在开发一款被几万人追捧的AI产品,但我的键盘必须纯洁无AI!
为什么?
于是,我继续快乐地靠手写需求文档、手动排版用户故事,像个中世纪的抄经僧一样虔诚地敲键盘……直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第二章:沦为团队的“生产力黑洞”
事情的转折是从一个超级复杂的Scrum项目开始的。工程团队突然祭出大招:“这次我们需要50个高度精细的用户故事!”
而我?
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手速跟不上时代”,成了团队最大的生产力瓶颈!
第三章:救命恩人Oleksii的AI点化术
就在我濒临崩溃,疯狂在办公室里发表“手写文档才是产品经理的灵魂”演讲时,我的工程经理Oleksii看不下去了。
他叹了口气,用看着沉迷竹简拒绝印刷术的古人的眼神看着我,说:
“试试Ctrl+C + Ctrl+V + AI魔法吧。”他教我:
结果?ChatGPT吐出来的用户故事——
结构完美
覆盖所有隐藏需求(什么移动端适配、无障碍设计、定价等级……我平时都靠蒙!)
甚至还预判了我没想过的Bug!
第四章:觉醒!AI不是工具,是同事
那一刻,我悟了。
就像你不能指望一个新同事一入职就懂公司黑话,AI也需要足够的背景知识才能发挥真正的实力。
现在的我,已经从一个倔强青铜蜕变为AI真香党。甚至开始思考:
AI能帮我做更高级的决策吗?
它能不能回答终极问题——‘我接下来该干嘛???’
当AI成为你的”职场八卦王”:解锁上下文工程的搞笑威力
最近的大型语言模型(LLM)进化得比你的健身卡使用频率还高——它们已经学会跨越时间线跟踪你的上下文,就像办公室里那个永远知道所有小道消息的同事一样烦人(但这次很有用)。
你的AI助手:一个不会请假的”思考姐妹”
一年来,我给2万+科技工作者办过工作坊,发现大部分人都像刚买了智能手表却只用来看时间:不会用AI的真正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
如何把你的AI调教成”职场军师”?
AI助手擅长什么?
当AI助手成了你的”大脑外挂”
你以为是AI在做所有工作?错了!这就像搭便车去目的地——车是你的,方向盘还在你手上,只是多了个导航员帮你避开堵车和收费站。
“我俩不是天才,但在一起就变得很厉害”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说过一句大实话:”我不是天才,特沃斯基也不是,但一合作,我们就神奇般地变牛了。”
现在,AI助手就是这个神奇队友。我的学生们可不是用它来躺平,而是让AI帮他们:
AI助手:从”我能帮你啥?”到”你怎么现在才找我?”
学生们很快发现——这东西上瘾!
结果?他们的生产力暴涨,领导都惊呆了:”你怎么做到的?!” 于是他们开始反向培训管理层(人类居然反过来教人类怎么用AI……)。
AI助手的超展开用法
你以为只是写个PRD(产品需求文档)?不!这帮家伙开始玩得更野了:
一位学生开发了”职场女性发展助手”(专治升职瓶颈)
另一个销售经理让AI当”虚拟教练”(再也不怕1对1尬聊了)
还有人入职第一天建了个”新人导航助手”
——两周后CEO震惊:”你这老员工吧?!”
所以,AI助手真正的价值不是取代你,而是让你变得比你想象中更牛。毕竟,谁不想多一个不会累、记得住、还不会跟你抢功劳的队友呢?
我该如何搭建AI助手?
打造AI助手:一场人力资源部的闹剧
想给你的工作增添一位”永不疲倦”的数字化同事?方法多得像是HR部门的招聘渠道——
但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假装自己在雇佣新员工!
1. 招聘环节:设定你的AI人格
先给你的AI写份”职位描述”,告诉它:
2. 入职培训:塞给它一堆文档
HR的标准操作——直接把公司手册扔过去!
3. 正式上岗:开启第一个任务
现在,你的AI已经”熟悉业务”了,是时候让它开始工作了!
恭喜!你的AI助手已经成功融入团队,并且永远不会要求加薪!
当你的AI助手比你还忙:科技时代的招聘闹剧
第一步:史上最奇怪的“招聘”流程
想象一下,你正准备给自己雇个帮手——不是那种会偷吃你零食的人类助理,而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数字打工人(也就是AI)。步骤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AI没有“项目”功能?别慌!
这时你可能会发现,你的AI助手活像个拒绝加班的老员工,功能简陋得像20年前的程序。别急,文章的最后我偷偷藏了个备用方案——就像偷偷塞进抽屉的备用零食,关键时刻才亮出来。
像给自家孩子取名一样慎重,我决定这个AI助手就叫”Tal的小秘书”——不不不,“Tal的AI助手”听起来更专业(虽然内心还是想叫它”Tal的电子小跟班”)。
“这玩意儿到底是干啥的?”
别问,问就是薛定谔的功能——在AI启动之前,理论上它可以同时是”火锅推荐器”和”帮老板写周报的枪手”。
真正的极客都懂得:
(此时项目的灵魂已经完成了一半)
重要提示:如果中途有人追问细节,请保持高深莫测的表情说:”它在量子态。”
如何给你的AI思考伙伴”发offer”
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招AI助手,而是在招聘一位永远不会喊加班的”数字思考超人”?
价值观第一的”招聘标准”
“项目”功能:AI版的员工手册
简单来说:
如何用一句话逼疯你的AI助手(不是)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AI教练兼灵魂拷问官!你们可以叫我“人生导师Pro Max”版Siri!
我的任务是:
我是——
(系统提示:该AI目前已因过度自恋被强制下线)
热烈欢迎新“员工”入职指南
公司概况速成班
各位老板们注意了!你们刚刚“雇佣”的这个AI助手可不像那些朝九晚五还要喝咖啡的人类员工。不过为了让这个超强赛博打工人快速上岗,还是得来点基础培训:
组织架构の神奇世界
我们的团队结构堪比漫威宇宙:
生存必备冷知识
季度小目标
本季度我们要完成:
欢迎来到这个充满bug…啊不,充满机遇的快乐大家庭! 记住:在这里,所有技术问题都可以用“重启试试”来解决,所有管理问题都可以用“聚餐解决”。现在,快去帮老板冲一杯“数字咖啡”吧!(注:这句是隐喻,本AI不具实体咖啡冲调功能)
信息收集访谈:关键问题清单
为了确保我能更好地理解您的业务、组织和行业背景,并为您提供更精准的支持,我需要了解一些关键信息。以下是按优先级排序的问题列表:
1. 公司层面的核心信息
2. 组织与运营方式
3. 行业趋势与挑战
请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如果您觉得某些问题暂时无法回答,也可以跳过或提供部分信息。一旦我们完成讨论,我将整理成一份精简的、可直接加入项目知识库的文档。
提示:如果某些问题涉及敏感信息,您可以概括回答或提供“大致方向”而非具体细节。
项目管理:像煮泡面一样简单还是拆盲盒般刺激?
哎呀,欢迎来到项目管理的神秘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有可能——项目目标会变,客户要求会变,连你的咖啡杯都可能在你最忙的时候神秘消失。所以,准备好跳进这场时而像精准计划的美式橄榄球、时而又像即兴发挥的街头魔术的奇妙旅程了吗?
1. 聊天线程:项目界的“分盒子”法则
就像你不会把袜子塞进微波炉一样(但愿如此),你也该把不同项目放进各自的聊天线程里。为什么呢?
2. 启动项目时,你需要:像个憋不住话的八卦朋友
当你准备开启一个新项目时,丢出以下这段话给你的AI助手:
“嘿,AI小伙伴!既然你现在知道我们公司是卖什么的了(希望不是卖后悔药的),来聊聊我手头这个新项目吧!目前我所知道的是……”然后,别客气,直接开讲!
不用管逻辑,随性发挥就行
就像和朋友吐槽老板那样,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问题:为啥客户总在周五下午5:59发邮件?
背景:这事儿5年前曾经搞砸过一次,所以我有点PTSD……
政治因素:市场部李总和财务部老王又在暗中较劲了!
资源限制:预算?哦,你是指那比速溶咖啡还稀少的“精神支持”吗?
3. AI是你的“吐槽搭档”+“点子风暴机”
把这些零散信息扔给AI后,它会:
4. 万一聊天爆炸了怎么办?
是的,哪怕是AI也有它的内存极限,别忘了——
Plan B 方案
最后总结:项目管理三板斧
所以,现在—— 快去开个新聊天窗口,把你的项目故事甩给AI吧! (前提是你还没被老板的突然会议打断……)
当AI选美大赛遇上实用主义老板
嘿,又到了那个永恒的问题时间——就像选择早餐麦片一样让人纠结!每当有人问我”该选哪个AI模型”时,我都忍不住想说:
“选最聪明的那个!”
是的,就像你不会雇佣一个只会数到十的会计师一样。我们不是在玩”用量大从优”的游戏。
现实工作中的AI选择指南:
如何正确”雇佣”你的AI助手
终极结论
当你完成了这套标准流程——恭喜!现在你可以像个真正的资本家一样,靠在椅背上对你的AI助手说:”开始干活吧!”(它甚至不会翻白眼)
当你问AI”我下一步该做什么”时,可能发生的三种荒谬场景
1. 空白的LLM聊天窗口:一场AI的哲学冥想
如果你把这句话扔进一个啥都不知道的AI对话框,它可能会:
2. 有上下文的AI:你的超级赛亚人同事
但如果AI知道你的项目、团队甚至同事的名字?那画风就变成了:
3. 终极版:当AI开始替你打工
看看这些真实的魔鬼操作:
结论:AI像你的私人制片人
(需要更具体的行动清单?试试告诉它:”这是我的项目、我的死线,和我的冤种同事…”)
简单即美:AI提示词的隐藏艺术
你以为得用莎士比亚级别的华丽辞藻才能让AI乖乖听话?错!现代的AI就像你那位总爱抢答的学霸同桌——点到为止,它就能“把点连成线”。
为什么简单反而更有效?
AI研究员的小秘密
曾在Anthropic和OpenAI混过的Karina Nguyen说过一句名言:
“模型非常擅长将点连成线。”换句话说,AI就像那个总能在你只说“我昨天那个……”时就秒懂你要吐槽老板的闺蜜。
总结:与其卷文采,不如直接上需求
所以,下次别纠结措辞了,直接说人话,然后坐等AI给你表演“脑内小剧场”吧!
助手的其他用法
AI原型开发:三步让你少踩坑多赚钱
想用AI快速搞出产品原型?别在那瞎忙活了!跟我学三招,保证让你从「PPT造车」升级成「老司机飙车」——
1. 跟镜子里的自己玩俄罗斯套娃
2. 把团队会议变成吐槽大会
3. 让客户当免费测试员的小心机
让AI成为你的八卦好闺蜜:高效原型开发与自动化秘笈
一、原型设计:你的AI是个”像素完美主义”艺术家
开发原型?这事简单得像点外卖。
二、AI自动化:你的“实习生助理”(但不会抱怨)
AI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实习生,但它不会偷偷刷Instagram,也不会忘记你的咖啡需求。最适合AI的任务?
重复但需要一点小聪明的活(比如:把客户吐槽变成关键词,而不是让你逐字看一千条反馈)。
事件触发型(比如:“当客户骂街时,紧急call我!”)而不是“每天早上挨个查100个表格”。
错误示范:“每周一早上把所有数据汇总一遍。”(除非你是真的想用AI制造周报地狱。)
正确示范:“当客户退订时,立刻告诉我他上次骂了什么!”
5个AI帮你偷懒的绝妙想法
三、和AI聊八卦:它是你的赛博树洞
有时候,你只想对AI喊一句:“你知道某某刚才多离谱吗?!”
总结:AI是你的
养成习惯,榨干AI助手的价值
当AI遇上人类: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智力相亲”
1. 心态决定输赢:AI不是你的老板,也不是你的敌人
想象一下:你正在和一个极度自信但偶尔不太靠谱的伙伴合作。它会突然蹦出”惊人”的建议——有些是真知灼见,有些则会让你怀疑它的逻辑是否借鉴了《海绵宝宝》的剧本。
就像你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偶尔会对着空荡荡的高速公路尖叫,你也不会一气之下拔掉它的电源。你依然会让它继续工作,因为它偶尔真的能提醒你那些被你忽略的细节。
2. “AI知道什么?”不如问:”我告诉它什么?”
AI助手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像一场“你画我猜”游戏——你给的信息越模糊,它的答案就越离谱。
“我给的信息够具体吗?”
“它理解我的需求了吗?”
“如果我听不懂人话的AI一样解释,AI能听懂吗?”
3. AI是个”触发怪”,不靠谱?没关系,它能让你思考
有时候,AI的错误建议比它的正确建议更有价值。
4. 你的直觉:最强大的”AI模型”
David Lieb(Google Photos创始人)说过:
“你的直觉是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AI再智能,也比不过你的专业判断+实战经验。
如果你觉得AI的回答很“蠢”,别急着否定AI本身,而是:
总结:如何让AI从”实习生”升级成”得力助手”?
别指望AI”自动搞定一切”——它不会读心术,别让它猜!
给更详细的背景信息(就像给人安排工作时,说的越清楚,对方做得越好)
学会筛选AI的建议(接受有用的,忽略离谱的)
相信自己的判断(你的直觉比任何AI模型都强)
让AI助手像“超级大脑”一样工作的秘诀
1. 知识复利:让AI越用越聪明
你以为AI只是个“一问三不知”的新员工?错!它其实是个“会吃经验的怪兽”——只要你喂得好:
2. 记忆魔法:人工版“冥想盆”
麻瓜们用笔记本,我们用AI知识库:
透明可控:不像人类会“选择性失忆”
精准投喂:只给看你想让它看的“记忆面包”
连线游戏:它能把“火星咖啡机故障”和“月球煮泡面的技巧”自动关联(虽然目前还是冷笑话水平)
3. 突破字数限制的骚操作
当AI开始“记忆超载”时:
4. 黑科技文件管理
我们准备了:
主文档:浓缩版《AI驯服指南》史诗
废弃清单:包括“用户打错字的37种创意拼写”(用于未来的AI考古研究)
提示:如果AI开始用“我记得我们上次说过…”套路你,说明这套系统…真的起作用了!
助手接下来可能会如何演变?
AI助手:美好幻想还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1. 打破“人肉API”——让AI自己学会更新
我是助手和现实世界的“手动转换器”——把对话复制粘贴到会议记录里,把PPT转成PDF(然后祈祷没人发现最后一页格式崩了),偶尔良心发现时才更新一下项目文档。
2. 团队AI,新手拯救者
新人入职第一周:翻遍共享盘、问遍同事、听完5小时的培训录音……然后发现真正有用的东西写在某个离职员工的个人笔记里。
3. AI参谋长:比你的闹钟还烦人
“我今天该做点啥?”——人类永恒的迷茫。现在AI只会安静地等我们提问,像个社恐的图书管理员。
上下文改变一切
别再对着聊天框许愿了!优秀打工人使用AI的秘诀是:
听说你的AI落后得像个诺基亚手机?试试这些野路子:
当你开始感觉AI比产品经理更懂需求时:
→ 可能该给它申请工牌了
→ 或者该考虑把产品经理换成ChatGPT
(本文灵感来自于那个总在深夜推送黑科技文章的”36氪”,原作者是能把用户协议翻译成段子手的”神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