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3
0

海投100 封不如扫1次 LinkedIn!AI 招聘Indy AI 霸榜 Product Hunt

Indy AI:这回HR和猎头要有大麻烦了?

最近逛Product Hunt可把我笑坏了——一个叫Indy AI的工具像打了鸡血似的冲上本周榜首。看看这夸张的数据:

  • 887个Upvote(比第二名足足多了300票!)
  • 714条评论(论坛都快被它刷爆了)
  • 评论区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 自由职业者激动得像中了彩票:”再也不用像个复读机一样发200封求职邮件了!”
  • HR们则慌得一批:”这玩意儿该不会让我们集体下岗吧?”
  • 说来也怪,AI招聘工具这两年都快成”老油条”了——用友大易易路这些老司机早把简历筛选玩出十八般武艺。但Indy AI偏偏不按套路出牌:

  • 不搞什么”百万职位大礼包”
  • 专攻”六度人脉理论”——说白了就是在你朋友圈里挖机会
  • (不禁让我想起老妈常说的:”找工作啊,还得靠熟人介绍!”看来AI也深谙此道啊)
    海投100 封不如扫1次 LinkedIn!AI 招聘Indy AI 霸榜 Product Hunt

    当AI成了你的”职业红娘”

    嘿,说真的,找工作这事儿吧,有时候简直比在便利店买彩票还玄学——全靠缘分!但好在,我们现在有了比七大姑八大姨还热心的AI红娘,名字就叫Indy AI。

    它能干啥?

  • 偷偷摸摸刷遍你的社交圈(当然是经过你授权的),比如:
  • LinkedIn里总监半夜发牢骚:“团队缺个UI!”
  • GitHub上某前同事偷偷贴了段诡异的代码注释。
  • X(前Twitter)上曾经的大学室友突然感慨:“创业公司缺人啊!”
  • 把这些碎片拼起来,然后精准地向你丢来一颗“职场魔法弹”:“嘿!这不就是你3年前干过的那活儿嘛!匹配度92%,别装傻,快去聊!”
  • 为啥它特别戳中自由职业者的心?

    想想看,多少人经历过:
    熬夜改简历改到头秃
    海投100份简历后收到3个HR机器人问候:“感谢您的投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求职网站上被AI自动归类为“垃圾桶”
    Indy AI的好处就是——你不主动找机会,机会来敲门!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的社交圈全是晒娃、露营和今天吃了啥,那可能……它也会建议你改行当美食博主?(笑)

    创始团队,深耕独立工作者生态

    AI招聘界的”黑马”:Indy AI背后的神秘配方

    创始人:”灵活用工”界的”老油条”

    你以为Indy AI是哪个天才少年在车库里捣鼓出来的?错了!它的背后是Contra团队,核心人物是Ben HuffmanGajus Kuizinas——这两位在”灵活用工”领域已经混了5年,就差给自己印个”零工之王”的名片了。他们之前搞的独立工作者社区已经攒了10万+用户,连Shopify都想在这儿挖人外包项目,可以说是”兼职界的LinkedIn”。

    “技术+社区”双Buff加持

    但这还不是最吓人的,团队还藏了两个“超级赛亚人”

  • Edward Look:这位大佬曾经把一个SaaS工具做到千万级收入,估计现在做梦都在算”ARR”(年度经常性收入)。
  • Yujian Yao:更狠,直接在开发者工具公司干过底层系统重构,现在Indy AI的那个“社交网络扫描引擎”就是他带队写的,堪称”AI界的福尔摩斯”。
  • 这帮人狠就狠在既懂社区又懂技术,不像某些纯AI团队,只知道搞”关键词匹配”,结果招来的候选人和岗位差出十万八千里——毕竟招聘不是相亲软件,不能光看”身高180″对吧?

    投资人的”咖啡攻略”

    说到资本反应?红杉、a16z的投资人已经排队约Contra团队喝咖啡了,甚至有人放话:“只要开放融资轮次,估值随便谈!”(这架势跟菜市场砍价似的)

  • 为啥这么火?*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 2024年HR Tech融资总额4亿美元,招聘平台占了40%。
  • 美国的Ashby刚拿了3000万C轮,比利时的TechWolf更是4275万B轮入账。
  • 但这些公司要么搞ATS,要么搞技能评估,像Indy AI这种专攻”独立工作者+社交推荐”的,简直是招聘界的”小众宝藏”

    数据说话:60%科技人+18%高薪资

    上线才3个月,Indy AI的用户数据已经炸裂:

  • 60%活跃用户是科技行业从业者(硅谷精英们的秘密基地?)。
  • 匹配岗位薪资中位数比传统平台高18%(这才是真正的”涨薪神器”)。
  • 这种“高精准+高客单价”的组合,资本不心动才怪!毕竟谁不想投一个能让招聘从”大海捞针”变成”精准狙击”的项目呢?

    创新商业模式

    不赚 “流量钱”,要做 “匹配分成”

    Indy AI的商业密码:比猎头便宜,比广告赚钱

    你以为Indy AI是靠弹窗广告发财的?Too young too naive!它玩的是“雁过拔毛”商业模式:

  • 免费玩家
  • 自由职业者可以白嫖核心功能
  • 比如让AI帮你把”在奶茶店打过工”包装成”拥有新茶饮行业服务经验”
  • 或者把”擅长刷短视频”美化成”持续追踪社交媒体发展趋势”
  • 氪金大佬
  • 企业每招到一个独立人才,Indy AI就收5%-8%的”月老红包”
  • 高管级别直接涨价到12%(毕竟挖个CTO的快乐值得付费)
  • 举个栗子*:
  • 我那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老王,上次找个运营大牛:

  • 传统方式:付给猎头2万块+等候选人面试等到三花聚顶
  • Indy AI:8000块搞定+省下两周时间(省下的时间够他老婆多买三个包)
  • 更骚的操作*:
  • 推出3.6万美元年费会员(约等于每天少喝100杯星巴克)
  • 解锁增值服务
  • 候选人背调(其实就是看TA有没有在朋友圈骂过前老板)
  • 项目进度跟踪(主要防止自由职业者接了活就去三亚冲浪)
  • 现在Spotify、Figma这些科技公司已经组团买单,光会员费就占了总收入的30%。所以下次看到自由职业者在平台上快乐玩耍时,要知道——他们背后可能正站着20多个笑眯眯的付费观众呢!

    核心产品:

    不是 “筛简历”,是 “画 360 度人像”

    当AI变身读心术士:这份招聘简历居然开口说话了!

    在传统招聘AI仍停留在”关键词猎犬”阶段时(汪!Java!汪!5年经验!),Indy AI已经进化成了”职场读心术士”。让我们来看看这份黑科技是如何把求职市场搅得天翻地覆的:

  • 深度人才X光机
  • 其他AI还在数简历里的关键词,Indy AI已经在给你的职业生涯做”CT扫描”——你说”主导用户增长项目”?它立刻能分辨你到底是”数据控”还是”渠道狂魔”,精准度堪比算命先生的塔罗牌!

  • 代码解读大师
  • GitHub提交记录在它眼里不是枯燥的代码行,而是一部精彩的”程序员职场肥皂剧”。它能从你频繁提交的前端代码里,推算出”React技能熟练度85%”这种精确数据,比你妈还清楚你的特长!

  • 3秒生成职场剧本
  • 上传简历后,系统3秒内就能把你的人生写成”职业画像大片”,连去年行业论坛上那个你都快忘记的PPT都能扒出来,堪称最了解你的”数字型老友”。

  • 神奇人际关系网
  • “熟人背书”功能简直是职场版的”六度分隔理论”验证器,能告诉你”面试官就是你三年前合作过的设计师”,这下可好,面试开场白都不用想了!

  • 贴心面试小抄
  • 更绝的是系统会提醒你”记得跟面试官聊聊当年那个XX项目”,这哪是求职助手,简直是安插在企业内部的超级007!
    事实证明,当AI开始玩”读心术”,求职这件苦差事也可以充满惊喜。下一次,说不定它会告诉你:”小心会议室里的绿植,三年前它见过你打瞌睡的样子”…(笑)

    AI 招聘的下一站,

    不是替代人,是帮人找对人

    Indy AI:一个招聘界的”人精”

    大家都知道,招聘这玩意儿就像相亲——你以为找个”身高180+,985毕业,会弹吉他”的对象很容易?结果发现真实情况是:”身高180″(穿鞋版),”985毕业”(专升本也算),”会弹吉他”(会弹《两只老虎》就够了)。

  • Indy AI* 为什么能火?不是因为它的 AI 技术比 ChatGPT 还夸张,而是因为它太懂”人类迷惑招聘行为了”。别的 AI 拼命把简历塞进一堆关键词里,仿佛你是人类的 SEO(搜索引擎优化版),而 Indy AI 却说:
  • “兄弟,人是活的,机会也是啊!你非要让我在’5年 Java 经验’里抠字眼,你这不是招聘,是在玩拼图游戏!”现在投资圈都在赌 “AI 革命 HR”,但大多数 AI 招聘工具都是这样的:

  • 第一步:疯狂爬简历,建数据库
  • 第二步:强行匹配关键词
  • 第三步:假装懂什么是”人才”
  • 结果:HR 依然每天问天问大地:”为什么没人合适???”
  • Indy AI 不一样,它不像猎头那样抢饭碗,而是选择当猎头的 “放大镜”——帮候选人找到 “老板其实很想要你但不知道怎么形容你” 的工作,帮企业发现 “公司缺的就是这种人但 HR 没想过能招到他” 的人才。
    接下来这家公司要是开放融资,估摸着马上能冲到 1 亿美元,但它能不能真的起飞,关键看一件事:
    AI 可以帮你找对象,但它能保证你跟 TA 不会第三次约会就因为’你吃饭吧唧嘴’而分手吗?(精准度才是灵魂啊!)(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鲸社”,作者”Z深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