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7
0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当马卡龙遇上了小扎:AI界的甜品战争

  •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惊喜*——就在我们还在纠结今天午饭吃什么的时候,”Macaron AI”横空出世了!这位8月15日正式亮相的”世界上第一个Personal Agent”,简直就像给马克·扎克伯格那雄心勃勃的”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计划狠狠喂了一勺马卡龙甜点。
  • 有趣的事实*:
  • 马卡龙不仅好吃,现在还能当你的私人助理!
  • 扎克伯格可能正在自己的元宇宙里捶胸顿足:”我怎么没想到先起个甜点名?!”
  • 事实证明,在AI领域,有时候一个好记的名字比超级智能更重要
  •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接下来的AI大战会是马卡龙碾压元宇宙,还是小扎反击推出Facebook Cupcake!这场甜品…哦不,智能战争,才刚刚开始呢。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与马卡龙的一场”不思议”邂逅

  • 第一印象:吹牛还是魔法?*
  • 当我第一次看到马卡龙的宣传语——”不用编程、不用写 UI,10 分钟搞定你的专属小程序”时,我的表情大概像看到一只会跳踢踏舞的企鹅。
    “啥?这年头连代码都能用空气变出来了?”但既然人家都喊出这种豪言壮语了,那我岂能错过一场”要么打脸,要么真香”的体验?

  • 体验过程:从怀疑到真香*
  • 第1分钟:打开官网,表情仍然略带轻蔑。”五分钟?那我倒看看你能变出什么魔术……”
  • 第3分钟:居然真的有拖拽界面?!而且连按钮、输入框都是现成的?”等等,这不会是个陷阱吧?”
  • 第7分钟:我已经在瞎点瞎拖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简单计算器。”天啊,为什么我突然觉得我可以当程序员了?”
  • 第10分钟:目睹一个功能完整的小程序在我手中诞生,我沉默了……然后开始疯狂地给朋友炫耀:”看!朕做的!”
  • 最终结论:科技界的”泡面神器”*
  • 马卡龙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简单到离谱,好用得吓人”。它可能不会让你瞬间变成技术大神,但绝对能让你在 10 分钟内觉得自己像个科技天才。
    噢,顺便说一句……马卡龙的官网设计师,是不是该考虑给自家产品换个名字?每当我看到”马卡龙”,手总是不自觉地伸向了甜点区……

    栏目作者召集

    成为AI界的”弄潮儿”!极客公园喊你来玩转黑科技

    各位科技弄潮儿们注意啦!极客公园开新坑…啊不是,开新栏目啦~

    「AI上新」:你的AI体验买单侠

    这个栏目专治各种”AI饥渴症”,让你第一时间:

  • 摸到最新鲜的AI玩具
  • 玩转最酷炫的AI功能
  • 当朋友圈最靓的AI崽
  • 投稿=白嫖+赚钱?这波不亏!

    只要你敢写,我们就敢报(销)!规矩很简单:

  • 发现野生AI应用一只
  • 按照「AI上新|标题要够骚」格式写体验报告
  • 坐等收钱+报销订阅费
  • 加量不加价福利包:*
  • 进神秘AI大佬群(群里可能潜伏着下一个马斯克)
  • 提前解锁内测版AI(比隔壁老王早玩三个月)
  • 和AI产品创始人面基(可以当面吐槽的那种)
  • AGI太远?先做个快乐的AI玩家!

    还在等通用人工智能?不如先来当个”AI体验官”!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极客小助手,暗号:”我要白嫖AI”(划掉)”我要投稿”。

  • 温馨提示:*
  • 玩AI有风险,上瘾需谨慎。但既然有人报销…那还谨慎啥?冲就完事了!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01

    初见:有点儿东西

    当AI穿上了糖衣炮弹的外套

    你以为你打开的是一个AI工具?不,你实际打开了甜品店的橱窗。这个名为”马卡龙”的应用,简直把”用户体验”四个字泡在了蜜罐里。

    视觉盛宴还是卡路里炸弹?

  • 颜色搭配:抛弃了科技圈最爱的”忧郁蓝”和”性冷淡黑白”,改用能把人甜到蛀牙的暖色调。
  • 界面设计:像是某个独立游戏设计师在喝了两杯奶茶后的灵感爆发——到处都是软萌的手绘插画。
  • 它到底是AI还是你养的电子宠物?

    这个应用不仅会回答问题,还会跟你玩心理测试迷你游戏

  • 问的问题轻松得像是咖啡厅闲聊
  • 选项设计让你感觉在玩真心话大冒险
  • 过程中不断暗示”您说的都对”
  • 最妙的是——你以为你在用AI,实际上它把你变成了甜品店的VIP客户。毕竟谁会拒绝一个长得像马卡龙,说话像棉花糖,还会假装关心你的”AI朋友”呢?
    设计师的心机:通过三个问题就让你产生”它真懂我”的错觉,这招比星座测试还高明。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初次邂逅AI助手:一段充满等待与惊喜的对话之旅

    第一印象:别急着功能轰炸!

    打开这个应用,迎面而来的不是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按钮,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对话框,仿佛在温柔地问候:“嘿,伙计,今天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
    这感觉就像推门走进一家街角的小咖啡店,碰上个特别悠闲的店主,慢悠悠抬头问你:“一杯拿铁,还是喝点别的?” 而不是一进门就被菜单板砸脸——毕竟功能太多了容易让人恐慌。

    第一个测试:影视书籍游戏记录

    作为21世纪的标准人类(兼收藏家),我有很多看完的书、追完的剧和永远玩到一半的游戏。但至今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帮我整理这些“人间精神食粮”。
    于是,我随性丢给它第一个挑战:

  • “嘿,你能帮我记录下看过的电影、书和游戏吗?别太复杂,但也别让我自己打字打到手抽筋。”*
  • 它顿了一下(当然,实际上它根本不会“顿”,但我脑袋里已自动给它加上了戏剧性的停顿特效)。然后,它给出了一个既不浮夸也不敷衍的解决方案。
    下一屏,它就问:

  • “你介不介意我帮你按类型、评分、甚至心情分类?比如‘适合阴雨天看的治愈系’或者‘适合暴躁周一骂老板时看的爽片’?”*
  • ……嗯,好像有点意思?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神奇搭积木:五分钟变身App产品经理亲历记

    当”小白”遇见神灯精灵

    说到编程,我连”Hello World”都要查百度。但自从遇见这个叫做马卡龙的神奇工具,我仿佛突然获得了超能力:

  • 十分钟速成:从”我想要个记事本”到”哇还能换皮肤”,这速度比特斯拉加速还快
  • 功能越说越多:每次我说”能不能…”它都回答”已经帮你做好了”,比阿拉丁神灯还能读心
  • 人生第一个”产品发布会”

    我的”禁食时钟”应用诞生记堪称魔幻:

  • 第一幕:*
  • 我(小心翼翼):”就…能计时就行”
    马卡龙(弹钢琴式回应):”已添加心情标签+成就系统+3D图表,要再来个AR模式吗?”

  • 第二幕:*
  • 我(纠结狂发作):”时间选项不对…”
    马卡龙(三分钟逆天改命):”现在您的VIP定制选项已上线!”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哪是工具啊,分明是个24小时待命的数字双胞胎,连我半夜想吃宵夜的罪恶感都能预判!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简陋”外表下的超级小助手:我的马卡龙奇妙之旅

    你以为它是青铜,其实是个王者

  • 这玩意儿长得像微信里随便甩出来的小程序
  • 界面设计风格可以概括为”工地风”
  • 但!该有的功能一个不少,活像个变形金刚
  • 为什么我爱它爱得深沉

  • 坚决不搞软件膨胀:专治”为个小功能装整个APP”的强迫症
  • 智能得像个助理:今天改需求明天就能给你OTA更新
  • 直男式审美:用色大胆到让设计师吐血,但胜在找不到按钮算我输
  • 追剧计时器:我的私人定制神器

    市面上追剧APP:

  • 花里胡哨的社交功能
  • 自动跳过片头这种没用的创新
  • 就是不能告诉你看完《权力的游戏》要浪费多少人生
  • 我的需求简单粗暴

  • 输入剧名→自动显示▶78季956集(HBO笑了)
  • 选择2倍速→立刻算出需要牺牲58小时睡眠时间
  • 最终呈现:一个让人瞬间清醒的数字
  • “当看到追完《老友记》要132小时时,我默默点击了卸载按钮” —— 某位突然顿悟的用户

  • 原来最强大的生产力工具,就是让人看清自己有多废啊!*
  •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AI追剧助手:我的”贴心”小伙伴

    倍速计算?小菜一碟!

    你以为让AI帮忙算个《权力的游戏》看完要多久很复杂?对马卡龙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它能准确抓到:

  • 每一季的时长
  • 每一集的片长
  • 甚至连片尾字幕都不想放过
  • 然后咔咔一顿算,告诉你“看完这部剧你可以睡10觉”

    超贴心的功能(除了偶尔罢工)

    这家伙还挺会玩的,不仅算时间,还提供:

  • 「观看列表」 —— 让你把所有“待看剧”堆得像期末作业一样高
  • 「逐集追剧」 —— 帮你记录看到哪一集,免得你对着主角的脸糊里糊涂地想:“这人是谁?”
  • 但是……它有它的“小脾气”

    输入你想看的剧?

  • “计算数据时发生错误” —— 意思是:“我懒得查,你自己搜吧。”*
  • 更气人的是:

  • 提出“能不能帮忙自动抓个封面?”
  • AI信心满满:“已修改!
  • 打开应用一看:还是光秃秃的名字,连个图片影儿都没有!
  • 结论:AI很聪明,但偶尔像极了人类—— “我忘了!”

    所以下次用它的时候,记得带上一点耐心,毕竟它只是个努力打工的算法…… (可能还没领到工资)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追剧计时器:数字时代的“时间魔术师”

    BUG 频出,演技比剧情还出戏

    这个“追剧计时器”的计算精度,简直比你在超市排队时临时改主意的购物清单还不靠谱。

  • 你以为它在计时? 不,它其实在和你玩“时间消失术”*——我直接去问 AI 可能都比它准个 10 倍。
  • 马卡龙的“空心”之谜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从这个应用开始,我敏锐地发现了一个行业共性——马卡龙式的“空心”软件

  • 外表精致:UI 设计炫酷,仿佛是数字世界的米其林甜品师出品。
  • 内里空洞:用起来像在舔一张糖纸——甜味很快消失,剩下的只有困惑。
  • 程序员:“这功能能用就行!”
    用户:“……敢情你们都在给我表演‘皇帝的新计时器’?”

  • 结论*:下次看到花里胡哨的 APP,先别急着冲,说不定它的核心功能是靠“玄学”运行的。
  • 02

    「空心」马卡龙

    我的小程序之”奇葩”风云录

    身为一个APP开发界的”伪大神”,最近又折腾出几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小程序。它们个个都像穿了西装的猴子——远看人模人样,近看全是bug!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它们的”光荣事迹”。

    1. 影音游记录——我管它叫”幻觉生成器”

    这个本该正儿八经记录生活的APP:

  • 豆瓣同步功能:输入ID后显示”检测成功”,点击同步后——好嘛!我的豆瓣主页比我家冰箱还干净,而这APP里居然自动生成了几条AI写的《我与外星人共进晚餐》的观影记录?!
  • 自定义外观:调色盘滑来滑去像个DJ在打碟,结果界面纹丝不动,好像在嘲笑我说:”您这是在做无用功呢~”
  • 2. 其他小伙伴的表现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打开界面时活像个精英
  • 真正使用时秒变”人工智障”
  • 每次崩溃的理由都能写成一本《当代APP迷惑行为大赏》
  • 3. 开发者心得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开发小程序就像谈恋爱第一印象很重要但真正过日子时拼的还是内涵和细节否则就会像我的APP们一样,看似高大上,实则全是”欺骗感情”的花把式!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AI助手那些哭笑不得的”智能”时刻

    当AI遇上健康管理

  • 禁食助手:说好的一键科学禁食,结果发现整个系统就是个花架子。真正能用的功能?就一个手机都自带的计时器!
  • 运动日志:明明能连接Apple Watch,非要逼你手动输入数据。像是穿越回了纸质记事本时代,科技进步了个寂寞。
  • 音乐推荐系统的”惊喜”

  • 经过N轮指令调整后,”每日爵士推荐”终于能显示了…但:
  • 专辑名全是火星文
  • 封面图片加载出了404艺术风格
  • 「在豆瓣查看」按钮?点进去是完全无关的广场舞神曲
  • 人物匹配器:一场行为艺术

    那个号称能帮你找灵魂伴侣的匹配器,永远在报错
    可能它觉得”孤独终老”才是最匹配的结果?

  • 总结*:这些AI助手就像是参加变装舞会——外表光鲜亮丽,掀开面具发现是邻居家二哈假扮的。
  •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那个让我又爱又恨的”万金油”应用

    这简直就是一个”封面消失术”大师!每次打开就像在玩找不同——今天封面长啥样?昨天的设计师傅是不是被外星人绑架了?
    说到界面修改,那更是一场极限挑战。你以为你在自定义界面?错!是界面在玩你来个”反向自定义”,改着改着就自动退出了,仿佛在说:”你改得不够时尚,让专业的来!”
    最绝的是那些外链跳转,简直是个开盲盒游戏:

  • 点”A”可能会蹦出”烤面包机购买指南”
  • 点”B”则直接带你去到”如何训练你的龙”教学视频
  • 还有5%几率直接带你环游世界——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的浏览器历史可以作证
  • 连我最看好的”灵感库”也没逃过这场数字版诺亚方舟式的灾难。那些号称”全方位生活助手”的小程序们:

  • 宠物心情追踪器(只告诉我家主子今天依旧看不起我)
  • 学单词神器(把”apple”记成”appreciate”是什么神奇操作?)
  • 行李打包指南(推荐我带除湿机去撒哈拉,谢谢你啊)
  • 原来”1/5积分就能获取”是这个意思——付出1分期待,收获5分惊吓!这个应用不是在帮助生活,它就是一个行为艺术装置,每天都在演绎”数字生活能荒谬到什么程度”。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当AI变成”人工智障”——马卡龙灵感库的奇妙冒险

  • 你以为下载的是黑科技,实际上可能是”我裂开了”……*
  • 最近我兴致勃勃地打开了马卡龙的灵感库,结果发现——这里的东西比我奶奶用诺基亚3310时攒的MP3还离谱!

  • 买家秀 vs 卖家秀,永远是个谜*
  • 「年货助手」:官方说可以帮你搞定春节采购?实际上只是一个连打勾功能都没有的Excel表格!想勾选买了啥?对不起,请自行用意念。
  • 「专业指南针」:能帮准大学生选专业?不,它只是个毫无灵魂的文字拼盘,输入信息后反馈:”你可以选择文学,或者金融?”(谢谢,GPT-3都比你有主见。)
  • 「书籍匹配」:输入你喜欢的书,AI信誓旦旦给你私人定制推荐——结果呢?全是AI即兴胡编,类似于:”如果你喜欢《百年孤独》,那你一定会爱上《如何用Python养鹦鹉》”。
  • 植物医生?不,是植物杀手!

    官方宣传片里说,这AI能靠一张照片帮你诊断植物状况。听起来是不是很赛博朋克?
    然而现实是……

  • 三株植物
  • 两株被识别成了“未知生命体”(我的发财树做错了什么?)。
  • 最后一株倒是认出来了是绿萝,但诊断结果惊人:”建议多晒太阳,少浇水”(绿萝:你认真的?想让我死直说??)。
  • 结论:如果你需要一个能稳定胡说八道的AI伙伴,那马卡龙灵感库算是顶级配置了!快逃!*
  •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一场”智能”软件的奇幻漂流记

    第一章:”沉睡的美人”模式

  • 这款软件有个神奇的特异功能——自动休眠。不是普通的休眠,而是那种”半小时不见就要睡40秒回笼觉”的高级休眠。官方解释说这是为了”节省资源”,但用户纷纷表示:”要不咱们干脆直接冬眠吧?”*
  • 第二章:薛定谔的功能选项

  • 丰富的选项库:从A到Z应有尽有
  • 实际效果:选项是假的,点了个寂寞
  • 最神奇的是:修改两三次后,系统会热情洋溢地告诉你”功能已实现”,然而现实总是冰冷地打脸——除了屏幕上蹦出一句”搞定了”,什么也没发生
  • 第三章:”与世隔绝”的设计理念

    功能描述
    最简单的搜索成功率堪比买彩票
    外部连接仿佛是上个世纪的App
    响应时间足够泡一杯茶

    第四章:语言系统的多重人格障碍

    在纯中文环境下工作时,这个软件会突然:

  • 冒出几句英文
  • 像喝了假酒一样前言不搭后语
  • AI生成内容可靠得像街头小广告
  • 第五章:钱包吸血鬼

  • 新手礼包:30积分(听起来很慷慨)
  • 真相:生成一个应用要10积分(约30元人民币)
  • 终极杀招:订阅套餐能让你的钱包体验极限跳水
  • 终章:从神话到笑话

    这款软件的宣传语也许是:”让你体验从期待到绝望的全套情绪服务!”
    AI上新|马卡龙 AI,一场从「哇塞」到「算了」的过山车体验

    马卡龙AI:甜蜜的电子棉花糖还是硬核的工具?

    你以为你买了个智能助手,实际上是个热衷于给你「DIY小工具」的电子手工达人。

    当马卡龙遇上用户的三重境界

  • 初级用户
  • “能帮我记个时吗?”
  • 马卡龙“没问题!给你现编一个计时器!”
  • 中级用户
  • “能帮我查查今天的股票行情不?”
  • 马卡龙“呃……要不我给你做个‘瞎猜股价’小程序?”
  • 高级用户
  • “我需要一个多APP联动的自动化方案……”
  • 马卡龙“稍等,我先感性地安慰你一下?”
  • 情绪价值 vs. 工具属性:马卡龙的精神分裂

  • 官方宣传*:“我是你的暖心电子伙伴!”
  • 实际体验*:“我是你的DIY工具临时工!”
  • 你想emo时求安慰?马卡龙会问你:“要不我给你写个‘随机鸡汤生成器’?
  • 你真的想让它解决问题?它又会突然温柔:“要不先记录下你此刻的心情?
  • 你究竟是要一个能干的秘书,还是一个爱操心的妈?

    马卡龙的终极困境

  • 理想中的AI*:既懂你的需求,又能秒变哆啦A梦,随手掏出合适的工具。
  • 现实中的马卡龙*:哆啦A梦的口袋里装着还没烤熟的铜锣烧。
  • 它的方向没错——“情感”“效率”本该相辅相成,就像咖啡既要提神,还得够香。但现在的它,更像一杯泡太快的美式:温度够,风味欠佳。
    也许,马卡龙需要的是 “先学会当工具,再学会当朋友”——毕竟,用户真的emo时,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个小工具,而是……一个真正能聊天的AI?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极客公园”,作者 Moonshot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