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标法遇上高科技:AI版”打假特工队”诞生记
从哈佛课堂到全球打假
还记得Mark Lee坐在哈佛法学院商标法课上发呆的那些日子吗?直到教授扔出一个“3万亿美元非法产业”的数据——比某些国家的GDP还高!那一刻,他的大脑CPU瞬间过热:”等等,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反派联盟’年终奖池?”
于是,这位未来的”AI武装打假队长”一拍大腿:“是时候用科技给假货们发’裁员通知书’了!”
融资弹药库:4800万美金砸向假货
2025年,MarqVision完成B轮融资4800万美元,总弹药积累到9000万。这笔钱的去向堪称”打击假冒豪华套餐”:
投资人阵容宛如”科技界复联”:红杉印度改名的Peak XV打头阵,Salesforce Ventures和YC大佬Michael Seibel紧随其后,连LVMH都偷偷塞了小纸条:”嘿,顺便帮我们盯紧LV老花拖鞋的仿货?”
AI vs AI:一场数字猫鼠游戏
Mark Lee把这场打假战役形容为“用AI狙击AI”:
“最魔幻的是,”Lee耸肩说道,”我们训练AI识别假Gucci,造假者就用AI生成更逼真的假Gucci来反训练——简直像在玩《终结者》版躲猫猫!”
亚洲战场:假货界的”双十一”
首尔和上海团队正在应对亚洲特色难题:
“好消息是,”Lee眨眨眼,”现在我们删假货的速度,比网红删除尴尬旧帖还快。”
从法学院逃兵到AI打假大王:一个不想当律师的程序猿创业记
1. 命运的岔路口:律师or码农?
原本以为这辈子注定要和厚厚的法律条文打交道——毕竟全家都是律师,而他却在法学院上课时灵光一闪:“等等,为什么我要在法庭上吵架?我明明可以去用电脑抓坏人!”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某堂商标法课上,他惊讶地发现:假冒伪劣竟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犯罪产业,每年交易额高达3万亿美元(没错,这比某些国家的GDP还高)。更离谱的是,疫情让网上购物疯涨,造假产业也跟着每年暴涨20%。那时候他就琢磨:“这帮造假的可真会挑时候发财!”
于是,一颗叛逆的心加上对计算机视觉的热爱,让他毅然决定——与其在法庭上辩死辩活,不如用AI抄了假货贩子的老巢!
2. MarqVision诞生:AI版的“打假007”
2021年,MarqVision横空出世,名字直接揭示它的双重身份:“Marq”(商标的Mark)+“Vision”(计算机视觉)。公司使命简单粗暴:用AI在全球范围狂揍假货和盗版!
他们一开始只想做个“AI警察”,识别网上的假货并下架。没想到,技术升级后,他们直接帮客户提升了5%的销售额。这下不仅法务部门爱他们,连市场拓展部门都抢着买单:“这是什么操作?打假还能赚钱?!”
3. 数字不会骗人:3年从小透明到行业黑马
而且他们每年的业绩都在翻倍增长!创始人的目标是2027年冲到1亿美元ARR(但他谦虚地说:“本来可以更快,但我们坚持先照顾好客户,再疯狂扩张”)。
4. “我们不只想卖软件,我们要改写规则!”
最初,创始人只是想做个50亿美元的软件公司,帮1万个知识产权团队抓假货。结果YC合伙人迈克尔·塞贝尔一句话点醒他:“别光想着卖工具,你得彻底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
结果?他们直接转型成端到端AI托管服务,市场机会瞬间扩大了100倍!现在他们不仅能帮品牌打假,还能管理电商、社交媒体、经销商网络……简直是品牌的AI全能保镖!
5. 未来:做全球品牌的“AI守护神”
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品牌保护(抓假货),而是更进一步——品牌控制(管理品牌形象)和品牌智能(供应链、定价、经销分析)。
创始人豪言:“我们要成为每一家有知识产权品牌的AI后盾!” (潜台词:“假货贩子们,你们的末日到了!”)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别随便跟学法律的人比逻辑——万一他们会编程呢?
AI不仅能帮你干活,还能帮你赚钱,顺便暴打造假者!
有时候,最赚钱的商业计划,就是直接让坏人赚不到钱!
——文章灵感来源:微信公众号“Z Potentials”