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未来的荒诞遐想:一位硅谷研究员的大实话
在这场世纪对谈中(其实就是三个人凑在Zoom里聊天),OpenAI研究员姚顺雨博士(一个能把复杂技术讲得像童话故事的奇才)给我们来了场认知按摩。这个在清华和普林斯顿镀过金的家伙,花了六年时间研究语言代理(Language Agent)——按他的说法,”就跟教小鹦鹉说话一样难”。
“AI下半场”大预测:ChatGPT只是第一个发球
姚博士抛出了几个爆炸性观点:
“语言本质论”与技术美学
姚博士贡献了一句值得裱起来的金句:
“语言就是人类最早的Ctrl+C/Ctrl+V工具——它让我们能把想法从一个脑袋复制到另一个脑袋”这位技术诗人(兼职研究员)认为:
关于我们的”语言邪教”
姚博士无意间为我们”语言即世界工作室”打了广告——他完美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成立这个组织:
AI时代的”叛逆天才”:姚顺雨的Agent奇幻之旅
前言:一个按部就班的”反叛者”
2025年5月,我们有幸采访了OpenAI的研究员姚顺雨,这位Agent(智能体)领域的”叛逆天才”的故事,要从他”按部就班”的前半生说起:
合肥→清华姚班→普林斯顿PhD→OpenAI(简直像AI帮他规划的人生最优路径)
但实际上:他一边做个乖学生,一边偷偷琢磨:”世界不该只是n²·⁸³优化到n²·⁸²啊!”
姚顺雨笑着回应:”你说我有反叛精神?我只是觉得世界不该只有老师教的那么多。”
Agent领域的关键突破:从BERT抛弃者到ReAct之父
1. AI进阶的第一步:扔掉BERT!
当初整个AI界都在用BERT(Google开发的NLP模型),他却偷偷换了GPT。为啥?
“BERT像个选择困难症患者,给你ABCD四个选项还行,但你让它自己写个’用金色钥匙打开第三个房间的门’?它只会回你:’这题超纲了!'”
2. ReAct:让AI学会”边想边做”
姚顺雨最骄傲的研究——ReAct(推理+行动),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AI不能像死记硬背考托福的学生,而要像个灵活的社会人——
Agent的终极难题:AI要不要发”身份证”?
1. AI如何学会”长期记忆”?
姚顺雨打了个比方:
人类的大脑内存太小了,所以发明了笔记本、Google Doc、Notion……AI也一样,现在的研究方向是:- 让它记住老板的奇葩习惯- 学习怎么偷懒不被发现(这不就是打工人的核心技能吗?)
2. 未来会不会出现”AI朋友”?
会! 但不是因为技术上多难,而是——
人类太孤独了:”ChatGPT可以假装听你吐槽前男友,还能忍住不翻白眼。”
但AI朋友也有硬伤:”它至今写不出合格的说唱歌词。”(姚顺雨曾是清华说唱社联合创始人,对此耿耿于怀)
关键问题:如果AI有了记忆,要不要给它发身份证?
姚顺雨反问:”身份证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它能买房还是坐高铁?”
给创业者的忠告:别跟ChatGPT”撞脸”!
很多创业公司害怕被大模型”吞掉”,姚顺雨的毒舌建议:
“如果你的产品长得像ChatGPT,那你活该被取代!”
正确的姿势:
1⃣ 要么像Cursor(代码工具)——让AI偷偷改代码还不让你发现
2⃣ 要么像Midjourney——让用户疯狂点赞生成的美女图,形成数据飞轮
帮AI学会”职场生存”——记住老板的咖啡喜好
让AI学会”偷懒”——自动回复”在做了在做了”
哲学彩蛋:AI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姚顺雨的答案出人意料:
“未来的AI可能根本不像人,而是像……电冰箱。”
(解释:我们不会和电冰箱聊天,但它默默帮我们存吃的——某些AI就该这样)
不是造出”最聪明的AI”,而是造出“最不像AI的AI”
例子:”如果AI能学会人类最伟大的技能——假装在工作,那才是真突破。”
结语:一个”不乖”的未来
采访最后,姚顺雨笑着说:
“我前28年的人生很乖,但AI不应该乖。它该学会叛逆,学会闯祸,甚至……学会写烂说唱。”
(注:本文已在B站/小宇宙上线,搜索“张小珺商业访谈录”,听姚顺雨亲自吐槽AI圈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