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4
0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大模型玩起过山车:DeepSeek突然涨价,行业内玩家瑟瑟发抖

曾几何时,DeepSeek还被称为“AI届的价格屠夫”,在5月份扔出 1元/百万token 这颗“白菜价炸弹”后,整个行业直接被炸懵了——智谱、字节、阿里、百度、讯飞、腾讯等大厂纷纷抱头跟进,有的甩出 最高97%的骨折价,更有狠人直接祭出 “免费大餐”。价格战一打就是大半年,搞得各大AI公司财务部门纷纷捂紧钱包哀嚎:“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大模型要正式进入 “论斤卖” 的时代时,DeepSeek突然画风一转——“不玩了,我要涨价!”。从9月6日开始,DeepSeek将取消夜间优惠,统一定价,输出价格飙升至 12元/百万token,相比此前的优惠价直接 涨了50%

为什么涨价?市场猜测满天飞

  • 成本扛不住?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成本高得吓人,企业总不能一直卖“亏本价”。
  • 价格战结束? DeepSeek可能是第一个叫停这场 “AI大甩卖” 的玩家,后面估计陆续有人跟上。
  • 商业策略? 先用低价打市场,等对手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拉回正常价。
  • 未来的价格走势:还会继续降吗?

    目前看来,降价的空间确实在缩小,毕竟企业不可能一直贴钱提供服务。但如果有更高效的技术突破,说不定 成本还能再压缩,或者可能出现 “梯度定价”——通用模型降价,但高性能、定制化服务涨价。
    总之,这次涨价可能只是个开始,后续还会有更多变数。各位AI玩家,系好安全带,价格战还没彻底结束,随时可能再来一轮!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2024-2025年AI大模型市场的”价格过山车”

  • 2024年的便宜狂欢*
  • 还记得2024年5月吗?那时候大模型厂商纷纷降价,仿佛AI算力不要钱一样。各家比着甩卖API,程序员们笑得合不拢嘴——“老板,再来10亿token!”

  • 2025年的价格回温*
  • 结果到了2025年,风向突变,”降价潮”直接改成”稳价(甚至涨价)联盟”。国内的”大模型六小虎”里:

  • 涨价的4家:智谱、月之暗面、MiniMax、阶跃星辰(AI公司名字怎么越来越像玄幻小说门派?)
  • 稳住的2家:百川智能、零一万物(大概是忙着数钱没空调价)
  • 而腾讯、阿里、百度等大厂则玩起了阶梯计价——推理模式和非推理模式的价格差距,堪比高铁商务座和无座的区别。

  • 国际大厂的”真香”定律*
  • 国外厂商嘴上喊着“AI会越来越便宜”,实际动作却很诚实:

  • OpenAI、Anthropic、谷歌:价格基本不动,偶尔小涨
  • xAI:推出300美元/月的订阅档位(马斯克:嫌贵?送你一辆Cybertruck抵用券行不行?)
  • DeepSeek:我只是大趋势里的”小浪花”*
  • 在这样的环境下,DeepSeek的涨价不过是行业缩影:
    2025年AI价格现状下行速度放缓:AI不再白菜价- 高阶模型锁高价档:200美元/月起步(相当于每天少喝6杯瑞幸)- 整体趋势稳中有升(像极了某些城市的房价)

  • (数据来源:公开渠道,如有错漏……那可能是AI自己改的价格?)*
  • 01.DeepSeek、大模型六小虎API价格普涨,但有两家近1年没改价

    大模型”过山车”涨价记:从拼夕夕到爱马仕的奇幻漂流

    还记得2024年吗?那时的AI圈,简直像超市限时大甩卖——各大厂商挥舞着价格战的大旗,API收费跌成了”白菜价”。百万tokens几毛钱?比菜市场讨价还价还刺激!可惜这场狂欢没持续多久,一觉醒来2025年,行业画风突变,从”拼夕夕模式”直接切换成了”奢侈品专柜”。
    拿DeepSeek来说,当年V3发布时,搞了个45天的”亏本大甩卖”,结束后API费用直接坐上了火箭:

  • 价格”蹦极”实录
  • 优惠期:2元(约等于请AI喝瓶矿泉水)
  • 恢复价:8元(AI开始点奶茶了)
  • 九月新价:12元(好家伙,AI改喝星巴克了)
  • “行业潜台词”分析*:
  • 前期低价:”亲,试试嘛~首单免费哦!”(用户养成中)
  • 中期回调:”亲,我们要可持续发展呢~”(用户已上瘾)
  • 后期暴涨:”亲,这可是VIP尊享版呢~”(用户:???)
  • 网友锐评:
    “以前是’AI普惠’,现在是’AI普贵'””建议改名DeepSeek(深挖)用户钱包”(行业观察员悄悄补充:说不定哪天就会推出”订阅制尊享黑金卡”,附带AI撒娇功能?)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关于DeepSeek推理API价格的趣闻大揭秘

    哎呀,听说DeepSeek家的推理API最近有点”调皮”——价格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但刹车片似乎比油门管用?来看最新情报!

  • 降价小惊喜:今年9月份,DeepSeek决定“大发慈悲”一波,把输出的价格从16元直接降到12元!打算用API的老板们,省下的钱可以买杯奶茶庆祝了~
  • 反向操作:不过别高兴太早。背后的真相让人”一边笑一边哭”——虽然服务器成本在降,需求涨得快呀! 就像春运抢票一样,量越大,整体价格……嗯,懂的都懂。
  • 打个总结稳中向好,持续小跑(跑向涨价的方向)。速度不快,但脚丫子一直在动。想省钱的,9月抓紧出手,后面嘛……就看运气了!
  • 怎么样?是不是比读财经新闻下饭得多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大模型价格大战:从”白菜价”到”心疼价”的奇幻漂流

    2025年Q1之后,大模型六小虎(智谱、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阶跃星辰、零一万物)的价格集体玩起了”高空降落伞”,就是不往下掉,反倒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智谱的收费进化史

  • 上一代GLM-4模型:定价堪比夜市烧烤摊大酬宾,”统统5元!百万token随便啃”(不分输入输出)。
  • 今年7月GLM-4.5模型:摇身一变,成了高级西餐厅,”64元/百万token”的价格,不禁让人思考:”我的AI是去法国厨艺进修了吗?”
  • 高速推理版本(GLM-4.5-X):输出价格直接飞升64元/百万token,堪比节假日机票涨价。
  • 最低档计价:即使选择”经济舱”(输出长度<32K,推理速度30-50 token/秒),价格也从5元涨到了8元——这波操作告诉我们:"AI也开始通胀了"。
  • 现在的问题是:大模型厂商们是觉得用户的钱包太鼓了,还是自家的服务器开始收保护费了?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AI模型的”过山车”定价之旅:今天打折明天涨

    这些AI公司简直比菜市场大妈还会玩价格战!来看看最近这些模型定价的魔幻操作:

    价格变脸比翻书还快

  • 2024年8月:月之暗面刚推出企业API时,128K上下文场景的价格是60元/百万tokens,贵得让用户直呼”钱包疼”。
  • 2024年4月:突然降价!使用K1.5模型的输出价格腰斩30元/百万tokens,用户狂喜”终于亲民了”。
  • Kimi K2推出后:你以为占便宜了?不!价格又嗖地一下弹回64元/百万tokens,比原先还贵4块!
  • 用户心态大起大落

  • 第一阶段(60元):”AI是奢侈品,用不起用不起。”
  • 第二阶段(30元):”良心!赶紧囤点API用量!”
  • 第三阶段(64元):”你这价格是坐火箭了吗?怎么还反向升级了?”
  • 总结*:AI定价策略堪比股票市场,用户得时刻盯紧价格走势,不然一不小心就被割韭菜!建议下次调价前先发个预告,让大家提前备好速效救心丸。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AI模型定价大战:谁是省钱王者?

    最近AI大模型的API价格简直比股市还刺激!我们来扒一扒最新的定价风云:

    价格变化大盘点

  • 百川智能:稳如泰山!自从今年5月Baichuan4旗舰模型发布以来,输入输出都保持100元/百万tokens的价格,堪称”理财型AI”。
  • 月之暗面Kimi:相比之下,Kimi的价格变化堪比过山车,最新高档位的API定价(没错,就是土豪们用的那种)让人直呼钱包痛。
  • 谁是省钱能手?

    如果你是个精打细算的AI玩家,百川智能显然是”懒人必备”——因为它不涨价!而Kimi嘛,就像个喜欢逛街的土豪,时不时调整价格考验你的钱包深度。

  • PS:* 看完价格对比,我只想说:”AI便宜才是硬道理!”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AI模型价格大战:钱包的春天要来了?

  • 听说AI公司最近开始玩价格战了?* 这事儿可有意思了:
  • “曾经的贵族”abab-6.5s:去年8月还在装模作样搞促销,输入输出统一1元/百万tokens(相当于请AI吃顿饭的钱)。现在倒好,直接”下架处理”,跟某些过季衣服一个待遇。
  • 新晋选手MiniMax-Text-01
  • 输入:1元/百万tokens(跟不要钱似的)
  • 输出:8元/百万tokens(突然就金贵起来了)
  • 这差别待遇,说得好像AI输出的是金箔一样!

  • 推理界的”高级玩家”M1
  • 输入:2.4元/百万tokens(考虑到通货膨胀,勉强接受)
  • 输出:24元/百万tokens(你是把token当钻石卖了吗?)
  • 温馨提示*:想薅AI羊毛的朋友们要抓紧了,谁知道明天价格是会跳水还是坐火箭呢?反正这些AI公司调价比变脸还快!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把AI定价玩出花:看各家如何”掏空”你的钱包

  • ① 迷你与跃动的价格华尔兹*
  • 阶跃星辰这家公司真是把”限时优惠”玩明白了
  • 4月推出的多模态模型像个清仓大甩卖的导购员:”Step-R1-V-Mini只要8元包邮哦~”
  • 三个月后新品上市立即上演川剧变脸:Step 3摇身变成”高端会员制会所”
  • ② 定价策略的魔鬼细节*
  • 普通档(≤4k)*:
  • 价格基本持平或小幅下调
    像是超市试吃柜台:”第一口永远免费”

  • 土豪档(4k<输入≤64k)*:
  • 明显涨价还要装作很委屈
    输出价格直接涨到10元/百万token
    活脱脱演唱会前排座位溢价指南

  • ③ 有趣的窗口缩水现象*
  • 新版最大支持64K上下文窗口
  • 比前代100K直接砍掉36%
  • 美其名曰”产品迭代”,实则是”内存涨价了,咱们得省着点”
  • ④ 行业潜规则观察*
  • 所有厂商都在玩”加量不加价”的文字游戏
  • 真正加量又加价的部分都被悄悄藏在最高档
  • 就像自助餐厅:沙拉吧永远管够,但海鲜区永远在”补货中”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AI模型定价:一场永不打折的”黑五”促销

    “降价?不存在的”:Yi-Lighting的定价奇观

    2024年10月,零一万物隆重推出Yi-Lighting,定价0.99元/百万tokens,并骄傲宣布:”这就是最低价!”然后……

  • 2年后:*
  • 客户们:”咱们降个价呗?”
  • 零一万物:”我们模型可智能了呢!要不…免费给你们换别的模型?”
  • 于是,当你欢天喜地调用Yi-Lighting,你得到的可能是DeepSeek-V3Qwen-30B-A3B或其他随机模型——堪称”AI盲盒”。

    厂商定价心理学:薛定谔的”最高档”

    AI厂商定价就像奢侈品店:

  • 最高档价位永远不变,”限量款”仅供富豪享用
  • 实际成交价?谁问谁尴尬
  • 智东西制作的“阶跃星辰大模型API定价趋势图”,完美印证了这一点——数据点全是最贵的那档!毕竟谁也不愿意公开自家最低成交价……

    总结:AI时代的”定价玄学”

  • 永远不变的标价,永远变化的服务(Yi-Lighting:”我们的模型会自己找人代班!”)
  • 最高档定价仅供参考,实际是谁买谁知道
  • 想谈降价?不如聊聊AI自动给你换模型的快乐盲盒体验
  • 结论:AI定价是一门艺术,而厂商都是毕加索!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零一万物大模型API的价格,便宜到让人怀疑人生

    你没看错,这不是慈善活动,是正经的商业定价

    大模型API的价格表(单位:人民币)

  • 标准版
  • 每千token 0.01元(是的,你没看错!)
  • 相当于 你用一顿早饭的钱就能跟AI唠几万字的天
  • Pro版(高性能)
  • 每千token 0.02元(依旧便宜得像白送)。
  • 性能翻一倍,价钱翻一倍,但还是很良心
  • 为什么这么便宜?

  • 可能是零一万物的程序员偷偷改低了价格,老板还没发现
  • 又或者是他们家的AI特别能加班,成本直接砍半
  • 更有可能的是,他们说:“既然别人敢卖贵的,我们就敢卖便宜的!”
  • 总结

  • 这价格,连隔壁摆地摊的大爷听了都要感叹:“你们是不是在赔本赚吆喝?”*
  • (PS:别问,问就是零一万物在做公益。)

    02.多家大厂细化定价规则,有模型输出超300字就得加钱

    大厂们的”省钱派对”突然变得不香了

    AI模型降价潮的”中场休息时间”

    还记得2025年那些”财大气粗”的科技大佬们吗?他们最近像是集体约好了一样——决定暂停”跳水大赛”,开始在AI模型定价上表现得像个”理智的成年人”。

    豆包家族的”超值套餐”

    字节跳动在2024年5月搞了个大新闻,推出了豆包Pro全家桶

  • 小于32K上下文版本:
  • 输入价格:0.8元/百万tokens(比一杯奶茶还便宜)
  • 输出价格:2元/百万tokens(大概是半包纸巾的价格)
  • 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在发布会上骄傲地宣称:“我们这个价格,比同行低了99.3%!”(就差没说”我们亏本大甩卖”了)
  • 这场发布会简直是把AI价格战推上了热搜第一,其他厂商的表情大概都是”你这样我们还怎么玩?”。

    2025年的”定价调整术”

    到了2025年,字节玩起了更精明的定价策略:

  • 豆包1.5 Pro和1.6版本
  • 32K上下文的价格还是老样子(堪称”坚持原价”的好学生)
  • 但新增了“越聊越贵”条款:
  • 如果你让AI输出超过200个token(约300字)
  • 输出价立刻变成8元/百万tokens(输入价依然不涨价)
  • 这就像是自助餐厅宣布:”前三个盘子免费,第四盘开始收费”
  • 现在其他厂商可能正在暗喜:”终于不用跟着你们一起’跳水’了!”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豆包大模型的”涨价变形记”:从青涩到成熟的价格演变史

    字节跳动大模型API的”经济适用型”到”精英版”之路

  • 豆包Pro初代赛亚人形态:最初登场时还是个刚出新手村的小战士,API价格像是在促销区的麦当劳套餐
  • 豆包1.5 Pro升级版:进化成超级赛亚人1.5,价格也像中学生的身高一样显著拔高,但依然保留了”成长型”的价格曲线
  • 豆包1.6完全体形态:现在已经是个成熟的大模型了,价格曲线也变成了优雅的阶梯式,就像米其林餐厅的菜单
  • “这价格走势比比特币还刺激”系列

    有趣的是,这个价格上涨轨迹像极了我家楼下奶茶店的发展史:

  • 开张时全场5折
  • 三个月后推出”精选系列”
  • 半年后直接上了”星巴克同款”价位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大模型定价风云录:阿里云Qwen-Plus的价格过山车

    1. AI也有“VIP通道”:思考模式凭什么更贵?

    你知道吗?阿里的Qwen-Plus大模型在脑补模式(也就是“思考输出”)下的定价竟然是普通模式的4倍!看来AI厂商也觉得,“冥想”比“机械回答”值钱得多——毕竟,人类花钱报个培训班还要看老师的“思考深度”呢。

    2. 128K:阿里云的“定价魔法分界线”

    在今年7月的更新后,阿里云给Qwen-Plus玩了一招“阶梯定价”,128K输入长度成为了关键分界点:

  • 128K以内:稳住别慌,价格和4月份一致。
  • 超过128K:抱歉,您的钱包将要起飞!最高输出价格飙升至64元/百万tokens(堪比人类写长文的润笔费了吧?)。
  • 3. “Plus”很贵,但商业版AI可能更贵

    阿里旗下的大模型多如繁星,不仅迭代快,还有开源版和闭源商业版之分。智东西团队选择了其中最主力的商业API之一Qwen-Plus追踪分析——毕竟开源的不赚大钱,商业版的涨价才能让AI独角兽们的盈利报表更亮眼呀!

  • 总结:AI大模型的定价变动堪比手机套餐促销,“优化性能”的背后往往是“优化利润”*,下次使用API前,也许该问一句:“这次涨价,是不是多帮我‘思考’了一会儿?”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AI价格大战:当你还在问Siri今天天气时,大佬们已经在打价格战

    这些AI大佬们的降价速度,比我双十一购物车里的东西降价还快!

  • 根据最新情报显示:*
  • 百度ERNIE 4.0的价格从原来的”我有点贵但我很值”(输入40元/百万tokens、输出120元/百万tokens),一路狂跌到”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价(输入4元/百万tokens、输出16元/百万tokens)
  • 降价时间表成了悬疑剧:没人知道具体什么时候降的,就像没人知道办公室的零食是谁吃完的一样
  • 🆕 ERNIE 4.5则表示:我们要做价格战的”淡定哥”,维持定价不变,仿佛在说”你们先打,我看会儿热闹”
  • 这场AI界的”价格跳水大赛”,让人不禁想问:下一步是不是该出”买一送一”活动了?或者来个”充话费送AI token”?

  • 注:* 如果你发现明天价格又变了,别惊讶——AI界的价格调整速度可能比你换手机壳还频繁!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大模型定价那点事儿

  • 俗话说得好:AI大模型,价格跳水的速度比双十一清仓还快!*
  • 百度家:ERINE 4.0和4.5价格至今稳如泰山,疑似继承了中国移动的定价哲学——“咱家大业大,涨不涨价看心情”!
  • 腾讯表示不服,率先开启AI届的“折扣狂欢”,混元Turbo模型的价格从最初的“贵到离谱”逐渐调整到“勉强能接受”,再到现在的“骨折价促销”,令人不得不怀疑腾讯是不是背后有个隐秘的拼多多股东?
  • 最新发布的TurboS更是便宜到家了——输入0.8元/百万tokens输出2元/百万tokens,堪称AI届的“三无产品”(无高价、无保留、无节操降价),干脆改名叫“混元大甩卖”得了。
  • 如果你正考虑用大模型API,别着急,再等等看——说不定再过两个月,腾讯直接白送了!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大模型价格战:谁在用钞票发”火箭”?

    大家听说过”一掷千金”,但听说过”一掷百万token”吗?没错,现在的科技公司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演绎这个新成语。

    1. 腾讯:价格表像数学试卷

  • 混元大模型的价格简直像高考压轴题——复杂得让人怀疑人生
  • 网友们纷纷调侃:”这是要让我们复习函数曲线吗?”
  • 2. 科大讯飞:买token像买泡面,有套餐可选

  • 管它输入还是输出,统统按token算钱,主打一个 “童叟无欺”
  • 不同套餐的区别大概就像:
  • 单包泡面版(经济实惠)
  • 家庭装桶面版(量大管饱)
  • 豪华满汉全席版(吃了就破产)
  • 3. 星火系列:一年涨价三次,但工资没涨

    发布时间型号价格(元/百万tokens)网友评价
    2024年1月星火3.5≈25“良心!”
    2024年6月星火4.0≈60“呃……还行?”
    2024年10月星火4.0 Turbo≈60“说好的降价呢?”
    2025年1月新版4.0 Turbo≈60“这价格是焊死了吗?”
  • 网友锐评:* 价格这么稳,一定是用了”价格固定大模型”。
  • 4. 总结:谁能拿到最便宜的大模型?

  • 预算有限? 翻翻去年的型号,降级体验也是体验!
  • 想走高端? 准备好钱包,贵不是它的缺点,是你的
  • 终极解决方案? 等大模型厂商们哪天突然良心发现(概率≈0)。
  • 一句话: AI的世界里,算力=金钱=肉疼的账单*。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大模型价格战:AI界的”双十一”促销来了!

    价格跳水大戏

  • 讯飞星火系列上演价格过山车:
  • 从3.5到4.0 Turbo,价格一路狂飙…然后又悄悄地降了回来
  • 但他们偷偷放出了”国货之光”星火X1,只要11元/百万tokens——相当于一顿外卖的钱就能让AI写本书!
  • 商汤日日新系列直接玩蹦极:
  • 去年5月还要20块,今年4月就腰斩到9元
  • 最新的V6.5 Pro还在坚守这个”双十一特惠价”,看来是怕用户都跑去找讯飞点外卖了
  • AI圈生存法则

  • “我们的模型降价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因为…呃…热爱用户!”* ——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大模型厂商
  • 现在的AI市场就像菜市场:

  • 上午还喊着”自家种的无公害”(国产算力)
  • 下午就开始”清仓大甩卖”(价格腰斩)
  • 明天说不定就要”买一送一”了
  • (温馨提醒:本文价格单位”百万tokens”约等于让AI写2部《红楼梦》,但质量嘛…可能更像《总裁的娇妻带球跑》)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商汤的”聪明AI三兄弟”

    在最新的AI模型”选美大赛”中,商汤科技派出了它的三位强力选手:

  • 日日新 SenseChat-5-1202 – 名字长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包含了它的全部简历
  • SenseNova-V6-Pro – 听起来像某种豪华跑车的发动机型号
  • SenseNova-V6.5 Pro – 这命名顺序让人想到iPhone的iOS版本更新策略
  • 有意思的是,这三兄弟的名字像是在玩”谁能更Pro”的游戏:

  • 第一个还在用数字加日期的传统命名法
  • 第二个已经悄悄加上了”Pro”的称号
  • 第三个更加激进,直接小数点后都有数字了
  • 不得不感叹,这不仅是最先进的AI模型展示,可能也是一场命名艺术的表演赛。下次更新说不定会出现”Ultra Pro Max”版本?(开玩笑的~)
    (智东西制图)

    03.海外大模型厂商“说一套做一套”,订阅方案涨至200美元级别

    AI大佬们的”免费空气”梦想落空了?智能降价神话的尴尬现实

    大型科技公司的”童话”预言

    OpenAI和谷歌的美好承诺

  • Sam Altman(OpenAI首席执行官)曾经豪言:”智能的价格将低到无法计量,我们每年都能把成本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至少持续五年!”
  • Sundar Pichai(谷歌CEO)也不甘示弱,描绘了一幅乌托邦式的画面:”智能将像空气一样丰富,基本上对所有人免费!”
  • 现在看起来,这些承诺就像是在愚人节开的玩笑…

    残酷的现实账单

  • The Information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 OpenAI的GPT模型价格稳定在11.25美元/百万tokens(比2024年底仅降了1.25美元)
  • Anthropic的Claude系列:”降价?在字典里找不到这个词”
  • 谷歌Gemini Pro居然还涨价了!从12.5美元涨到17.5美元
  • 总结:* 所谓的”空气价”智能,现在闻起来更像是”香水价”的…
  • 价格走势的”诡异”现象

    你以为会看到的曲线:
    实际发生的曲线:(谷歌)、(OpenAI)、(某些小模型)

    公司2024年价格2025年价格变化
    OpenAI12.511.25-1.25
    Anthropic从未降价从未降价
    谷歌12.517.5+5.0
  • 最终结论:* 当大佬们说”智能会变得和空气一样便宜”时,他们指的可能是喜马拉雅山顶的空气…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AI界的”贵族套餐”:为什么这些科技大佬都在玩”月费狂欢节”?

    你以为买AI只是为了看它写诗画画?天真!现在的高端AI模型已经开始效仿健身房、视频会员的套路:给钱才给你看腹肌!
    最近,各大AI公司纷纷推出了一批让人钱包发麻的”贵族套餐”:

  • OpenAI & Anthropic:再来一杯星巴克都觉得奢侈?200美元/月直接让你进VIP俱乐部。
  • 谷歌:Ultra?听起来像是某种太空计划,但实际上它只是个249.99美元/月的AI捆绑包。
  • xAI(Grok):”300美元!”——没错,这可不是高端耳机,只是让你和AI聊个天而已。
  • “旗舰版AI”的隐藏规则

    这些公司现在玩的就是高端营销套路:

  • 发布会上的超凡表现? 诶~那是顶配版,乖乖掏钱才能解锁。
  • 更强的推理能力? 抱歉,这是”氪金用户”特权。
  • 超长上下文记忆? 免费版只能记住5句话,高薪订阅才能让你体验”AI陪你聊到天亮”。
  • 为什么AI不降价反而更贵了?

  • “我们很贵,但我们值得”:让用户相信,他们付的不是钱,而是未来技术体验的门票。
  • “免费版=广告片,高级版=正片”:白嫖的用户可以进来逛一圈,但真想玩透?充值吧。
  • 企业级市场的力量:大公司为了竞争优势,愿意砸钱买最强AI,普通用户?陪跑也不错!
  • 所以,AI行业现在已经不是”白菜价”的时代了,现在流行的是——“越贵越香定律”! 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04.算力、数据、人才价格持续推高,大模型玩家们也要考虑ROI

  • AI芯片租赁价格大跳水:从”金子价”到”白菜价”的神奇之旅*
  • 去年这个时候,H100显卡的租赁价格还在云端飘着,让各路AI公司望”芯”兴叹。一眨眼的功夫,这些”计算黄金”的身价就一路狂跌,活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价格暴跌的”疯狂旅程”

  • 2024年9月:H100的租赁价格还像个傲娇的奢侈品,每卡时收费5-11美元,堪比精品咖啡的价格
  • 2025年:转眼间就变成了平价快餐,每卡时只要2-3美元,连买杯奶茶的钱都不够
  • 价格稳定背后的”商业秘密”

  • 供应充足:各大厂疯狂扩产,AI芯片终于从”稀缺藏品”变成了”超市货架商品”
  • 需求降温:早期抢购热潮渐退,AI公司不再像囤纸巾一样疯狂囤芯片
  • 技术迭代:新一代芯片即将面世,老款价格自然”清仓大甩卖”
  • 这下可好,AI创业者们终于不用再为租一块显卡而”割肉”了!说不定哪天连小公司都能享受”芯片自由”了呢~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算力市场硝烟四起:显卡变”金矿”,数据变”柴火”

    显卡租赁:当代数字矿工的噩梦

  • H100显卡租金价格:比比特币矿机还要吃香,现在连显卡都学会”躺赚”了
  • 算力成本:AI公司的账本上,电费和显卡账单正在上演”谁比谁更贵”的大戏
  • 价格下探的天花板:每当AI公司想降价,显卡们就会集体”举手反对”
  • 数据争夺战:从”白嫖”到”割肉”

  • 还记得那段美好时光吗?* 大模型训练数据曾经就像公园里的免费WiFi,想连就连。
  • 如今情况大变:

  • 数据合规:法律诉讼比AI生成的诗歌还多
  • 授权费用:OpenAI花2.5亿美元买新闻,相当于给每个单词都镀了金
  • 内容许可:Reddit的贴吧内容现在值6000万美元/年,发帖的网友知道自己的吐槽这么值钱吗?
  • 人才市场:码农变”金农”

    国内行情

  • 缺口:500万AI人才缺口,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
  • 薪资
  • 平均年薪32.35万,让传统码农哭晕在厕所
  • 31.03%岗位超50万,HR们在招聘会上举牌的样子像极了拍卖会
  • 期望薪资:44.09万,这届AI人才不仅会写代码,还很会”想peach”
  • 硅谷战况

  • 薪资溢价:ML工程师比普通码农贵13%,相当于自带”土豪金”标签
  • 统计玄机:这个数字可能还谦虚了,毕竟AI人才的身价就像比特币一样浮动
  • 温馨提示*:如果您是AI专业在读学生,现在可以开始练习数钱了。如果不是…现在转专业还来得及!
  •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Bay Area ML/AI工程师薪资大揭秘:

    你知道吗?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当一名ML/AI工程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有钱得多!Levels.FYI的最新数据显示,这里的薪资简直疯狂——我们不是在讨论“工资”,而是在讨论“钞能力”等级的收入!

    ML/AI工程师薪资一览

  • 初级工程师(0-2年经验):你刚从学校毕业?别担心,湾区会用六位数美元砸晕你!
  • 中级工程师(3-5年经验):开始买车买房?不,你可能已经在考虑私人小岛了……
  • 高级/主管工程师(5+年经验):你以为年薪百万是梦?在这里只是个起点
  • 真实薪资示例

    根据Levels.FYI的数据:

  • Facebook/Meta 给ML工程师的薪水:20万-35万美元(还不算股票)
  • GoogleApple只会更高
  • 独角兽公司和顶级初创企业?Bonus+股票=你的人生赢了
  • 为什么这么高?

  • AI人才大战:Google、Facebook、Tesla……每家都想抢顶尖工程师!
  • 超高生活成本?没关系,你的薪水依旧能让你吃喝玩乐但买不起房
  • 股票行情爆炸:很多工程师的股票变现后,薪水后面的零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 所以……你也想试试?

    如果你觉得自己数学好、编程强、还能忍受湾区房价,那赶紧学ML/AI吧!说不定明年你就是那个年薪百万还被湾区房租吓哭的工程师了呢~

  • P.S. 不过……湾区吃饭真的很贵,你赚的多,花的也快,快乐并痛苦着*就是你的日常!
  • 05.订阅模式面临服务成本考验,成本控制迫在眉睫

    当大模型遇上”流量狂魔”:一场AI版的”饿狼传说”

    “无限流量”的陷阱:用户用量狂飙,厂商钱包哭泣

  • 订阅大模型就像办了个”AI自助餐”——用户吃得越多,厂商的账单就越惊人。比如某位豪横用户24小时不间断”狂炫”Claude Code,硬生生把使用成本拱到每月数万美元。这可逼得Anthropic紧急修改套餐规则,取消200美元无限量订阅*,生怕再这样下去公司要改行卖肾。
  • 更搞笑的是,厂商们一边宣传”我家模型能7小时连轴转搞定编程”,一边默默按计算器:按每秒50个token的推理速度,7小时烧掉126万token,成本113.4美元。用户:感动!厂商:肉痛!

  • 大模型的”省钱大作战”

    面对用户们的”饕餮式”使用,各家厂商开始各显神通:

  • DeepSeek:压缩狂魔
  • 通过思维链压缩训练,让推理输出直接瘦身20%-50%,效果没降,字却少了,堪称AI届的”减肥成功案例”。
  • 还搞出”思考模式”和”放空模式”,开发者能像开关灯泡一样控制模型烧脑程度,省下的算力够再买几杯奶茶
  • 腾讯混元:架构拼接大师
  • 把Transformer和Mamba强行”拉郎配”,前者的理解力配上后者的长序列处理能力,效果就像给AI装了混合动力引擎
  • OpenAI & 微软:智能”甩锅”
  • GPT-5开发了新技能:自动判断任务难度,简单活扔给小弟模型处理,复杂活才亲自出马,最高能省60%算力。微软Azure表示:”这波操作,老板很开心。”
  • 终极拷问:省下来的钱,会进用户口袋吗?

    虽然厂商们拼命降本,但终端用户可能依然感受不到实惠。毕竟,前期研发烧掉的千亿美元总得有人买单。大模型厂商现在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在不让用户觉得自己被”宰”的前提下,把AI变成印钞机
    有人说这是AI行业的”马拉松”,也有人觉得是场”饥饿游戏”。但无论如何,这场关于算力、成本和商业模式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06.结论:大模型价格还有下探空间吗?

    关于AI大模型价格的未来展望:一场既要省钱又要赚钱的奇幻冒险

    降价路径:AI大模型的”打折促销”秘籍

  • 性能与价格的”内卷战”
  • 未来,随着模型智商集体爬升,就连那些”中低配版”都能在特定任务上刷存在感——就像某个”性价比之王”突然在某个领域吊打旗舰机,让人忍不住喊:”这还要啥自行车?”

  • 技术突破的”钞能力”
  • 当芯片和大模型的底层技术开始”修仙”,各种黑科技路线可能会让训练和推理成本像双十一购物车一样疯狂缩水。想象一下科学家们突然掏出个”成本压缩咒”,效果不变但价格腰斩——这大概就是魔法吧!

    价格停滞的”生存智慧”:先让厂商喘口气

  • 回血Buff启动
  • 暂时的价格”躺平”其实是给厂商发了个”复活甲”,毕竟前期的天价研发费和堪比数据中心的电费账单,总得让人家先回口血不是?

  • 商业模式的”试错副本”
  • 这段时间正好让市场疯狂试探:到底该让AI按字数收费还是包月会员?是解锁付费皮肤(比如更拟人的语音)还是氪金加速推理?——全员开启”商业鬼才”模式。

  • 健康生态的”养成游戏”
  • 就像游戏需要平衡性补丁,行业也得趁这段时间把”氪金系统”调教得更合理,免得大家玩成”Pay to Win”(充钱才能赢)的悲剧。最终目标:让AI从”吞金兽”进化成能自给自足的”招财猫”。
    (灵感源自智东西的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陈骏达老师,但本文已成功被AI加工成脱口秀脚本)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