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0
0

Manus的9000万美元是不是吹牛?揭秘AI圈最大的“泡沫”

这个AI公司到底是真赚钱还是”画饼高手”?

10万一个的邀请码?!

最近有个叫Manus的AI公司火得不行,据说他们的邀请码都被炒到了10万元一个!这价格比我老家一套房的首付还贵,难道这玩意儿能当传家宝?

9000万美元年收入是真是假?

更夸张的是,Manus宣布他们的年化收入已经冲到90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接近6个小目标!从3月份上线算起,才几个月时间就吹出这么大的泡泡,是AI真的印钱快,还是财务计算方式过于”灵活”?

网友犀利质疑:

  • “这数字怕不是拿Excel拉的吧?”
  • “RRR是什么鬼?ARR都不敢用?”(ARR是常见的年度经常性收入,而RRR=收入运行率,听着就有点”财务魔术”的味道)
  • “几个月6亿?建议查查他们的计算器是不是坏了。”
  • 一句话总结:

    到底是AI界的”印钞机”还是”画饼大师”,咱们拭目以待。不过,能把邀请码炒成奢侈品,这营销水平我给满分!
    Manus的9000万美元是不是吹牛?揭秘AI圈最大的“泡沫”

    AI公司财报的数字游戏:ARR vs. RRR,谁在画大饼?

    Manus创始人肖弘发长文解释“为什么RRR比ARR更靠谱”时,整个AI圈默默翻了个白眼:“哦?又换算法了?”
    毕竟,AI公司现在玩数字就像小孩玩积木——越堆越高,越高越虚

  • Genspark声称:9天收入1000万美元(是9天还是90天?手滑多打了个0?)
  • Lovable放话:8个月收入破亿(建议顺便把资本破防速度也统计进去)
  • 这些数字看起来很性感,但就像健身房镜子里的腹肌——角度对了人人都是彭于晏

    ARR vs. RRR:一场数字魔术秀

    为了让各位理解这两者的区别,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 假设你月薪1万,年底年终奖3万
  • ARR算年薪?1万×12=12万 → 只算稳定工资,年终奖是“意外之财”不上账。
  • RRR算年薪?(1万+3万)×12=48万 → “这月拿4万?那全年岂不是48万?”(老板:???)
  • 显然,RRR算出来的48万年薪就像健身房里的肌肉男说自己一年365天都这么壮——骗别人就算了,千万别骗自己

    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稳如老狗

  • 定义:可预测的订阅收入,SaaS公司的行业标准。
  • 公式MRR(月订阅收入)×12,只算“每个月固定会来的钱”。
  • 投资人最爱:“明年至少能赚这些?行,投了!”
  • 问题来了——ARR假设用户永远忠诚市场永不变化。就像你以为前任会一直爱你,结果人家已经刷起了Tinder

    RRR(Revenue Run Rate):放飞自我

  • 定义“这个月赚多少?那全年就×12!”
  • 公式当前收入×12(简单粗暴,童叟无欺)。
  • 适合场景刚融资完的新公司,或者PPT特别好看的企业
  • 风险点很明显:如果你这个月赚了100万是因为客户临时充了会员,不代表下个月他还会充啊!

    结论:投资人应该信哪个?

  • 喜欢稳健的投资人——选ARR,至少不会突然暴雷。
  • 喜欢刺激的投资人——选RRR,万一梦想成真呢?
  • 至于AI公司?他们可能更关心下一个可以“创新”计算的指标是什么……

  • 毕竟,在“数字造梦”这件事上,AI可比人类强多了。*
  • Manus的9000万美元是不是吹牛?揭秘AI圈最大的“泡沫”

    当财务数据变成”变魔术”:揭秘ARR背后的”创意”计算法

    肖弘,这位Manus的创始人,在谈到为什么选择RRR而非ARR时,眉飞色舞地给出了他的”数学小课堂”:

  • “Revenue Run Rate(RRR)是个老实人,它只会规规矩矩地拿当月Revenue×12,不耍花招!”*
  • 但他随即掏出了ARR的”黑历史清单”,掰着手指头开始数:

  • “7天变年收”戏法:有些公司刚上线一周,就把7天的收入乘以52,直接宣布”看!我们年化收入上百亿了!”——殊不知,这里面可能全是用户的”预存款”,热度一过,数字秒变泡沫。
  • “时间折叠术”:客户签了三年合同?财务规范说得分期确认?不行!为了ARR好看,直接打包进今年账本,”三年收入一夜暴富”!
  • “KOL返现大作战”:给网红50%甚至70%佣金,让他们贴钱卖年费会员,粉丝拿到返现乐开花,公司账上ARR飙涨——可实际呢?全是”贴钱买热闹”,用户连产品是啥都没搞明白。
  • “一次性收费变ARR”:部署费、定制费、培训费……统统塞进ARR里充数,仿佛在说:”看!我们收入多稳定!”——可这些钱明年还能再收一次吗?悬。
  • “免费试用,先记账再说”:大客户免费试用半年?没关系,ARR按”未来可能的”价格先算上!至于客户续不续费……那是未来的问题。
  • “折扣隐身术”:给客户打了5折,账上却按原价记账。实收50万,ARR写100万,堪称”财务界的PS技术”。
  • “所以ARR啊,就像美颜相机里的自拍,”肖弘总结道,“看着光鲜,卸了妆才知道真相。”*
  • Manus的9000万美元是不是吹牛?揭秘AI圈最大的“泡沫”

    硅谷数字游戏的”RRR”魔术表演

    今天,科技圈又迎来了一场经典的”数字魔术秀”。我们的主角肖弘先生再次登台,挥舞着他的”RRR”魔法棒,试图说服台下的观众们——”相信我,这才是真实的!”

    魔法师的道具清单

    他毫不吝啬地展示了自己的”魔法书”,里面列着一些高贵的名字

  • AWS(云计算界的恐龙)
  • Databricks(数据舞者们的神殿)
  • Stripe(让钱流动的神秘通道)
  • “看!他们都用RRR!”肖弘兴奋地喊着,仿佛RRR是某种业界的圣杯。但,咳咳,打住——让我们掀开帘子看看他的兔子洞到底有多深

    成熟的巨头 vs. 萌新Manus

    不得不说,RRR在某些公司手里的确像模像样,因为它们积累了足够的历史数据,足以预测未来。而Manus呢?它更像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几个月的运营数据就被强行套上RRR的光环——这不叫预测,叫算命
    更讽刺的是,Manus的活跃用户人数像坐了滑梯——3月还是2000万月活,5月就跌到了1000万,堪称”用户蒸发术”。按肖弘的”Usage Based”理论,收入应该同步陨落吧?但显然,数字游戏的精髓在于——让真相变得面目全非

    AI创业圈的集体狂欢

    当然,Manus绝不是一个人在演戏。整个AI行业都是这场数字狂欢的一部分:

  • Genspark:上线9天就宣布1000万美元ARR!(这可能比某些网红变现还快。)
  • Lovable:35个人,8个月创造1亿美元收入,并号称年底冲刺2.5亿,1年内目标10亿!(这究竟是商业奇迹,还是童话故事?)
  • ChatGPT发布后,AI公司的年收入超过150亿美元,看起来风光无限。但谁知道,这些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有多少是泡沫,多少是魔术

    总结:硅谷数字戏法的黄金时代?

    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游戏,观众们是该赞叹、质疑,还是干脆加入?毕竟,在硅谷这场大型魔术秀里,谁先戳破泡泡,谁就输了
    Manus的9000万美元是不是吹牛?揭秘AI圈最大的“泡沫”

    AI公司的数字魔法秀:从”ARR”到”ERR”的奇幻漂流

    第一章:数字背后的小心思

    这些AI公司就像变魔术一样,总能抛出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

  • 时间短——仿佛昨天才成立,今天就爆火!
  • 增长快——用户数像坐火箭,“咻”的一下就上天了!
  • 数字大——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经常性收入)动辄上亿,仿佛在写科幻小说!
  • 可为什么大家都沉迷于这种“数字大乐透”呢?

    第二章:技术门槛?不存在的!

    以前做AI是个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儿,能写出一个像样的模型,都能让人跪着喊“大神”。但现在嘛——

  • 人人都能调用ChatGPT的API,效果比你连夜写代码还好。
  • 创业者慌了:”完了,我的核心竞争力是啥?“
  • 解决办法:既然技术没法吹,那就吹财务数字!
  • 于是,ARR这种传统商业指标成了AI圈的“救命稻草”——投资爸爸们一看:“嗯,这个我懂!”

    第三章:AI工具 vs SaaS,一场不公平的较量

    你以为AI工具能用SaaS的标准来衡量?Too young!

    传统SaaSAI工具
    功能稳定迭代速度快过高铁
    用户迁移成本高用户用脚投票,秒换新欢
    数据护城河深今天的核心技术,明天可能就开源了

    所以,传统ARR在AI圈可能只是个“美丽的误会”,难怪投资人开始调侃某些AI公司的收入是“ERR”——Experimental Recurring Revenue(实验性经常性收入)

    第四章:历史就是个复读机

    每次技术革命,都有一堆“虚荣指标”冒出来:

  • 2000年互联网泡沫:狂吹点击量、页面浏览量
  • 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活、下载量成了万能借口
  • 2023年AI热潮:ARR华丽变身ERR
  • 不变的套路,相同的结局——泡沫破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 第五章:最终审判日

    不管数字游戏玩得多溜,市场最终还是会问:
    产品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技术壁垒够厚吗?
    团队能持续创新吗?
    商业模式能活过下个季度吗?
    如果你还在沉迷财务指标的包装术,现实会给你一记重重的耳光!毕竟,潮水退去时,穿泳裤的才能笑到最后,其他的……自行脑补吧!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